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城镇城市空间形态探析

时间:2022-08-22 11:30:09

山地小城镇城市空间形态探析

【摘要】如今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如此快速有序的变化离不开规划与设计的支持。针对总体规划对城市(镇)空间形态调控乏力的问题,需要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角度对其总体空间形态进行合理的设计控制。本文根据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正确把握规划设计的原则,从城镇整体、片区、街区和建筑四个层面探寻山地小城镇空间形态控制的内容与途径,为其总体城市形态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山地小城镇空间形态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建设发展的契机,城镇面貌也焕然一新。然而,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却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与冲突。面对形势日益严峻的山地小城镇建设,作为具有指导作用的总体规划,单纯的、传统的二维平面规划已经满足不了新时期城镇建设的需求,需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其总体空间形态进行合理的设计控制。因此,适时地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索,运用城市设计的技术手段来引导山地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山地城镇空间形态与生态景观格局特征

尽管各个小城镇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在空间形态、结构和布局上有所不同,但却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它们具有着完整的生态景观格局,城镇与环境的共生格局以及村镇聚落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同一性、重合性正是山体小城镇最具特色的品格。它们具有着别具一格的空间组织肌理,传统的“街道―巷―院”的空间组织构成了城镇形态的主要特征。它们具有着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其主要表现在宜人的街巷尺度、富于变化的空间形态、绝妙的建筑群体组合、特色鲜明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格局等方面。同时,它们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遗留下丰富的人文古迹。

2.正确把握规划设计的原则

2.1 维护生态景观的完整性

较之于大中城市, 小城镇更加依赖其生存的自然环境, 尤其是山地城镇,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城镇的发展应首先恢复其自然秩序,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人工修复和维育, 使自然生态环境渗透人文价值。

2.2 保持空间生长的连续性

城镇的发展是必然的, 在选择发展城镇方向时, 既要保持旧区风貌的完整性, 又要兼顾新区发展的延伸性, 留足未来城镇规模扩张用地, 并在新、旧区之间利用共享空间如公共活动空间、生态绿地等作为过渡空间。

2.3 塑造自然山水的特色性

从城市设计角度,山地小城镇规划应自然优先,保护并彰显其优美的山水环境,加强对山体、河流、农田、茶园等自然环境保护,通过山水感知路线组织、空间视廊与视域设计、城镇景观轴线安排、重要景观节点保护与培育,“显山露水、增绿”,构建“山、水、城、园”有机融合的城镇空间形态。

2.4 强化空间形态的人文性

只有具备精神内涵的城镇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 归根到底是为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因为“人”是城市之所以形成与存在的根本。物质形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营造场所氛围。只有当“情感”与环境结合而使空间演绎为“场所”,当依附在城镇空间上的意义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时, 城镇形态才能最终体现出人文关怀。

3.空间形态优化设计

3.1 城镇整体层面

山地小城镇从产生到发展的形态演化基本是沿川谷带状进行,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会造成不同的形态发展阶梯,而这种阶梯更多地表现在城镇沿川谷不断扩张。应该承认,这种从城市内在功能联系上把适宜距离内的城镇连成整体,从而成为新的形态阶梯,或许是山地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山地小城镇环境宜与自然环境、农田、林地等形成交错,成为带状串珠格局,这将有利于不同递阶发展状态下城市生态获得新的稳态平衡。这些绿色开敞空间首先应该设置在流域交汇点、景观边缘处等各类生态敏感点和其他需要保护的自然生态区域,从而使生态结构关键部位得到整体保护。这既保证了城镇的弹性生长,又最大限度促使了城镇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

3.2 片区层面

(1) 整合多样的空间体系。一方面,在城镇空间视廊、视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连续的需要,构建城镇路网体系与绿地系统;另一方面,结合重要开放空间来布置公共设施提高公共空间的活力、景观与品质,强调“自然―人工―人”三者结合的特色场所创造。

(2) 营造适宜的开放空间。在主要城市道路沿线设置连续的线性开敞空间提高城区街景质量,通过不同街区特征加强每个区的特性。结合自然山水和街道绿化,系统布置滨水绿化带,街头绿地等,使片区内的绿色开放空间形成完整的绿化体系。

(3)创造良好的天际线。在规划中,应结合不同地段的坡度起伏特征及地质条件,将建筑进行自然灵活布局。坡度较大的地带可根据各临道路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这一山体特征,充分利用所在地形的具体条件,进一步采取错层、跌落、跃层等多种灵活手法设计建筑群体,使建筑和山体和谐统一,创造良好视觉景观的天际线。

3.3 街区层面

我们认为创造富有山地特色的小城镇街道空间形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3.3.1 街道尺度的调整

现代城镇的街道加宽是必然趋势,而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必然使沿街建筑层数增加。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 中指出D/H

3.3.2 街道界面的整合

在现代山地小城镇中,出于增强土地开放效益的目的和对大城市景观的向往,建筑物越建越高。为了保证足够的日照间距,建筑物间的距离相应加大,出现了以实体占领来形成空间形态的现象,从而丧失了街道的连续性。因此,要维护街道的连续性,必然形成连续的街道界面。首先,将高、低建筑的转换面界定清楚(即裙房和以上部分)。其次,在低层的裙房无法形成连续的硬质界面时,利用建筑空间布置小型绿地、广场等供人休憩的空间(如图1所示)。

3.3.3 街道形态的多样化

由于汽车时代中山地小城镇街、路的分离,为我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竖向街道提供了条件。竖向的梯道形态可以根据地形条件,从而姿态万千。梯道空间通过两旁建筑的围合、绿化的合理布置、地面的铺装、小品的点缀、集约空间的有韵律重复出现,形成具有山地广场性质的梯街,成为城镇中富有活力的居民交往、生活场所(如图2所示)。

3.4 建筑层面

山地建筑是形成山地小城镇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应依山就势,结合不同地段的坡度起伏特征及地质条件,自由灵活地进行布局:强调建筑群体组合,注重街道连续性,控制建筑尺度、朝向、入口、性质等与山水环境的融合关系。建筑风格上,提倡坡顶的建筑地域化设计,形成丰富的“第五立面”;色彩上,引导形成简洁、明快、淡雅等与山水环境相协调的整体基调。坡度较大的地带可根据各邻道路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这一山地特征,充分利用所在地形的具体条件,进一步采用错层、跌落、跃层、筑台等多种灵活的手法设计建筑单体,让建筑与原有自然地形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宛如“生长”在山坡之上,一切来于自然,又融入自然。

4. 结语

一个和谐的、有生机的山地小城镇,应该与周围良好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有良好的城镇空间形态,等级分明的空间系统,尺度适宜的街道空间与广场,可意象性强的城市形象,并且具有很好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迅猛的今天,如何营造好的山地城镇空间形态是一个仍需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角度,对山地城镇空间形态进行多层面的浅析,能为山地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控制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建设和谐小城镇提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汪坚强 于立. 小城镇总规阶段城镇空间形态优化探索――以安徽六安市诸佛庵镇为例 [J].城市规划,2010(4):86-91.

2 薛冠宇. 快速城市化下我国中西部河谷型小城镇用地空间的拓展研究―以陕西省神木县为例[J].规划师,2010(05):66-71.

3 段中元 李桂媛 马林. 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探析―以宜昌市沙镇溪镇为例[J].规划师,2011(11):83-88.

4 李春辉 黄耀志 许鹏程 姜建涛. 小城镇总体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探索与实践[J].小城镇建设,:94-98.

5 朱建达. 我国镇( 乡) 域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模式与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33-37.

6 赵 珂. 山地小城镇外部空间形态特色发展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6(01):44-47.

上一篇:浅谈现代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与执行 下一篇: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