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画报》编辑群与民国岭南画坛

时间:2022-08-23 06:53:24

《非非画报》编辑群与民国岭南画坛

[摘 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报成为影响广泛的传媒。《非非画报》就于这一时期在香港出版,《非非画报》以岭南画坛艺术家为自己主要的编辑群体,与当时岭南绘画艺术社团及其成员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以画报这一传媒为阵地,为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民国画报;《非非画报》;《非非画报》编辑群;岭南画坛

晚清民国时期,国人掀起了自办报刊的高潮,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新的一页。各类革命报刊风起云涌,这些革命及各党派的报刊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充分发挥了舆论宣传的功能,“革命范式”成为书写中国近代史及中国近代报刊史的一个主要范式。

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融入了世界现代性发展的大潮中,各种现代性的物质与生活方式、新的思潮与艺术形式出现,而其媒介的呈现主要形式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的画报。画报以大量的绘画、照片等图像与文字结合,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为当时的文学、艺术(特别是绘画、摄影等)活动提供了舞台。《非非画报》就是这一时期在香港出版的一份画报,本文拟以该画报作为研究样本,探究该画报编辑群与当时岭南绘画团体之间的互动,及其对岭南地区文化艺术发展发挥的作用。

一、《非非画报》及其刊载内容

《非非画报》,1928年5月在香港创刊。该画报的定位及其办刊宗旨,在其创刊第一期的发刊词中得到体现。“非非之名,是是之对也。是其所是,机械於以停留。非者愈非,文明於以演进。”[1]发刊词首句就阐释了刊名之义;然后讲到创刊之时的时代背景“方今时代,艺术革命时代也”[2];同时也阐明了该刊之主要刊载内容,即“开云林清秘之阁,泛米家书画之船,设歌舞之栏,开金石之谱,举凡马多娜之小象,巴奈斯之名山,唐六如之妙帧,仇十洲之遗垒。小说则东方仲马,曲调则南国明星,纵季礼之游观,博周郎之顾盼,琳琅毕具,珠玉庞遗,郁郁文哉,泱泱风也、、、、、、”[3];而创刊之目的则在于“所愿揭蝉翼之翳,以望泰山;疏蝼蚁之流,以通巨海”[4]。由此可见,《非非画报》的关注重点在于艺术及其文学领域,这从该刊创刊以来刊载内容上得以体现。

1、《非非画报》刊载的主要内容,大体集中在艺术及文学领域

《非非画报》第一期以“说佛”、“画佛”为开卷之专题,刊物撰述人罗海空以《说画佛》开篇,张云飞之“观音”、邓尔雅之“金人入梦”、黄般若之“达摩图”、李宝祥“无量寿佛等多位画家的佛画作品在画报中刊出;同时,这一期用了大量的篇幅刊登张云飞、高剑父等画家的画作;由杜其章撰文介绍《日本新绘画》及绘画作品。在《非非画报》第一期四十页的版面中,绘画作品的介绍和刊登占据了二十一页的版面。虽然在之后多期的编辑中,绘画版面内容不如第一期多,但仍然是刊物刊载内容的主体。

《非非画报》的刊载内容也充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如该画报第二期即“屈原专题”,刊登了如《屈原研究》、《屈原与楚辞》及《屈原及其作品》等文学研究之文章;第五期“陶渊明与”专题,刊载《陶诗之研究》、《陶渊明与酒》及《说陶》等文章对陶渊明的诗歌、思想及其生活进行阐述。这些文章从文学理论的层面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及文化进行简括地阐释。而现代文学样式如小品文、短篇小说等,在《非非画报》每一期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如短篇小说《满月》[5]、《冰鸿记》[6]、《赵老伯》[7]等,另外《非非画报》编辑群中也撰写了小品文,如海空的《说浴》与《海滩杂感》[8]在《非非画报》“游泳”专号中契合有关游泳的话题,表明了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应改变旧的观念对游泳有新的认识;邓尔雅的《记会同之游》[9],配合文旁“会同之游”的摄影图片,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会同游之情景。

2、摄影作品及相关摄影知识介绍为画报关注的重要方面

19世纪末中国第一份画报《点石斋画报》创刊,该画报主要以时事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到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由业余摄影团体所提倡的艺术摄影在中国快速的崛起,这个现象的背后伴随着当时的画报出版风潮。新兴的画报如《良友》与《时代画报》,以照片作为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并为当时各类的政治、文学与艺术活动提供了舞台。[10]与当时发行量最多、发行地区最广的通俗画报《良友》与《时代画报》相比较,《非非画报》作为一份美术社团创办的艺术类画报,以绘画作品及艺术类文章作为主体的同时,顺应时代与现代艺术发展的潮流,也刊登了许多的时事及艺术摄影照片。

《非非画报》第一期就刊载了《立体美》、《欸乃一声》、《竹下》等艺术摄影照片,并探讨艺术摄影《摄影的研究艺术摄影去》;在《非非画报》第三期“游泳号”、第六期“新年号”这两期中摄影照片占据了画报大部分版面。由此可见当时摄影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与画报之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3、对都市现代性生活方式的关注与呈现,也成为《非非画报》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一个体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在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现代性的都市生活方式逐渐萌芽,这一现代性生活方式媒介最佳的呈现就是画报了,这也可以说是当时大量画报在城市里涌现的一个主要因素。如当时最有影响的《良友》画报除刊载国际、国内时事外,有大量的篇幅报道当时称之为“摩登”的都市生活方式。

《非非画报》虽以艺术、文学等为主体内容,但仍然关注时下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最典型的为第三期,专辟“游泳”专刊。游泳特别是在浴场、沙滩等公共场所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人来说是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在这一期的“游泳”专号中,有配上优美诗句的女子“出浴”、“入浴”等艺术摄影照片;亦有对广州、香港游泳场的图文介绍;以及对水上竞技运动的介绍等。

《非非画报》内容呈现出文学艺术以及关注都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与其阵容庞大的编辑群是密切相关的。

民国初期,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地域性的绘画群体。就全国而言,民国有三大绘画重镇,即北京、上海和广州各自形成了地域性的绘画集群与绘画流派。广东地区成为得风气之先的前沿,最先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辛亥革命前后,一批广东画人纷纷出洋留学。他们学成归国后,给广东的绘画与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而其中以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等为核心的广东籍画家组成了一个以创新为宗旨,“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画派——岭南画派。[11]而其他的如“国画研究会”、“春晚画社”等绘画团体也活跃于岭南的文化艺术领域。

1、《非非画报》编辑群与岭南绘画社团及其成员的关联

《非非画报》有庞大的编辑群,社长杜其章,总编辑黎耦斋,美术部高剑父、高奇峰、冯润之、冯少芝、尹迪云、邓芬、张云飞等,撰述部有劳纬孟、罗海空、邓尔雅、邓晃云等。这些编辑群成员大都来自于当时岭南画坛的各流派或社团。

其中画报美术部成员高剑父、高奇峰兄弟本就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而编辑群的其他成员也是活跃于时岭南各文学绘画团体。《非非画报》社长杜其章,民国后到香港经商。长于文学艺术,尤以书画为最,在港组织书画文学社,该社聚集了冯润之、尹笛云、黎耦斋及劳纬孟等多位《非非画报》编辑成员。而冯润之、冯少之亦是广州“国画研究会”的成员。

2、《非非画报》编辑群之绘画社团成员在画报中呈现的多元化作品

《非非画报》编辑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画报的编辑,更是各具风格特色的文学、绘画大师,他们的文学及绘画作品在画报中占据了主要篇幅。

在第一期画报“画佛”专题中,画报编辑群中之绘画社团成员悉数登场,冯润之、杜其章、尹笛云、黎耦斋、罗海空等多位画家呈现了佛之画作;第二期则刊载了高剑父《暮烟》、《天竹》,高奇峰之《雨中春色》,陈树人之《暮冬之莫愁湖》、《北郊耕田》等画作,而此三人(“二高一陈”)则是“岭南画派的开创者与第一代代表人物。除编辑群成员之绘画作品外,亦有大量的文学、艺术评论等相关作品,如《非非画报》第二期杜其章的《屈原之小说学》、邓尔雅的《屈原与离骚》、海空的《演骚》等诸多文学评论;亦有对新的文学艺术形式介绍如杜其章的《日本新绘画》(第一期)、罗海空的《新诗说》(第七期);也有契合画报相关主题的小品文,如罗海空(又名落花)的《恐怖的离别》与《死的哲学》。以及大量为画作所作的评述等。

三、《非非画报》及其编辑群对岭南文化文艺发展的贡献

《非非画报》自1928年创刊,现可查的画报至1936年,虽中间有几年的画报可能散落无可考,但从现有的画报来看,该画报在其编辑群的共同努力下,编发了多样化的文化艺术等内容,为当时岭南文化艺术的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力量。

1、《非非画报》为当时岭南绘画社团及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传播途径,发挥了一定的舆论影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传媒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画报作为当时兴盛起来并极受欢迎的媒体,不管是大众化的通俗画报(如《良友》、《时代画报》等),还是相对专业化的文学艺术画报(如《非非画报》等),都对当时的绘画艺术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民国时期各个主要城市兴起的美术社团,它们的发展与画报发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如美术社团最新的动向、社团成员的最新创作和研究成果,都可以通过画报等近代传媒及时地向社会大众传播。这为绘画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与社会各界交流互动的平台,同时使社团及其成员能树立起艺术形象,扩大社团及其成员在美术界以及整个社会上的知名度。对于《非非画报》来说,亦是如此。

首先,《非非画报》刊载了大量当时诸多岭南绘画社团的绘画作品。最著名当然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剑父、高奇峰与陈树人,而其他绘画社团的画家则有香港书画文学社的杜其章、罗落花、冯润芝、邓尔雅;广州“天池画社”的邓芬、广州“斑斓社”的黎耦斋等,他们既是《非非画报》的编辑群体,又是当时活跃于岭南绘画社团的艺术家们。他们的绘画作品以及文艺批评作品刊登在《非非画报》上,为当时中国画的传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2、《非非画报》及其编辑群为岭南地区摄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舞台,成为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在岭南地区发展的“推手”之一

20世纪初,摄影也在中国迅速崛起,并出现了大量的业余摄影团体。作为主要以图像来吸引读者的画报,摄影照片在画报版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非非画报》与大众通俗画报相比,虽以绘画艺术为主体,但摄影照片仍是画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画报的“游泳”专号(第三期)、“新年”专号(第六期)中,摄影照片占据了主要版面。

《非非画报》刊载的摄影照片中,拍摄者既有《非非画报》编辑成员也有业余摄影者。该画报社长杜其章拍摄了相关的纪实摄影作品,如《浅水湾游泳场全景》(第三期)、《东校场阅兵情形》(第九期)等,对当时的时事进行了影像纪录与文字报道,这也体现了即使是一份文艺类的画报,编者仍保持了对时事的积极关注度。同时,画报也刊载了大量的人物、风光等艺术摄影照片,并刊载了对人像摄影、艺术摄影进行探讨的文章。

因此,可以说《非非画报》为摄影艺术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岭南地区当时摄影艺术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

3、《非非画报》及其编辑群对于岭南其他文化艺术形式及其活动也积极关注并助力于它们的发展与创新

粤剧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剧种,它与“岭南画派”、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杰”。《非非画报》对其源起与发展也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南音与钟德》(第一期)一文介绍了作为粤剧源头之一——南音及其著名的南音唱家钟德;之后的五期连载了《粤剧变迁谈》一文(第二期至第六期),详细阐述了粤剧的发展历史,而后又刊载了《粤剧之配景》(第八期)、《又谈谈改良粤剧》(第九期)对粤剧的发展与创新予以评述。《非非画报》对粤剧连续的载文介绍与评述,从传媒的传播角度来看有助于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因此,《非非画报》以岭南画坛艺术家为自己主要的编辑群体,与当时岭南绘画艺术社团及其成员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以画报这一传媒为阵地,为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3][4]《非非画报》第一期发刊词.1928(5)

[5]《非非画报》第二期.1928(6):33-34

[6]《非非画报》第八期.1929(3):39

[7]《非非画报》第十二期.1930(1):27

[8]《非非画报》第三期.1928(7):36-38

[9]《非非画报》第六期.1929(1):19

[10]陈学圣.摄影在传播时代:从民国期刊看摄影发展.《美术馆》.2009(1)

[11]广东美术创作史略.中国美术家网,2009(8)

作者简介:刘敏(1975—),女,湖北人,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传播史、媒介文化。

上一篇:《英汉翻译教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下一篇:诗歌翻译的缺省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