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分析

时间:2022-08-23 03:33:03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治疗组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d,观察两组的血压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关键词】 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EH)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性,其常见的并发症有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负担[1]。EH的治疗药物很多,其中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是常见治疗药物,以往临床多采用单独用药治疗,但最近的研究显示两药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采用两药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10年5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即测血压,本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送检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5.7±3.2)岁,病程(5.2±1.1)年;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4.9±3.6)岁,病程(5.1±1.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压饮食,合理运动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2次/d;治疗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3次/d,饭前服用,同时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5d,测定两组治疗后的血压,评定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标准 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0 mmHg并降到正常或下降≥15 mmHg。有效:DBP下降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压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的SBP为(134±11)mmHg,DBP为(80±7)mmHg;对照组的SBP为(144±13)mmHg,DBP为(86±8)mmHg。治疗组治疗组的SBP和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疗效 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显效率为55.0%,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95.0%。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踝部水肿1例,颜面潮红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治疗组出现踝部水肿2例,颜面潮红1例,头痛1例,心动过速1例,不良反应率12.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的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不佳,联合用药降压效果明显,已经成为高血压治疗的常用方法[2]。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中的紧张素转换酶的生成,从而减少血液及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来实现降压的作用,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特别是在降压的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到靶器官,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3]。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长效二氨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止心肌及血管平滑肌Ca2+的膜转运,抑制Ca2+ 向细胞内流入,引起心肌的收缩性降低,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4]。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药的降压机制不同,但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5.0%,且并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说明,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丁容.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55-56.

[2]左建军.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63-64.

[3]龙先进.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4):156-157.

[4]任献.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1):37-38.

作者简介:

黄晓乔,女,(1959.12-),大学,广西河池,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通内科疾病诊治

上一篇:关节镜下绳肌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后交叉韧带的... 下一篇: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