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

时间:2022-08-23 07:03:56

浅淡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

【摘 要】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会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纽带,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的脑力劳动效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需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 艺术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它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以及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1 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并简约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学科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教师的语言不能含糊不清,似是而非,否则,往往因为一字之差而使学生产生歧义。如:“整除”与“除尽”、“除”与“除以”、“数位”与“位数”、“减少了”与“减少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准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逻辑地进行推理,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尽量干练,抓住重点,简捷地概括,切记不要在同一问题上反反复复的讲。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2 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而是由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组成的,要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简单化。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在诸多的科目中,数学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数学本身的内容也不如语文那么生动形象。所以教师更应该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在课堂中,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除此之外,还必需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一节40分钟的课对于他们来说,自控能力和注意力肯定没有高年级的学生做得好,若我们老师在上课时,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加上一些肢体动作,这样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同时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说的:“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3 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有时在课堂上穿插小笑话、顺口溜、歌谣、谜语等,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知识的丰富,掌握知识。幽默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可采用“抢答”、“用手势回答”、“开小火车回答”等方式来调动课堂气氛。

4 教师语言要有激励性、趣味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用鼓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请同学观察一下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看谁找得又对又多,这样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摸摸学生的头,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并用“这位同学真聪明!”“你真棒,老师没有想到的你都发现了!”“你说得很好,还能再说得具体一些吗?”等语言来鼓动学生,使他们继续探究下去,更有信心地去寻求更完美的答案。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小小意外”,如:高声喧哗下的激烈讨论,手舞足蹈的比划,成功后的高声欢呼等,教师直接用“停下来”、“请安静”、“不要再讲话啦”等语言,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激情,对老师产生反感。此时教师的语言可以在有趣的基础上,大胆的、适当的加进一些如电视上常见的:“倒计时,5、4、3、2、1,时间到”等,也许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数学语言艺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入钻研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教材,只有教师自己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弄懂、吃透、化为己有,并把握了重、难点,才能在教学中把知识准确地用于语言表达出来教给学生;其次,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再次,教师备课时,要重视教学的引入、过渡,启发、讲解和启发谈话以及小结、总结的语言设计。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应该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

总而言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是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作为老师,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善于运用语言技巧,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愿我们更多的教师能关注到这一领域中来,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艺术帮助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余文森等.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丽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纵横谈.小学教学参考,2002(12)

4 夏万深.略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技巧,2009(10)

5 邱学华.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2011(5)

上一篇:浅谈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之区别 下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