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门

时间:2022-08-23 12:37:40

[摘要] 自人类之始,门即以其“入必由之,出必由之”的特殊性而承载历史的沧桑风雨,演绎出一幕幕动人的传奇,绽放出绚丽夺目的文化烟火。门以其不同的面貌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责任,反映各个时代的特色,是众多文化符号的承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色彩纷呈的篇章之一。

[关键词] 门 作用 空间 阶级

前些时间热播的《大宅门》、《乔家大院》等电视剧,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更清晰的了解了上几辈人的生活文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一扇水墨大门,那一嗓子京剧,那一首小曲,更让人们如痴如醉,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带着自己的思绪飞到了那些年头。

门,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与艺术,也是非常实用的物件,上至皇室宗庙,中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在生活中都离它不得。可以说,门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进化史。

门,由门斗、门框和门扇三部分组成。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不就是门了吗,也没有什么嘛。但细细看来,门与门是有些不同的,其包涵的文化更是大相径庭。

一、门与门史

世界之初,没有门的存在,为了避风雨、防猛兽,让人更好的存活下来才出现了门。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门的作用和意义也进一步的丰富,有了分割空间、划分等级等方面的功能延伸。《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门成了营造国都的重要组成部门。

二、门与门前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重视门的建造,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门的精神功能,除了在门面上做装饰、做色彩外,还在其构件之外添加了些许装饰物,成为门的形象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门前摆设狮子等石雕,增添了门的气势。还有铺首等,这些“添加品”塑造了充满特色的门。

三、门与门俗

门俗,指因门而演绎出的各种民间风俗。因门是古今以来必由之通道,其又成了古风今俗的大展台。如春节门上贴的福字,福子要倒贴,以谐音“福到”。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门神”,门神的形象有很多,钟馗、秦琼等,不仅样子怪张各异,其故事也是各有风趣,更有驱鬼镇宅之效。还有门联不仅是人们求福旺宅的一种表现,更是许多文人墨客,或字或文独领的擂台。

四、门与影壁

影壁,也称照壁,是由“隐避”演变而成的,门内为“隐”,门外为“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影壁以其所处位置来分为三类,设在门外与门正对并保持一定距离,与大门前的石雕或其它形成一个小型广场,增添了门及建筑的气势,如北海的九龙壁;设在门里与门正对并保持一定距离,如屏风般起屏障作用,在北方四合院中比较常见;设在门两边与门成一定角度,影壁上有装饰,增添了门的气势,如紫禁城乾清门两侧影壁与门组成一个整体。

五、门与“等级”

门及其门的材质、配饰,大者可见证历史的兴衰,中者可考察民俗民风,小者可直观贫富贵贱。紫檀木,恢弘巨制,九九八十一颗镏金大钉的帝王之门,于金黄熠熠间说不尽的王者尊严;宦官之门,柏木为体,金玉为饰,朱红映照,道不完的富贵荣华,对比着平常的民间门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封建特色跃然眼前。

官宦之家一般多建造屋宇式大门,如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其中王府大门是最高规格的大门,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种,气派非常。但王府大门也是存在差别的,例如,顺治九年规定,亲王府正门广五间,启三门,绿色琉璃瓦,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门钉减亲王九分之二等。其它的几种门也是一样的都存在着“等级”上的差别,地位的差别,权力的差别,财富的差别。

平民百姓门户一般建造墙垣式大门,是平民门户区别官宦之家的直接表现。但其中也不乏装饰精美的小门楼,样式较多,有清水脊式等类型,最为简单的便是随墙门了,只是比墙稍高一些。这不仅是主人审美、修养的体现,也是平民之间身份、地位的区分。当然还有一些更加清苦的,篱笆门等,在这不一一细说。

翻开厚重的历史,门以其不同的面貌向人们不断呈现它所承载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色彩纷呈的篇章之一。中国的门文化博大精深,由一“门”可窥全貌,门的历史,同时也是历史之门。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李允铄.华夏意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3】吴裕成.中国门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刘颂,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

上一篇:游戏动画化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音乐美学视角下《桃姐》音乐对人物塑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