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3 12:49:38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骆柏青(1971-),男,江苏江阴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CT诊断工作。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同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对1~3级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较好(100%,100%,85%),但对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结果不佳(50%)。64排螺旋CT与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关键词] 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7(c)-103-03

The application of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UO Baiqing, ZHU Jianxin, MENG Xianp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Affiliated Jiangyin Hospital of Southeast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yin 214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had been chosen, and all patients were implemented 64-slice CT angiography. The images and diag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Results: 64-slice sprial CT had preferably show on grade 1-3 (100%, 100%, 85%) of coronary artery branches than grade 4 (50%).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AG the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diagnosed of narrow degree of concordance rate of

[Key words] Multi-sli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1]。其发病率不断提高,已成为了常见的危及人类健康的现代病。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多层螺旋CT技术(multi-slice CT,MSCT)尤其是64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鉴别斑块性质、了解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与搭桥术后情况以及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方面已经证明了其临床应用价值[2]。为探讨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我院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将结果同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8~72岁,平均(62.7±7.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条件:①患者均存在明确的冠心病史或者临床被诊断疑似冠心病;②患者先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在90 d内进行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③排除了对含碘对比剂过敏、严重心律不齐、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全部20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传统的选择性CAG检查,进行前期准备:检查前4 h起禁食水,控制心率,心率>80次/min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操作人员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告知患者若在注射高渗对比剂时出现发热等不适感觉属于正常情况,同时进行必要的呼吸训练,确保在进行少量对比剂团注探测循环时间(timing bolus)扫描时被检查者能够做好约10 s的憋气配合。具体操作分别如下。

1.2.1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查。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碘对比剂60~80 ml,由气管分叉下至左侧膈肌下方约2 cm处行心脏、冠状动脉容积扫描,采集模式为0.5 mm/层×64层。逐层分析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再逐段进行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狭窄程度的分析。扫描参数:准直0.6 mm,螺距为0.2,电压120 kV,管电流900 mA,有效层厚0.75 mm,重建间隔为0.4 mm,球管旋转时间0.33 s/周,扫描时间为10~12 s。图像后期处理及判断:冠状动脉图像原始数据的重建厚度为0.625 mm,采用心脏标准(cardiac standard)算法,选择右冠状动脉垂直段单个层面重组整个时相,间隔5%,选择伪影最小时相的整个心脏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技术后处理。对每个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最大腔径狭窄百分比进行测定,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任何病变部位腔径狭窄≥50%者视为有意义病变,至少有1支腔径狭窄>50%者确认为冠心病。

1.2.2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依照Judkins法依次行右冠和左冠状动脉造影,常规多投照。检测仪器选择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双向球管心血管摄影机,其自身配有数字成像系统及冠状动脉定量分析软件。根据多个投照中显示狭窄最严重的造影图像,对每个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最大腔径狭窄百分比进行计算。有意义病变和冠心病的定义及冠状动脉分段法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1.3 效果判定

冠状动脉支分级及狭窄的评估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划分方法分为:冠状动脉1~4级分支,以冠状动脉显示清晰、无伪影、可以做出诊断为标准,对20例患者各支血管的显示情况进行判断。对于动脉狭窄的评估则通过血管狭窄评估软件,对狭窄近心端、远心端、正常血管及狭窄处血管进行测量后计算机自动生成狭窄的百分比。以选择性CAG结果为标准,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状动脉狭窄

2 结果

2.1冠状动脉支分级情况

由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状动脉支分级情况的检测可见,其对1~3级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较好,但对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结果不佳。见表1。

表1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分支

2.2 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效果与选择性CAG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一致性方面的对比发现,其诊断的一致率分别为89.4%与94.4%。见表2。

2.3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以选择性CAG作为“金标准”,则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31/35)、97.5%(159/163)、95.9%(190/198)、88.9%(32/36)、96.9%(159/164)。

2.4 两种造影显示结果对比

见图1、2。图1为CAG图像,患者右冠状动脉近端达95%狭窄,图2为同一患者的64排螺旋CT检测结果,可见图中冠状动脉成像显示较清晰,敏感性较高,能够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

图1 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

图2 64排螺旋CT成像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战、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3]。在现代社会冠状动脉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正在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冠状动脉造影是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4]。

一直以来,常规选择性CAG作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检查费用高,属于创伤检查等固有劣势,致使人们不断寻找更为简单、便捷、经济的高质量检测手段[5]。自从1998年螺旋CT问世以来,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安全、无创、高效的影像技术,其临床应用得以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技术上的进步主要表现为探测器最小准直器宽的缩小、探测器数量的增加、机架转速的提高、成像技术的发展等[6]。

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收治的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传统的选择性CAG结果进行对比发现,64排螺旋CT冠状造影术对于1~3级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较好(100%,100%,85%),但对于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结果不佳(50%)。在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一致性方面的对比发现,两者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临床筛查、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通过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的结合,加之多种图像后处理的功能,在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和斑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7-8]。同时应注意心率快慢、移动伪影及心率波动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同时MSCT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选择性CAG,必要时仍需行CAG检查,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丁娟,肖湘生,李惠民,等.破裂脑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8):1104-1106.

[2]赵艳,魏嘉平,华琦,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0):1468-1471.

[3]孟冷,张兆琪,吕飚,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误诊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5(3):187-192.

[4]张同,王巍,申宝忠.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7,23(8):1040-1042.

[5]谭世奇,周永生,曾艳.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2008,2(4):14-16.

[6]叶道斌,蔡祖龙,高建华.64层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J].中国医刊,2007,42(5):34-36.

[7]华丕虹,胡荣慧.64排CT冠状动脉扫描与2型糖尿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关[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12(4):124-126.

[8]司丽芳,翟仁友,马展鸿.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9):1358-1379.

(收稿日期:2011-05-11)

上一篇:深圳市宝安区1998~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死... 下一篇:辨证分型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