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探索

时间:2022-08-23 12:59:49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探索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和综合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具有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殊性,他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学科,更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关系极为密切的工具性学科,现阶段,这门学科的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传统、内容浅显、作用甚微、评价方法不科学等不足。鉴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当前的评价现状,以多元智力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构建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索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就信息技术学科当前的评价现状进行了分析,在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发展;中学信息技术;多元化;学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4-04

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在给新进入初中的学生上第一课时,都会说《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集知识性、综合应用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更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关系和日常生活极为密切的工具性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存在对正常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对上网聊天和游戏有兴趣的不正常现象。用一些学生的话说就是“这些东西我都会了或太烦了或太简单了、学了没用、没什么意思等”。为什么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起不到好的效果?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和信息技术的作用,甚至从老师和他人的评价得到的只是失败和打击。鉴于上述现象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当前教学评价现状,如何构建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学科当前学生评价现状

经过教学实践的提炼,整理出了目前信息技术学科当前学生评价现状:

1.评价标准不明确。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教师对学生评价要么不进行,要么只是一笔带过。

例如:浙江科技出版社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让表格更具魅力》,教学内容是通过对工作表中文字、边框、底纹的设置及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或用网上下载的图片等对工作表进行美化,形成一个吸引人的作品。

作业:请从ftp上下载“中国奥运金牌榜”,按照课堂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美化。

像这类只布置课堂练习,而没有明确评价要求,虽然教师在学生操作时会提供一些较好的范例让学生参考,让学生与自己作品比较找差距,取长补短,完善作品,但是有的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可参考的标准,会今天少做了这个,明天又少做了那个,这样一学期下来,导致很多知识点掌握不好。

2.评价表形同虚设,评价主体单一。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自我的评价,或者是设置了评价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落实到位或者没有真正按照评价标准评价或设置的评价表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均不够强。如:

3.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标准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长,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相同评价标准,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评价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操作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不能制作出理想的作品,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用下面的评价量表评价《美化工作表》作业。对于这样的评价,针对操作而言是有益的,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操作已完成,哪些操作需加强,教师也可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对本课的操作没有完全掌握,下节课需个别辅导,但是对于基础较好又不是很自觉的学生,无法促使他们制作出更好的作品,评价起不到促进作用。

4.只重结果,不关注过程(作品展评)。以事先制定的量规对学生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打分,这种以分数高低简单的甄别学生能力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完成最后的作品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它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而且不能形成个性化评价,带着评比痕迹的评价最终会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评价的最终目的。例如用下面评价量规来评价学生就存在以上问题。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的设计与实现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要求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和学生互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激励、诊断、反馈、促进的教学功能。其过程不是学生单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判断对和错的过程。新课程评价要求是在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诸如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考查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

一个适时、合适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分享合作的愉快,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建立呢?

1.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的基本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时应遵循它自己的基本原则。

第一,赏识与鼓励原则。戴尔·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好的效果,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情弄糟。”因此实施“赏识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为自己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评价学生时不做生生间横向比较,而把目光更多集中在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自身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第二,发展性原则。评价的作用在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和前瞻性作用,发展和发现各项潜能,注重的是发展功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个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上一篇:分层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外科护理学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