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22 10:32:04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摘要:市政工程关系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其投资非常巨大,涉及的行业、人力、财力、物力也非常之多。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伤害。论文就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市政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是对施工中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检查、监督、管理、引导与纠正,使施工过程良好、有序的进行,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市政工程的使用质量,为市政工程项目造福于民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1、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人为因素

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人为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施工人员以及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好坏对工程质量能否符合标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工程人员的综合素质例如专业知识、操作经验等直接体现在工程质量中。因此,要做好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工程相关人员的岗位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1.2、施工材料因素

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市政工程施工材料包括施工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施工配件等,是工程施工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与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因此,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

1.3、施工设备因素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及数量多,机械化程度较高,因此,施工设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正常使用并开展施工工作对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尽管施工设备不直接作用于工程实体,但其产生的间接作用对工程质量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1.4、施工环境因素

施工环境因素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施工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和人文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包括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等;工程管理环境包括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劳动环境包括施工环境、设备、工具等。

1.5、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是指市政工程建设周期内,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而制定的工程技术方案、施工组织、工艺流程、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的施工技术信息。施工方法中,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是否设计合理、符合工程项目要求,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是顺利实现对项目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三大目标控制的关键。

2、当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标准方面的问题

当前,我国市政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标准与实际的发展相比,不但设计方面落后,而且也没有一个规范的施工标准,因此,对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消极影响。

2.2、施工图审查方面的问题

当今我国因为没有审查管理的实施方法,就只有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办法,就使得实施工程施工图的审查机构在审查施工图的时候很难操作。而且,由于有些城市的工程施工图的审查机构不具备相关的审查资格,其机构的从业人员也没有具备相对应的从业资质,导致我国施工图的审查批准政策难以贯彻实施。

2.3、设计方面的问题

当今我国部分市政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不够高,以及一些工程设计人员对国家的新项目设计的相关知识以及经验比较缺乏,使得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在根据施工图进行施工的时候,出现实际施工与图纸造成偏差,从而对国家造成社会经济的破坏和损失。

2.4、施工单位方面的问题

当今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施工企业实施的是项目内部承包制,使得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严格有效的控制,从而造成施工质量的不合格。

2.5、建设单位方面的问题

当今阶段,由于我国一些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仰仗自身权力,拒绝执行相关的招标投标机制以及工程监督管理等制度,一些市政工程单位并没有办理相关的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一些市政工程单位在工程开工之后都还没有签订施工合同等等这些现状,都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功能造成隐患和缺陷,导致大量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2.6、检测单位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一些施工企业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是一些虚假的检测报告,而不是根据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出具的检测报告。

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的措施

3.1、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1)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新站区工程建设任务,维护招投标文件的严肃性,严格合同管理,增强各参建单位的守法、诚信及履约意识,各中标单位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按招标文件和合同的规定,完成施工项目部及监理驻地建设,同时按照投标文件所列设备,在要求的时间内组织进场。

(2)人员素质及专业水平

各中标单位必须按照投标书承诺,组织符合管理、施工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足额进场,主要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监理单位:总监、总监代表及监理工程师)未经批准,不得更换。

(3)人员上岗及分包管理

各中标单位所配备的主要人员每月住勤工地不得少于合同约定的时间,特殊情况确需离开工地必须书面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各中标单位必须独立完成中标工程,不得转包、肢解发包和违法分包。符合分包规定的,分包时必须向我局申请,并取得批准。

3.2、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借鉴了高速公路的管理方式,坚决杜绝企业挂靠现象,对各中标单位提出了严格的管理要求,具体施工我们通过以下措施:

(1)建立了质量责任登记表,将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质量责任联为一体,责任到人。

(2)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在完成图纸审查,设计单位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复后,及时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一般安排在施工企业完成项目部建设后一周内进行。组织学习主要工序技术规范,制定并下发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意见书。

(3)成立质量巡查小组、工序验收小组和自检与抽检验收小组,抓重点环节控制,实行工序验收单逐级负责制。

3.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合格的工程必须要用合格的材料,这就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牢牢把住材料关,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杜绝不合格材料上工程。无论钢材、水泥、砂石、砖瓦、混凝土管以及一些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都要经过严格检查,从外观几何尺寸到实验室的抽样检测,从出厂合格证到化验报告。要做到这些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市政工程施工中所需原材料、成品或预制构件的品种、规格、型号和强度等级等,首先应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的标准规定。国家或地方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严禁使用。

(2)工程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构配件等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首先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否则不得验收;其次,检查产品的外观;另外,还应按规定在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下,送样到具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复检试验。各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防患于未然,实行预防控制

在日常管理中,市政处要求施工、监理单位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想的更多一点,把问题考虑到得更细一点,把施工准备工作做的更全一点,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加强过程控制与现场管理

严格报验程序,对每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报验,否则将不予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凡有未经报验违规施工的现象,一经发现,作返工处理。下阶段,市政处将狠抓施工现场管理,要求所有项目负责人每天都至少要保证各去工地巡查一次,每次要在工地徒步来回数趟,以此硬性规定来加强施工中的流程监控,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

(3)强化细节质量管理

一些细节施工项目,诸如道路的纵、横向接头位置、平面交叉点、桥头、新老路交接处、地下管道施工点等等,往往没能引起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足够重视,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过去的施工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除了抓好主体施工项目工程质量外,对这些细节的施工项目质量也毫不放松。

结束语

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多因结果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实施总承包管理的情况下,既要确保工程质量,又要减少工程投资,提高工程建设的声誉,这就要求参建单位互相协调,创建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黄启宏.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析[J].门窗,2013,06:385+390.

[2]魏有辉.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20:47.

[3]骆春英.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6:306.

[4]李来明.谈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J].山西建筑,2013,34:224-225.

上一篇: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探析 下一篇: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