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把握小学生作文评改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08-23 01:35:57

适度把握小学生作文评改的现实意义

【摘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中书面表达能力又主要是作文能力。但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提起作文就头痛。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而作文评语仍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缺少童趣,缺少激励,缺少启发等的弊端。因此,适度把握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作文评改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中书面表达能力又主要是作文能力。但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提起作文就头痛。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而作文评语仍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缺少童趣,缺少激励,缺少启发等的弊端。因此,适度把握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发展性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我认为,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改变作文评改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

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然而在以往作文评改中只注重教师的单向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评价。学生才是习作的主人,在学习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①自主评改;②交互评改。

1、自主评改:学生习作完成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但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

2、交互评改: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让学生都参与到读一读作文,夸一夸亮点,想一想不足,提一提建议,写一写评语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提高积极性。同龄人之间,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的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做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过程中尝到了“自改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乐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

二、教师方面:

当前作文教学“费力多,收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上。如果作文评语多是充满激励性和新意的语言,学生作文的兴趣一定会大增。

1、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实行精心地面批,主要批出字、词、句段、篇及标点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批改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和优美片段,写出眉批、段批和总批,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只要坚持这条批改原则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如果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在平时作文批改中一定要写好学生作文的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

童真童趣是小学生作文的灵魂。我们首先应拥有一颗童心,用儿童化的语言,谈心式的口吻,为学生撰写富于情趣,能激起共鸣的评语,轻轻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培养乐于表达,勇于表达的良好习作心态。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要求教师要针对每次习作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写评语。首先要针对每次习作的目标、任务、要求写评语。其次,即使面对同样的习作要求,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也不尽相同,为此,更要我们洞察习作的细微之处,因文而异地写评语。批改学生作文时,努力发现并抓住学生作文中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也要及时鼓励,使之获得前进的动力。对于作文写得一般的同学,我们更需要对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热情鼓励,因为他们更需要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作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此时若能进行巧妙批评,化否定为建议,化要求为商量,化指责为引导,则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商量式的评语能达到一种和谐的民主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以后作文遣词造句时注意推敲,做到用词准确。对于习作差的学生,也要及时地发现并表扬其作文中的闪光处,如发现一字、一词或一段写得精彩,要画上记号,进行评点。凡是有一点一滴进步,就大大赞赏,“××,你的作文在大踏步前进!”相信在进行一番鼓励后,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一定会增强。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有时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换一种方式,学生的感受、反应大不一样,作文教学效果也大相径庭。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多用激励性的评语,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不但充分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上一篇:教学中的“质疑”能力培养与“激疑”创设 下一篇:浅谈愉快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