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主动思维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8-23 04:46:20

新课程理念下主动思维课堂的构建

优秀的课堂需要有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过程,学生需要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碰到困难,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或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启发,从而实现突破思维的障碍,获得属于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一系列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原理,而且遇到了在突破思维障碍时的困惑,体会了突破障碍瓶颈后的喜悦,学生在思维上有这样过程的课堂才是优秀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属于学生,同时也真正与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理念相契合。那么如何构建这种学生自主思维的课堂呢?

第一,分析学科特色,把握课程标准。每一门学科都有它内在的知识体系,我们不可能把这一门学科的所有知识、技能都传授给学生。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色,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课程标准,在课标中规定了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标准,因此在备课时,老师应该钻研课程标准,知道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很好的把握住课堂节奏。让学生把思维的重点放到课程标准中“理解”、“结合实例”等要求较高的知识点上,如果在这些重要知识点上,学生的思维通畅了,正确率的提高、理想分数的获取就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有了学业上的收获会对老师产生更多信任感,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学生就更加愿意去主动思维,课堂成为学生拓展自己思维空间的真正舞台。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思维的舞台。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各种可用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知识点,抛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地理课堂上,当讲到天气系统时,可以利用身边的天气变化,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身边的案例开始,利用身边的资源,创设与天气系统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思考情景,由于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更愿意主动思考。问题情境中的提问,是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主动思维的主要途径,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教师能捕捉到学生问题中的问题,进行再次提问或追问,这种追问往往会成为课堂情景的高潮点,会成为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焦点,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和愿望会更加强烈。

第三,搭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在小组讨论中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之间思维品质有优劣之分,只有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发生碰撞,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维与别人思维的差别,从差别中去作出选择,或坚持、或改良。特别是数学、物理等学科,往往是一题多解,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能选择一种,选择的这一种应该是符合自己思维特质的,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方法,除了学生自己总结经验,从书本、资料及老师身上获得外,如能在课堂上建立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参与其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就会发生碰撞,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改变教育评价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强调的是结果,看重的是分数,目光较为短浅,而新课程理念中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与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格格不入。因此,要改变评价的方式,坚持过程和方法的评价,要对课堂作出一个基于学生角度的评价。在课堂评价上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的选取,重在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评价课堂不仅仅看做对多少题目,完成多少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学生主动、自主思维的时间有多少,思维品质是否得以提升。课堂不再是PPT放了多少,学生活动有多少,课堂练习做了多少,这些都是思维训练的载体,课堂不再注重形式,更加注重的是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才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课堂,让课堂内涵得以外延,让学生的学习少了功利化色彩。真正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授之渔不如授之以欲,只有把学生的欲望激发出来,思维的动力才能不断得以加强,思维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才会不断向前迈进。

第五,营造团结、善思、善辩,宽容失败的班级氛围。班级的学习风气很重要,有些班级,学生回答问题后,会起哄,会对其他学生的答案不屑一顾。而自己呢?往往眼高手低,轮到自己回答问题时也扭扭捏捏,声音小到只有自己听得见。作为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一定要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好的想法和观点时,及时的加以肯定和表扬,作出激励性的评价,即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错,也要肯定其正确、可取的一面,至少有回答问题的勇气,有敢于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行为,这些都值得让其他学生学习。如果课堂上这种情况出现次数多了,班级里面的学生就会愿意回答问题,不会因为怕回答错误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压抑。学生思维通畅了,思维的品质就会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思路会更加宽阔,课堂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以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才能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才能谱写出动人的教学篇章。把课堂交给学生关键是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断提高思维品质及思考的效率。课堂的衡量标准重点不在于老师思维有多缜密,思路有多清晰,关键在于学生掌握有多少,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被调动起来了,手动、眼动、嘴动、耳动,更关键的是学生思维是否主动起来了。学生主动对课本、对老师的问题思考了,学生就会投入到课堂中来,课堂的专注度就提高了。也只有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课堂效率才会大幅度提升,学生也会忘记时间的流逝,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提升了,其创造性思维有了培育的土壤,自身素质也得到提升。

上一篇: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下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