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致消化道出血1例

时间:2022-08-22 09:49:29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及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其中以血友病A最为常见。血友病的社会人群发病率(5~10)/10万,我国的血友病中,血友病A约占80%,血友病B约占15%,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则极少见[1]。本文报告1例,因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就有关问题讨论于后。

病历资料

患者,男,23岁,汉族,学生,以“上腹痛5天,呕血2天”入院。5天前进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进而腹胀,当时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未在意。2天前突然出现呕吐症状,多次呕出咖啡色胃内容物累计量约1500ml。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 38.2℃,P 130次/分,R 23次/分,BP 90/60mmHg,神志清,贫血貌,精神差,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听诊阴性,腹部平坦,无肠型及逆蠕动波,腹肌稍紧张,中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四肢关节无红肿,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入院后检查:血常规:WBC 6.6×109>/sup>/L,RBC 2.49×1012/L,HBG 85g/L,PLT 173×109>/sup>/L。凝血试验:PT 15.5,APTT 116.5,TT 14.5,FIB 2.816g/L。胃镜:糜烂出血性胃炎。肝功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心电图:窦速。入院后给予止血,保护胃黏膜,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症状有改善。次日上级医师查房,追问病史,此患者自幼易出现口腔黏膜、牙龈出血,鼻出血症状,家族中外祖父有类似症状。根据现有资料考虑为血友病轻型病例,建议在原治疗方案上每日加用血浆200ml,3天后,未在有呕血现象,复查凝血试验,PT 11.8,APTT 58.4,TT 12.4,FIB 4.14g/L。后转入上级医院确诊为血友病A。

讨 论

血友病A(hemophilia A)又名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或FⅧ:C因子缺乏症。为伴性遗传性疾病,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按血浆FⅧ:C的活性可分为轻、中、重3型,轻型患者FⅧ:C活性相当于健康人的5%~25%,出血多在青年期,由于运动、拔牙或外科手术后出血不止而被发现,出血轻微,可以正常生活[2]。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自幼易出现口腔黏膜,牙龈出血,鼻出血症状,家族中外祖父有类似症状,比较符合遗传规律,就诊时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一般临床多见皮下肌肉,关节腔出血。在上级医院行筛选试验及确诊试验,在临床上以上检测可以满足血友病的诊断要求。接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采用替代疗法,以免造成漏诊误诊,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63.

2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44-2445.

上一篇:复杂性女性尿道狭窄诊治1例体会 下一篇:不典型部分性葡萄胎彩超声像图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