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果树养分资源调查与配方施肥示范推广成果效益分析及成效

时间:2022-08-23 06:25:51

喀什地区果树养分资源调查与配方施肥示范推广成果效益分析及成效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喀什地区推广果树养分资源调查的重要性以及果树养分资源调查与配方施肥示范推广成果效益分析和成效。

关键词:喀什地区;果树资源调查;配方施肥;推广成果;效益分析;成效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07

1 推广果树养分资源调查项目的重要性

从喀什地区于2006年启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于2009年实现12个县(市)全覆盖。依托国家这一惠民项目的实施,喀什地区土肥技术力量、配置得到迅速提高和完善。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发展,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几年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如何拓宽技术研究领域及应用范围下狠下工夫,而截止2015年,全喀什地区现有各类果树结果面积达31.7万hm2,农民人均林果业纯收入218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5%;农民人均林果增收499元,占农民人均增收的50%,林果业已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大幅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此背景下,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企业及各县(市)农技推广部门合作,在本地主栽果树品种红枣、核桃、巴旦木、杏树、新梅等作物上开展了果树养分资源调查与试验研究,以期综合利用技术资源,推进果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深入化开展,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喀什地区水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果树养分资源调查及配方肥示范与推广技术功效

果树养分资源调查的主要功效有:符合了新疆农业产业化调整和科技兴农的战略方针;实现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拓宽了应用范围,缩短了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周期;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农民群众在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中受益,实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目标;能满足果树作物对养分全面均衡的需求,提高果树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能改良土壤培肥能力,保障农田持续增产增收;能减少化肥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能合理利用现有化肥(磷矿)资源,节约燃煤等非再生能源;能降低氮、磷肥的过量施用,有效缓解化肥供需矛盾,利于农资市场化肥的均衡调节。

3 果树养分资源调查及配方肥示范与推广项目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分析

3.1.1 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

3a来,累计完成采集土壤样品6612个,植株样品704个;农户调查1444户;分析化验土壤样品6612个,化验39612项次;分析化验植株样品704个,测试养分1344项次;完成“3414”及“2+X”肥效试验105个,覆盖红枣、核桃、巴旦木、杏树及新梅等果树作物;开展示范91个,示范面积2.981万hm2;发放建议施肥卡34.08万张,使123.1万农户得到服务;制定果树配方48个,专用肥施用量达257286t,共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1.7794万t,总增收节支12.17亿元,总增收节支7.67亿元。

3.1.2 推广应用及增收节支

3a来,累计推广该项技术推广总面积50.742万hm2,实现作物新增总产7.63万t;共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1.7794万t,总增收节支12.17亿元,总增收节支7.67亿元。

其中:红枣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1.21万hm2,较常规施肥总增产28787.23万t,新增效益36648.03万元,较常规施肥总节约肥料0.76万t,总节约肥料成本3543.25万元,总增收节支22938.26万元;核桃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092万hm2,较常规施肥总增产29538.44万t,新增效益57249.03万元,总节约肥料0.49万t,总节约肥料成本2307.56万元,总增收节支35916.89万元;巴旦木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327万hm2,较常规施肥总增产511.4t,新增效益9042.93万元,总节约肥料0.238万t,总节约肥料成本1114.06万元,总增收节支5547.05万元。杏树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343万hm2,较常规施肥总增产2258.8t,新增效益16789.44万元,总节约肥料0.0428万t,总节约肥料成本200.45万元,总增收节支10427.35万元。新梅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353万hm2,较常规施肥总增产2650.2t,新增效益4504.51万元,总节约肥料0.085万t,总节约肥料成本80.27万元,总增收节支2717.84万元。

总经济效益(新增利税)=3a总增收节支×经济效益缩值系数(0.63)=121746.03万元×0.63=76700万元。全地区3a累计总经济效益7.67亿元,以累计服务全地区农村人口123万人计,相当于3a累计农村每人增加收入623元、年均增加收入207元。目的实施,促进了作物增产、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喀什地区果树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社会效益评价

3.2.1 转变了传统施肥观念,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水平

通过果树养分资源调查及配方肥示范与示范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县(市)农民科学施肥观念明显改变和增强,不施肥或少施肥、重化肥、轻有机肥、偏施氮肥、“施肥越多越增产”等传统施肥观念正在转变,果实施肥技术逐渐被农民所接收。

3.2.2 构建了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提升了服务能力

依据农业部组织制定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明确了技术要求。8个项目县(市)以果树主栽区土壤测试和田间肥效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主要果树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多学科知识综合能力,拓宽了研究领域,提高了服务能力。

3.2.3 优化了施肥结构,促进了肥料产业结构调整

在项目实施中,各地通过制定并果树作物科学施肥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化肥,促进了化肥生产与施用对接、化肥资源合理利用和肥料产业结构调整。有机肥用量逐年增加,有机肥占总施肥量比例有所提高,化肥氮、磷、钾施用结构逐步优化,氮肥用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3.2.4 注重人才培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的实施,在喀什地区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土肥技术队伍,通过项目的开展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培养各级技术人员,特别是通过对县级技术骨干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测土配方施肥的本领,这是做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农民和乡镇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改变不合理的施肥习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3.3 生态效益评价

3.3.1 降低了化肥用量,改变了施肥习惯

据项目统计,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每667m2平均减少不合理施肥量2.34kg(折纯)。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约1.78万t(折纯),提高了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对项目区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生产理念,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科技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林果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对喀什地区林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3.3.2 维持了生态平衡,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本项目的实施,容纳了农艺、生态环境、生产技术等协调的无公害栽培管理措施,实行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无污染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促进产量增加的基础上,科学化施肥,减轻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使果树产品的生产从只注重产量到产量、质量并重,实现果实的无污染、无公害的生产与销售,确保了人们的食品安全。同时有效减轻林果业的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平衡。

3.3.3 促进了林果业可持续发展

在喀什地区开展林果土壤养分调查及配方肥示范与推广拓宽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使现有科技成果进一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是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重大举措。

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喀什地区果树种植结构的优化与资源合理配置,惠及农民群众,增加农民收入,为推进喀什地区农村小康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作者简介:吐热尼沙・阿布力孜(1968-),新疆喀什市人,农艺师,本科学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帕尔哈提・吾甫尔(1973-),男,新疆喀什市人,大专学历,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应用。

上一篇:初探油茶苗木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及种植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