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代建制的委托

时间:2022-08-22 10:25:59

工程代建制的委托

摘要:本文从以委托―模型为基础,论证了代建制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并围绕理论分析对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就目前代建制的实施关键”代建人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代建人的市场准入条件入手,建立了代建单位的资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监理单位向代建单位转型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和规划。

关键词:项目管理代建制委托―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代建制的委托一关系分析

代建制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委托一关系

代建制,意为建设制式,必然包含一定的委托关系。可以利用经济学的相关观点来解释代建制的委托一关系:

1.根据经济学基本假设一经济人假设,在市场决策过程中,自利行为将导致个人效用最大化和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而在非市场决策中,不受制约的自利行为将导致公共利益的损害和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化。

2.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不一定要政府自己生产,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尽可能发挥社会专业化资源优势,通过竞争委托生产,取得最佳效益。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其运作应尽量通过市场的方式加以解决。

3.制度经济学认为,工程质量取决于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则取决于管理制度。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要素中,技术、资金、人力、物力都需要有效管理才能发挥作用,而实现有效管理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制度。

4.从亚当,斯密开始,“分工”和“交换”被认为是政府投资对“市场失灵”的一种弥补,是向市场无力提供或不愿提供的产品提供资金和承担风险,而产品本身的生产则可以“无风险”地市场化,由专业化组织来执行。这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招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透明度和遏制。

5.根据“X低效率理论”,组织机构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组织经济活动的外部环境,如果外部环境充满竞争,则组织机构内部就会从上到下产生一种外部压力,从而促进该组织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反之,如果外部环境对该组织机构没有什么竞争压力,那么该组织机构中各层次的成员就会暴露出人的惰性,久而久之,惰性便成为惯性,就会在组织机构内产生X低效率。X低效率的可能后果是:在组织结构内部,领导任人唯亲,大搞裙带关系,把一些特殊利益给予同他较亲近的人;在组织机构外部,常常巴结政府,其主要动机是取得更多投资和政策优惠。由于不存在外部竞争压力,组织机构内部就没有追求成本极小化的刺激,浪费严重,成本膨胀,同时也必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等现象,抑制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动力。

二、业主与代建单位之间的委托一关系地位界定

在我国现存的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中,一般地,投资主体(业主)并没有能力自行组织施工,也没有能力自行设计,只能通过建筑市场上的交易,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建单位)进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这种业主和代建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一种标准的委托关系,但是在委托关系中双方所处的地位不同:

1.投资主体(委托人)是拥有建设资金使用权的直接投资人,更拥有支付报酬、进行谈判的权力和能力,可以自行选择代建单位并在选择和谈判过程中通过不断博弈形成均衡契约,达成委托关系。因此,委托人在选择人、制订价格、确定合同方面处于主动地位。

2.作为人的代建单位拥有私人信息,对工程建设不仅拥有较多的技术、管理优势,而且其自身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业绩、自有机械设备、施工设计能力等信息均属于私人信息,委托人无法确切核实。因此,人在有关技术、价格的信息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3.由于双方是一种标准的合同关系,任何一方都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形式承担相关权利并履行相关义务。所以履行合同、单方终止合同或者解除契约都是受到合同约束和保护的。

三、代建制委托一关系具有的特征

另外,从双方契约缔结的过程来看,业主与代建单位之间的委托关系又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人的选择是通过招标投标形式确定的。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是建设项目交易的具体形式,政府部门通过招标公开选择符合项目建设的项目管理公司,根据实际招标文件的投标者提供的标书进行评标,从中择优确定代建项目的人。

2.委托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合同关系。这种平等关系也表明委托关系的达成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占据主动的委托人既要考虑人获得基本收益的权利,又要通过合同条款规避人信息优势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风险,简单讲就是,形成均衡合同。

3.工程项目自身的不确定性一工程项目价值量大、周期长、关系复杂、建成后使用周期长,这些问题都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大量的自然、社会、技术等的不确定性。

四、代建制理论分析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根据对代建制的委托一模型分析,要使双方(委托方和方)都能达到帕累托最优,需在工程代建制中解决如下问题:

1.代建制度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现在大多数工程都是投资数目大、周期长、风险种类多、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的项目,政府或业主很难观测或评价项目公司的努力水平,对外界的风险因素也很难把握,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业主会处于劣势地位,如何确保业主的投资主体地位,使业主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成为代建制问题研究的一个症结。一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业主要充分利用代建市场信息,在此同时充分了解参与代建投标的“准代建单位”的技术、实力等信息,以尽可能达到代建双方的均衡契约。据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咨询业经验来进行分析解决。

2.代建制实施过程中的合同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由于在整个委托一理论分析中,激励相容约束成为构造模型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合同激励机制成为工程代建制管理环节的一个关键。一般而言,代建单位的收入来源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招投标中确定的管理费;二是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后经财政决算后有投资节余,代建单位参与分成,也即是代建单位的节约资金奖励。所以代建制的激励机制与代建管理费息息相关,因此在研究激励机制过程中必须两者综合考虑:

(1)代建管理费问题

根据各地的代建合同及代建暂行办法规定的项目代建内容,项目代建费应包括代建单位在项目前期、建设准备、实施、验收及保修阶段发生的成本、应缴的税费(如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和合理的利润。而在实际工程当中的代建管理费很多都是按照建设单位管理费来计取。

项目代建费宜根据工作内容、难度和承担的责任,在政府指导价的引导下由市场主体确定。可以考虑的具体做法有:在代建单位招标过程中,明确要求投标单位在投标书中详细列示费用明细及取费依据,并请专家就代建费做出专项评审。但同时要注意规范和净化市场,坚决杜绝恶劣竞争,防止低于成本中标的现象发生。

(2)激励机制研究

代建制能否在造价控制上取得良好成效,以及业主能否通过代建制度得到优良的工程项目,很大程度上与其奖励与惩罚激励机制有关系。激励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业主收益效用,也直接影响到代建单位是否会“偷徽气降低努力水平)。由此可见,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代建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3.大力发展和培育项目管理公司,形成市场竞争

由于在代建制管理整个过程中,代建单位的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代建项目的质量及其他问题,所以项目业主要提高自身甄别能力,选择优秀的项目管理公司来承担代建任务。

一个健康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实行代建制必不可缺的土壤。政府指定代建单位承担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选择范围很小甚至没有选择余地,这种做法依托行政权力固化部门垄断,容易加大公共产品供应成本,造成政府投资效益不高。此外,指定的代建单位法律责任软化,往往不需或实际也不能承担经济法律责任,仅扮演政府代言人作用,结果仍是政府承担责任,指定的代建单位享受好处。建立市场经济要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垄断建设局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当前我国具体情况,使用“市场”手段,通过政府出资,公开对项目管理公司进行委托招标。招标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发展机会,且招标人和中标人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责任权利,形成法律责任和经济利益硬约束,有助于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和减少资金浪费。当然,在市场化和竞争确定代建单位过程中,由于政府和私营部门广泛接触,也容易为权力腐败提供更多机会。为此,要避免决策权过度集中和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建立“阳光”规则和责任连带与追究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上一篇:百丽逆“体育”之势 下一篇:GIS设备状态检测诊断及检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