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区域合作: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时间:2022-08-23 06:20:44

大学与区域合作: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经过历代南开教育人一个多世纪的传承与发展,南开区逐步形成了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兼收并蓄,人文基础雄厚,教育文化特色鲜明,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南开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普惠每一个家庭”的“五个一”核心理念,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进一步发展区域教育的着力点。通过与天津师范大学在发展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天津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师资培训模式、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助力南开教育科学、优质、均衡发展。

一、借助高校资源改革中小学办学模式,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

虽然南开教育整体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优质教育资源的科学布局不尽合理,地区间的差距较大,特别是南开区西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我们的中小学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发展方式等方面也呈现出思维固化、体制机制固化、囿于传统的特点,不能适应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有着丰厚的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观念前沿、信息资源广泛、人才优势明显。充分有效地借助天津师范大学的资源优势,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创新并实践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导向,无疑会帮助学校焕发新的活力,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为了解决西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薄弱的问题,我们以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和南江小学为依托,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建天津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中由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担任校长,全权管理学校各方面工作,并主导规划学校未来发展,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全校教职工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张,积极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着力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模式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打造和提升,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内驱力,为这所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谋求了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小采取“协同沉浸式”合作模式,附属小学由南开教育局和天津师范大学协同共建,南开教育局负责附小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办学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由南开教育局委派的校长负责。天津师范大学派一个固定的专家团队,主要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特色建设、课程开发、教研组织、教学改革、教师发展、质量监测、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专家团队进入半年以来,传承发展原南江小学的办学特色,形成“合力教育”的发展理念,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通过借力天津师范大学的资源优势,我们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使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成为南开西部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实现南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从根本上改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均的现状。

二、借助高校资源搭建区校合作研究平台,助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的主要任务,也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随着以改革高考制度为龙头的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基础教育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都涉及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这个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之下,以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南开外国语中学以及中营小学等为代表的一些学校纷纷借势与天津师范大学开展了深入合作,依托天津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学校教育教学优势学科,发挥学校办学特色,请专家团队采取“蹲点”指导的方式进驻学校。专家们以学科组为着力点,通过参与集备、联合教研、听评课等形式和教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点对点的教学研究,从“示范引领”和“整体优化”等路径提升学校的课程质量和水平。各校借助天津师范大学的优质资源,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符合本校校情、教情、学情的特色品牌,同时也为拓宽师生视野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展示平台,进一步推进南开区中小学的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助力南开区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攀升。

三、借助高校资源创新师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水平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高等师范院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完善的培训模式,是培养优质师资的摇篮。如何借助高校资源优势,创新师资培训培养模式,是我们一直研究、思索并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在与天津师范大学的合作中及时取得了师大专家团队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抓住两头,带动中间”的师资培训基本思路,创新了“一二三四五+ n”的培养模式。

“一”是指树立“跨界发展,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理念”;“二”是指打造兼(专)职培训者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三”是指构建全员、全程、全面的“三全”体系;“四”是指探索培训、科研、教研、信息技术部门“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五”是指实现“专家引领与协作研修相结合、协作研修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问题解决与行动研究相结合、案例研讨与成果分享相结合”的“五个结合”混合式培训目标;“n”是指拓展出n个南开教师培训课程,目前已和师大专家团队合作开发了包括新课程理念、教师修养、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教学基本功、班主任专业发展、信息技术等八个类别的培训课程,为南开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长足发展做足了的储备。

四、借助高校资源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推进区域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管办评分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发展中如何评价教育质量,始终是一道难解的课题。长期以来,教育管理部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往往是自管自评,看不到发展中的问题,造成了自以为是、缺少发展动力的局面。教育评价是一个科学系统的体系,只有在这个体系框架下去思考和实践,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真正回归教育评价的本源,才能落实好“管、办、评”分离的具体要求。因此,我区教育督导部门在师大专家的指导下,借助师大的资源优势,初步制定了南开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并积极探索第三方介入评价的途径和方式,为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为配合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校长职级制与教育综合评价、学校年度绩效考核的有机融合。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天津师范大学的合作,充分发挥师大专家团队和资源优势的辐射作用,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实施南开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一三五七”发展战略为抓手,创建南开新优质教育品牌。

上一篇:胶带机煤水分离装置研制及应用 下一篇:教学环境与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