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初中几何学习的捷径

时间:2022-08-22 11:40:54

聚集初中几何学习的捷径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54-01

初中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它的学习中,一直是大多数学生的难题,那么学习几何到底有没有捷径呢?我们又该怎样学习呢?这里我就如何学好初中几何谈一点看法。

一、牢固掌握几何基础知识是学好几何的前提

定义、定理、公理等几何基础知识是进行几何证明的理论依据,务必切实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记住定义、定理、公理等几何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这些知识的思维过程,要立足于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展开,辅之以必要的探讨,启发和总结,使自己从几何定义、定理、公理等的产生、发展、推出的过程中认识、理解它,从而达到能应用定义、定理、公理等,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品质。比如:我们在证三角形全等的问题上,你连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都不记得,又或者记得而不会找边、角,那又如何下手分析呢?再比如: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上,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而你记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但不会与图形联系,题也无从分析了。所以平时要牢固识记并理解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是学好几何的前提。

二、善于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为了条理知识,发现、掌握规律,积累解题经验,分析解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如:在中位线学习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顺次连接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变式:①当AC=BD时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②当ACBD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总结归纳出以下结论:①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③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有了以上这些结论在解决有关填空题、选择题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善于归纳总结也是学好几何的一大捷径。

三、熟悉解题的常做辅助线

在初中数学几何学习中,正确分析和判断是学会解题的关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钥匙。解决几何题如何添加辅助线是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问题,许多同学常因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不当,造成解题困难。所以熟悉解题的常做辅助线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遇到中点时常常使用“倍长中线”法或构造中位线;证明两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常使用“截长”或“补短”的辅助线方法;遇到梯形问题时可作腰的平行线,对角线的平行线,作高等。

现将做辅助线的部分口诀与你分享:题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可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中两中点,连结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同样长。成比例,证相似,经常要作平行线。圆外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把线连。如果两圆内外切,经过切点作切线。两圆相交于两点,一般作它公共弦。是直径,成半圆,想做直角把线连。作等角,添个圆,证明题目少困难。辅助线,是虚线,画图注意勿改变。

四、富于联想,全面考虑问题

富于联想,全面考虑问题也是几何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在正方形ABCD中,以AB边作等边三角形ABE,求∠EDC的度数。在这个问题上若没给定图形时ABE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正方形内部,另一种在正方形外部。若不全面考虑问题就得不到完美解决。再比如:解决等腰三角形问题中,说到角就要考虑是顶角还是底角,说到边就要考虑是腰还是底边。象这样的问题在几何的学习中是非常多见的,你要做到全面考虑就得平时富于联想、多积累,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五、学会几何题的分析方法

几何题的方法犹如语文中的散文,散文虽散但它形散而神不散,所以不管几何题有多灵活都有一般分析方法。平时许多同学感到几何题不好做,把有关定理都能背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老师那儿拿“几袋干粮”,题上的已知条件都放在那里,但往往用不上,主要是分析方法不对。当我们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三个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要得到这结论需要知道什么,然后逐步向已知靠拢,这就是数学中的分析法。二是发展已知,由已知联想得到的结论,逐步推向求证;三是前两个方法一起用,当两个思路在中间“接通”时,便可找到证题的思路。这就是数学中的综合法。

例如,如图已知AB∥CD,∠DAB=∠BCD,

求证:AD∥BC

分析欲证AD∥BC,需证∠1=∠2

要证∠1=∠2,因为∠DAB=∠BCD(已知)

故需证∠3=∠4

要证∠3=∠4,就要证AB∥CD,

而这正是已知条件,至此,思路已通,再用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

证明:AB∥CD(已知)

∠3=∠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DAB=∠BCD(已知)

∠1=∠2(等式的性质)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这些方法说起来容易,但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几何学习灵活性很大,即学无定法,但还是有法的。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情况,借鉴上面的方法,稳扎稳打,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几何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上一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下一篇:对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