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极热态恢复中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

时间:2022-08-23 12:50:40

机组极热态恢复中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

【摘 要】机组热态恢复是指机组在运行中,因故障引起机组掉闸锅炉灭火,故障消除后在热态或极热态的情况下恢复运行,完成锅炉点火、升温升压到汽机冲转、升速直到并网带负荷。鉴于热态恢复难度较大,因此要求各项工作要紧凑,操作调整要缓慢,机炉间的配合要协调。本文针对机组极热态恢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操作中的难点进行剖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实际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恢复;操作;协调;紧凑

1 机组掉闸后的操作和监视重点

1.1 厂用电系统

当机组掉闸后首先检查6KV厂用电系统自动切至启动变供电,各380V母线及保安、直流系统运行方式正常。如发生母线失电或备用开关切换自投现象,应及时予以恢复或倒为正常运行方式。

1.2 厂用汽压力、温度

申请联系开大厂用汽分段门,并提高厂用汽压力、温度,防止轴封供汽中断。

1.3 启动油泵联起、汽泵打闸

机掉炉灭火后,监视启动油泵联起;汽泵打闸,就地启动小机盘车,密封油泵、汽泵回油泵正常运行;就地检查高中压主汽门、调汽门、高排逆止门、抽汽逆止门关闭到位。

1.4 调整除氧器、凝汽器水位正常

及时停运一套凝结水泵,开启凝结水再循环调门,关闭除氧器上水门,如水位较高,应打开除氧器放水门,关闭上水手动门,调整凝汽器水位正常,防止倒放汽缸。

1.5减温水门

检查过、再热汽减温水电门、调门联关,否则手动关闭。同时根据过热汽减温器后温度下降情况关闭泄漏严重的手动门,关闭高旁减温水手动门,防止温度大幅下降。

1.6 旁路站

机掉炉灭火后,要立即检查手动关闭高、低压旁路站,防止锅炉汽温汽压大幅下降后,将低温蒸汽拉到机侧,高排逆止门不严时造成汽缸进冷汽;

1.7 锅炉通风

检查两台一次风机联停,锅炉进行通风10-15分钟,通风结束后,降低引、送风机出力至10-15%左右;短时间内不进行机组恢复应停止引、送风机运行,关闭其出入口档板,防止炉膛温度大幅度下降,给热态恢复创造条件。

1.8 其它

检查其它电机运行正常,联动后的电机给启动指令,并选择备用正常,对掉闸电机给停运指令;监视主汽门前蒸汽温度、上下缸温差;主机转速到0rpm,启主机盘车;检查掉闸原因。

2 机组极热态恢复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1 电泵推力轴承温度高

2.1.1 原因:由于启动初期主汽压力高,当电泵启动后打不出水,使推力轴承温度或平衡室温度升高。

2.1.2 应对办法:在炉点火后适当开大旁路,尽管此时主汽温度没有上升趋势,但燃烧已逐渐加强,只有在投油枪过程中缓慢开启高旁才能降下主汽压力,当主汽压力降到额定压力70%以下时,监视电泵推力轴温和平衡室温度逐步增加电泵出力向锅炉上水,当电泵出口压力高于分离器压力时方可打出水,此时推力轴温或平衡室温度会大幅下降。

2.2主汽温度低压力高,高旁操作

短时间内油枪全部投入后,由于炉内热负荷增加快会出现温度低压力高,而高旁又不能及时开大。此时不能急于增加油枪出力,但旁路必须缓慢开启5~10%,待主汽压力有下降趋势方可增加油枪出力,否则造成上水困难。

2.3 点火后分离器长期保持报警水位

2.3.1 原因:由于机组掉闸后,主汽门瞬时关闭,分离器压力升高,蒸汽凝结成水,使分离器满水,而此时炉内热负荷仍较高,突然停止上水,使省煤器发生汽化,大量缺水。后期在炉水循环过程中,不断蒸发凝结,使分离器汽化。在锅炉上水初期,进入省煤器的水不断蒸发,电泵启动越滞后汽化越严重。初期上水时,由于省煤器发生汽化水位显示较高,给判断是否缺水或满水带来困难,此时分离器一般是缺水,水位显示为虚假水位。当燃烧变动不是很大时,只有省后水温有下降趋势且旁路有开度时,分离器水位才能下降。

2.3.2 应对办法:炉点火前关闭分离器三通门,给水直接进入分离器;保持给水门前后差压大些,尽可能地加大上水流量,同时监视省后水温、分离器压力、强循泵流量、给水流量。只要炉强制循环泵流量小于正常200T/H以上且摆动时,说明分离器汽化严重,此时应停止该泵运行,防止泵损坏,同时启动另一台强制循环泵。当分离器压力升高时,应同时增加电泵出力,保持一定给水差压,使上水正常。当省后温度有下降趋势时,说明省煤器内基本是非沸腾水,已消除了汽化现象,但如果热负荷增加过快,随时会存在汽化的危险,可根据主汽流量缓慢降给水流量与之平衡或略大些,使分离器水位逐步下降,注意此时是真实水位,不可太低,否则有保护动作的危险;机侧旁路开度在开启过程中应缓慢,兼顾分离器水位。

2.4 分离器水位怱高怱低

2.4.1 原因:当分离器水位正常后,此时的水位调整更加困难:水位高时会出现过水的危险,水位低时会造成保护。注意此时的水位取决于炉内热负荷的变化幅度和高旁开度的变化,但只要监视分离器压力、省后水温、给水画面总上水量与主汽流量的变化并做出超前调整就可防止水位大幅度波动。

2.4.2 应对办法:(1)对于燃烧方面,决不能出现热负荷大幅度变化的现象,增加热负荷时,按照升温、升压速率应逐步增加燃料量,注意高旁、水位的调整;(2)在旁路控制方面,决不可出现大开大关的现象,根据主汽温度、压力上升趋势缓慢开启。同时做好协调配合及时增加给水量,满足热负荷要求。

2.4.3水位调整注意的几点:(1)省煤器后水温不能有上升趋势,只要省后水温上升,说明燃烧增强或给水减少,总之是缺水;(2)时刻保持总上水量与主汽流量一致,维持正常水位。此时,水位保持较高比较好些,坚持宁高勿低的原则,当水位大于报警值后,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并采取加强燃烧或降低给水量的办法来降低水位;(3)启动初期由于蒸发量、给水量较小,显示的数据不准确,只能通过电泵入口流量与再循环流量之差确认上水量。

2.4.4 几种水位异常现象的调整方法:(1)给水流量低于主汽流量而水位仍高且省后温度正常,此时参照主汽压力,如主汽压力无变化或有上升趋势,则说明有汽化的迹象,应增大上量,反之,亦然;如果省后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则更应增大上水量;(2)左侧水位高,右侧低,此时增大左侧上水量,适当减小右侧上水量;(3)上水量较大,但分离器水位仍低,主要是发生在启动磨煤机后,原因为热负荷增加较快、旁路瞬时开启过大或是省煤器汽化长时间缺水,虽上水量较大,但水全部贮存在省煤器内。此时应关小或全关电泵再循环,提高电泵出力和母管压力。如水位下降较快,可适当降低热负荷;(4)点火后分离器一直保持高水位报警,参照上述2.3特别说明;(5)启动第一台磨时会出现水位高或低的现象。主要控制方法是热负荷增加要缓慢,另外,在启磨前,调整水位略高于超常值,启磨后,根据主汽压力、流量上升趋势和水位变化,逐渐增大上水量。如果启磨前水位太高,会出现给水流量小而引起省煤器汽化;水位太低,当主汽流量大幅增加时,则容易造成除氧器、分离器低水位保护。

2.5 上水快除氧器水位低

2.5.1 原因:热态恢复过程中,由于热负荷有时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特别是在启动第一台磨煤机后,热负荷增幅较快,主汽压力也上升较快,旁路开启幅度大且开度大,使主汽流量快速增大,造成分离器水位低,此时在增大上水量时,会出现除氧器水位低的现象。

2.5.2 应对办法:(1)提前启动一套凝泵,提高凝结水压力和流量;(2)在启动第一台磨前,可适当维持分离器、除氧器、凝汽器较高水位,当主汽流量上升时增加上水量的同时,应开大除氧器上水门和凝汽器补水调门;(3)启动第一台磨后,适当降低油枪出力2-3T/H,磨煤机保持最小出力10-15 T/H,待主汽压力不上升或上升较慢时,再缓慢增加热负荷;(4)旁路在启磨前可逐步开启,启磨后根据主汽压力调整开度,使主汽流量增幅不大。

2.6 磨分离器后温度高不具备启动条件

2.6.1原因:由于机组掉闸后,一次风机联掉,磨煤机内部的蓄热得不到冷却;当一次风机启动后,由于空预器漏风、热风门不严等缺陷造成一次风压低,停运磨冷风门不能开启,导致分离器出口温度高,闭锁磨启动。

2.6.2 应对办法:根据磨煤机启动条件,可适当提前启动两台一次风机,并开大冷风门,摇关热风门,快速降低磨分离器出口温度,使磨煤机能够及时启动。

2.7 高旁后温度低:机组掉闸后为防止高旁减温水门不严造成高旁后温度低,在电泵启动后检查关闭中间抽水门、高旁后减温水手动门;旁路开启前开启旁路后疏水门,特别是在旁路后温度不升的情况下,更应加强疏水,同时保持凝汽器较高真空,热水井低水位。

2.8 主汽温度降幅太大

2.8.1 原因:主要是灭火后炉内热负荷下降太快,受热面内的过热蒸汽逐步变成饱和蒸汽或饱和水;电泵启动后减温水门不严;启动初期旁路开启后,热负荷增加较慢,蒸汽在流动过程中加上漏入的减温水逐步冷却;旁路开启幅度大或开度大,主汽压力下降快;分离器满水等。

2.8.2 应对办法:(1)锅炉灭火后进行通风,通风完毕停止一套风机运行,短时间内不具备启动条件后,应停止另一套风机;(2)对不严的减温水门摇紧电门或关闭手动门;(3)及时点火、启磨,增加炉内热负荷;(4)灭火后及时关闭旁路,点火后要缓慢开启,期间压力高与旁路后温度低对旁路的要求是个矛盾体,但此时必须开启,温度降低是必然的,主要是开启过程中幅度要小,一般先开5~10%,当油枪投入15~20分钟后主汽压力逐步升高时再继续开启,当主汽压力下降时快速增加热负荷;特别是后期当油枪出力最大,磨煤机短时间内启不来热负荷增加较慢时,旁路开度可根据主汽压力适当关小,保持主汽压力不低于8Mpa;(5)当分离器水位报警后,加强对墙过出口温度的监视,适当增加燃烧,否则应降低给水流量。

2.9 并网前旁路的开度控制

并网前高旁的开度一般不宜大于50%,一方面对锅炉的升温升压不利;另一方面并网后易造成再热器压力超限;并网后,加负荷的过程中逐步关小高旁至20%。

2.10 并网后暂时加不起负荷

并网后机组带基本负荷,主汽压力较低。一是炉热负荷低。一般情况下,机组并网前,维持维持主汽压力为50%的压力额定,再热汽压力大于30%的压力额定,高旁开度50%左右,低旁根据再热汽压力适当进行调整45-50%左右。此时,应为两台磨运行,并网后加大磨煤机出力,加上油枪出力,机组可带30%以上的额定负荷;二是高旁开度大。并网后,由于高旁未及时关回,使主汽压力低,再热汽压力高,表象加不起负荷。此时应关小高旁,开大阀门手控60%左右,加负荷降低再热汽压力。

2.11 并网后中压转子偏心大、胀差大

2.11.1 原因:再热汽温高、负荷低,使中压转子加热较快,引起中压转子胀差、偏心大。一般是由于负荷低时中压转子处轴承载荷不均并产生汽流激振。

2.11.2应对办法:(1)在启动第二台磨煤机后,由于热负荷增加较快,温度上升快,此时应投入再热汽减温水,对主、再热汽温升温速度进行控制,此时随着主汽流量的增加温度可以降低,如不及早控制,并网形成一个稳定状态时,减温水量的大小已对汽温不起作用;(2)关小高旁,增加负荷,使高压缸尽快带负荷;(3)投运五、六段抽汽,增加中压缸膨胀量;(4)必要时降低高压轴封压力、温度。

3 关健操作点及提前准备工作

3.1 分离器三通门开关时间

当机组进行恢复启动阶段时,点火前应关闭分离器三通门,省煤器内汽水混合物直接进入分离器,可防止炉强制循环泵汽化。当主汽流量大于40%、主汽压力达60%时开启,防止因压力高而关不动或汽泵出力较大引起平衡室温差大。

3.2 点火

点火时注意:(1)先投上排油枪,再投中排、最后投下排油枪;(2)油枪短时间内全部投入后,一般主汽压力会上升2~3Mpa,此时不要急于增加油枪出力。待分离器见水后再增加,否则由于电泵出力小会引起分离器水位低保护。

3.3 汽泵冲车时间

尽量提前进行汽泵冲车,以便在并网带负荷时,及时投入汽泵运行,且快速加负荷到较高的负荷,避免在低负荷区间长时间运行。一般在启动第一台磨后,温度稳定时可进行冲转。

3.4 磨煤机的启动

当油枪全部投入且出力增加到最大时,提前启动一次风机且对将要启动的磨进行通风冷却,其它磨在一次风总门未开启的状态下,适当开启冷风门也同样进行冷却。在并网前一般运行两台磨,第三台磨的启动一般在电、汽泵切换后加负荷时启动,之前也检查具备启动条件。

3.5 电泵冷却水切换与排空

当厂用电顺利恢复后,就地将电泵冷却水系统倒为脱碳水运行,关闭脱碳水供水塔补水调整门,加大脱碳水流量,并对电泵冷油器、空冷器进行排空。期间应加强对电泵参数的监视,注意再循环门关闭后,应再次进行排空。

3.6 电、汽泵切换

当汽泵具备带负荷条件时,逐步增加汽泵转速直至出口压力与母管压力相匹配,保持电泵再循环门全开,并确认开启且有流量显示。同时监视母管压力和汽泵平衡室温差,当母管压力略有升高时,迅速降低电泵出力,然后逐步降电泵出力至最低,维持母管压力为切换前的数值,根据分离器水位对汽泵进行调整。

3.7 旁炉站的操作

3.7.1 机掉炉灭火,要立即关闭高旁和低旁,防止锅炉汽温汽压大幅下降,将低温蒸汽拉到机侧,高排逆止门不严造成汽缸进冷汽;同时关闭高旁减温水手动门,防止高旁后温度大幅下降。

3.7.2 当点火后,主、再热器温度开始上升时缓慢开大高、低旁,开启高旁疏水,控制主汽压力不应超过70%的额定压力,且主汽压力无大幅波动,并加强机、炉侧主蒸汽温度的监视,热态恢复中高旁开启原则是高旁后的温度不下降或略有上升、方可继续缓慢开启高旁,否则不应盲目开大高旁。当高旁后温度高时开启高旁减温水手动门,通过减温水气动阀控制高旁后温度。如主汽压力高、电泵推力轴温高造成上水困难时,旁路必须缓慢开启,直到主汽压力有下降趋势时,逐步增加电泵出力向锅炉上水。当主汽压力下降到50%的额定压力以下时适当关小高旁,防止锅炉汽温汽压大幅下降,将低温蒸汽拉到机侧。

3.7.3 在旁路控制方面,决不能出现大开大关的现象,应根据主汽温度、压力上升趋势缓慢开启。一般冲转前高低旁开度不大于50%,并网时缓慢关闭低旁。在升负荷过程中在逐渐关小高旁到30%左右,并逐渐开大阀门手控加负荷,当汽轮机负荷升至40%的额定负荷、高旁开度在20%时要快速关闭高旁。高旁关闭后,关闭高旁疏水。

3.8 油温

机组热态恢复汽轮机冲转前必须保证油温在38℃以上,防止由于油温低而造成机组振动。

3.9 除氧器、凝汽汽水位

在启磨前尽可能保持高水位,根据低旁后温度或除氧器水位启动第二套凝泵。

3.10 给水泵中间抽头

启动第二台磨煤机或高旁后温度大于报警值时应开启电泵中间抽头。

3.11 厂用电闭锁投入

启动电泵或风机时联系值长将另一台机组厂用电6KV段闭锁投入。

通过执行上述指导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在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加强监护与操作,可有效地防止机组热态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低汽温、汽缸进冷汽等,而且恢复时间短、用油可大幅减少。

作者简介:

薛奋华,男,工程师,从事发电厂锅炉运行工作,现任神头第二发电厂专责工程师。

上一篇:汽车零配件再制造技术发展与现状 下一篇: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