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降息”背后的秘密

时间:2022-08-23 02:05:43

6月8日,央行意外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25%,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之所以意外是时间上显得有些早,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宣布降低基准利率的同时,宣布放开利率浮动区间,金融专家会激动地解读为“利率市场化终于取得重大突破”,是的,确实意义重大。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可能更关心房贷压力会不会轻松点了?房价走势怎么样了?股市会不会反弹?银行里的存款会不会有影响?国家还有哪些惠民措施可以出台?

创新组合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在降低利率的同时,将利率浮动区间放宽这一组合具有创新性,既推进了利率市场化,又实现了事实上的非对称降息,这是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殊的安排。

存款利率的上浮,会加剧本来已经激烈的揽存争夺战,导致存款利率价格上升,即使降低基准利率,实际存款利率也不会变动。实际上在政策出台后,就有六大行包括工、中、建、农、交和邮储,对自己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进行上浮,最高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了3.575的上限。存款利率上浮也为货币宽松之后未来通胀治理预留空间。贷款利率方面在下调后,最低利率可以低到5.04%,这在投资回报率下降,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保证企业投资热情与正回报,可以有效的刺激信贷增长。利率浮动放宽后可以依据市场的资金供给需求进行资金价格的调整,不至于扭曲了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有利于抚平资金供给不平衡时所产生的资金流动不畅,这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作用。

在降息的同时扩大存贷款利率幅度区间,显示在保持商业银行存贷款名义利差大致平稳的同时,有更大积极性进行差异化利率浮动来激发贷款需求,将会考验不同银行的定价能力和创新能力。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可能继续其在利率市场化方面的探索,但从目前的区间管理来看,留给市场的空间确实已经变大很多。

存款、贷款需要“货比三家”了

利率浮动之后,各大商业银行就有空间根据自身客户情况,以及议价能力,调整本身的存贷款利率,这样就会有存贷款在不同银行出现利率不同的情况,所以存款也好、贷款也好,都需要睁大眼睛了,这对中国存贷款客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特别是家庭存款者。需要更多的注意各家银行利率的变化,这对以前的家庭储户来讲,是一个全新的任务。比如说以10万元一年期存款为例, 按照最高优惠率存款与最新基准利率计算相差325元。同一笔10万元5年期存款,存在不同银行,目前执行基准利率的银行利率仅为5.1%,执行上浮10%利率的银行利率最高,为5.61%,两者相差0.5个百分点。如果市民存款10万元,存在利率最低的银行,5年后利息收入共计为25500元,如果存在执行上浮10%利率的银行,则5年后利息收入为28050元,两者相差2550元。市民存款理财时,可“货比三家”,选择最优惠存款利率银行。

降息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个好消息

降息对于购房者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减轻了购房者的利息负担和还款压力。以20年期限的100万元的贷款为例,此次降息后,基准利率调整为6.8%,以此计算购房者每月的月供为7633.4元,下降了接近150元,利息总额83.2万元,减少了3.6万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由于目前贷款利率较高,很多房贷族都会想要提前还款,但是今年提前还贷却需要三思而行。以现行的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6.80%计算,八折以后是5.44%,而即使拿不到八折的优惠,八五折后的利率也达到了5.78%。尽管当前投资环境不太理想,但是市面上仍然有不少理财产品可以达到5.5%以上的收益率。同时,明年的经济情况还是一个未知数,谁也不能保证是否会有好的投资机会,因此,与其将闲钱拿去提前还贷,不如留在手里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对于房地产商而言,他们就“乐呵了”,降息对楼市具有刺激效果是毋庸置疑,信贷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使得开发商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了。首先是刺激房贷需求量,释放更多市场有效刚性需求和部分改善需求,有利楼市销售成交继续保持上升。其次是房企贷款融资成本下降和销售回款压力相对降低,有利提振楼市信心。最后,下降购房者的贷款支出成本,可缓解还贷压力和对信心的恢复。

5月在各地地方政府已经对房地产调控进行了有限的松绑,刚性需求开始苏醒,成交量开始回升,在这个时刻降息,将继续刺激刚需入市,回升的房价也会让很多有购房意愿者蠢蠢欲动。

但不需要对房价重新走入上升通道有太多担心,因为房地产调控整体上并没有放松,限制了投机性需求后,仅凭刚需,要消化空置房的库存需要时间。下半年保障房的投入也可以为熨平供需矛盾提供弹药。

经济下行担忧“KO”降息利好

面对6月4日到6月7日四个交易日连续下跌的不利局面,尽管央行8日意外降息,但是从8日市场表现看,并不为利好所动,除了早盘跳空高开后,全天基本处于弱势震荡格局中,在降息利好与经济下行风险的PK中,空方明显占据上方。期盼的反弹并没有随着降息利好的出台而出现。从近日的走势看,股民仍需继续煎熬,等待市场情绪从根源上发生变化,即对经济下行的担忧情绪的缓解。

更巧合的是此次降息和上次降低存款准备金时A股走势如出一辙,上次跌破2400点,这次跌破2300点,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说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其实早已关注股市在内的资产价格的动向。

“稳增长”作为当前宏观调控最重要的任务,在5月数据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迹象的情况下,政策将继续延续,当然这并不仅仅只有货币政策,从A股对降息的表现看,投资者对经济下行担忧主导了市场情绪。市场并不买降息的帐,相反降息是对目前糟糕的经济形势的一种确认。

众所周知,A股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市”。政策导向对市场走势有着非常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无论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降息,都应该利好股市,但股市却不涨反跌,其中的原因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很长一段时间,A股市场处于内忧外患的环境中,外有欧债危机风暴的侵袭,全球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迹象十分明显,国际资本开始回流发达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明显的资本外流的趋势;内有宏观经济下行、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影响以及资金面的压力。并不能说A股“政策市”的特点已经改变,只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A股短暂的回归了。

上一篇:刍议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用活动维护客户关系 打造财富中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