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师动机研究述评

时间:2022-08-23 05:08:22

国内外教师动机研究述评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研究的深入,在外语界,外语教师的认知发展研究逐渐成为外语教师发展和学习乃至整个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将以教师动机理论为依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教师动机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且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历程。心理学上把动机解释为行为的内动力,或将动机解释为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教师动机是指影响教师自身学习策略、选择进入教师行业、工作投入及教学策略使用等与教师工作内容有关的教师的内部心理因素。尽管国内很早就有研究者对教师动机进行了量化研究,但对教师动机的关注却与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对称。出现这一状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内缺乏相应的教师动机理论。相较于国内,国外教师动机的理论发展相对成熟,目前,主流的教师动机理论框架产生于期望价值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等三大经典动机理论在教师领域的应用。此外,社会和环境因素也是教师动机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国外教师动机研究

回顾教师动机的发展历程,国外学者关于教师动机的研究兴趣,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所面临的教师流失问题。有数据显示,英国的新人职教师在5年内离职的比例约为40%,这一问题在美国更为突出。因此,早期教师动机的研究更多关注职前教师的入职动机。相关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和“利他动机”是职前教师选择从事教师工作的主要驱动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教师动机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并建议进一步探讨教师动机与学生动机之间的关系。因此,21世纪以来,在职教师的教学动机及其对学习动机、教学实践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尽管教师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不可否认,这一领域值得更多的学者关注。2008年,国际学术期刊《学习与教学》以“教师动机”为主题出版专刊,回顾了动机理论在教师动机领域的最新的应用与发展。澳大利亚学者沃特(Watt)与理查德森(Richardson)将教师动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兴趣称为富有时代内涵的必然产物。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结合本土化的教学情境,围绕在职教师的教学动机展开实证研究。

三、我国教师动机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动机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师的从职动机或工作动机、教学动机、成就动机、继续教育和学习动机等几个领域。

(一)教师教学或工作动机的研究

教师教学或工作动机的研究包括教师工作动机的结构维度研究和教师工作动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前者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工作动机的内容结构如何、它由哪些成分构成、能够分成哪几个维度等。代表性的研究有:衷克定、申继亮和辛涛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师的教学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外部内化动机”三种。阮守华认为教师职业动机亦可分为四类:职业兴趣、教学效能感、外部目的、职业价值观。辛朋涛更具体地提出了教师的六大工作动机。后者大多使用调查问卷选取部分样本,考察教师工作动机的现状,并致力于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代表性的研究有:马莹和赵志纯发现教师最主要的3个从教动机。杨焯然考察了工作动机与教师的工作能力、薪水、薪水期望、接受程度、归属感等因素的关系问题。卢睿蓉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教师职业压力、缺乏智力挑战、个人发展前途渺茫、自我效能不足和缺乏足够的自主性是影响教师动机的主要因素。相关的还有张燮和光路等人的研究。

(二)教师成就动机的研究

H.A.Murry将成就动机(Achievementmotivation)定义为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教师成就动机是国内学者探讨教师动机问题时始终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国内很多学者将成就动机量表运用于教师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也有的学者研究教师成就动机对工作等方面的影响。还有的学者将质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师成就动机的研究。

(三)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研究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是近年来教师动机研究中关注较多的一个方向,而且多是整体性的研究。从类型的划分,到现状的考察,再到原因的分析,最后再提出对策和建议。此类研究包括教师继续教育动机的定性分析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定量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动机的定性分析研究的特点是立足于当前教师继续教育效果不力的现状,对教师继续教育动机状况问题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定量研究的特点是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实证资料,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四)教师职业发展动机的研究

赵昌木认为,职业发展动机是教师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激发维持职业行为的动力因素。优秀教师正是由于具有强烈的职业发展动机,才不求守成,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钱旭升和靳玉乐认为,促进教师个体专业自我发展的动机主要有生活生存需要、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以及由职业责任感所产生的发展需要等。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发展变化受到其自身的从教经历、学校整体教育环境及其命运、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结语

经典动机理论在教师领域的应用为教师动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框架。现有教师动机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日益多元化,其结果对我们理解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议题亦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教师动机的研究视角早期以探索教师动机的内部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为主,近年来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教师动机与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的相关性。其次,在研究方法层面,目前的教师动机研究,多秉承心理学量化研究的思路,采用动机研究的经典量化研究取向。再次,从研究对象来看,现有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多元。考虑到社会、文化、教育制度等情景因素对教师动机的影响作用,未来研究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结合本土化的情境,丰富教师动机各个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大学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科普动画核心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