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证治述略

时间:2022-08-22 09:12:54

关键词 脾阴虚证 辨证论治 临床经验

脾胃为中土,脾属阴土,胃属阳土。自古医家,言脾阳者八九,述脾阴者一二。叶天士云:“太阴阴土,得阳始运。”临床实例也支持脾病以阳弱为多见,治疗时用阳热之,每能获效。然而阴阳是互根的,无阳固然阴无以生,而无阴则阳亦无以化。例如时病因温热、湿热、暑、火等邪袭人,由表人里,由卫人气,先是胃阴大伤,继之累及脾阴耗损。正如《温病条辨》所云:“寒湿多伤脾胃之阳,湿热多伤脾胃之阴,脾属土,虽喜燥恶湿,然燥太过则草木枯槁不荣。”此刻既要清养阳土,也应滋濡阴土,方为万全之策。

1 脾阴虚的见证

《素问•示从容论》云:“四肢懈堕,此脾精之不行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上述经文,无疑是开脾阴学说的先河。发生脾阴虚的来由,除上述温热等邪的耗损外,尚有:①过汗、妄下及温热药的误治;②《症因脉治》指出的“意外思虑,失饥饱伤,脾土真阴受伤。”由此可见,外感、内伤以及误治等,都是形成脾阴虚的因素。当脾阴虚证形成后,其外在表现,一为运化无权,诚如《血证论•男女异同论》所云:“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二为阴血耗损,肌体失养。三为阴不制阳,虚火内燔。其常见外在症状有:形体赢瘦,面色萎黄,肌肤不荣,神情疲惫,少寐,五心烦热,口干唇裂,甚则口糜多日不愈,饮水不多,不饥少纳,食后腹胀,脘痛,嘈杂,泛恶,大便溏薄或虚秘。在妇女则多见月经错后而量少,色淡。舌红少津、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或濡数。其中以舌红少津、少苔,口干唇燥,脉细数无力,面色萎黄少华等为脾阴虚证的主症。

2 脾阴虚的治疗

清•吴澄对治脾阴虚证颇有心得,他在《不居集》中指出:“略兼香燥,便发虚火;少加清润,则泄泻必增。”药性之间,他倡导用平。《素问•刺法论》云:“欲令脾实……宜甘宜淡。”甘能养脾阴,淡可渗湿浊,甘淡相合,亦补亦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甘淡和中,遂成平,实为治脾阴虚首选之法。方可以《局方》参苓白术散、《医学广笔记》资生丸、《内外伤辨惑论》枳术丸为基础方。芍药甘草汤、八珍汤亦可酌用。药用太子参、党参、白术、山药、扁豆、莲子、芡实、茯苓、甘草、苡仁、荷叶、大枣、粳米、白芍、石斛、麦冬等。此外,《难经•十四难》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因此,山药粥、莲子羹、苡仁粥、甘麦大枣汤等可以交替食用。至于酒类、辛辣食物、海鲜、冰冷、油腻等物,均应慎食。

3 病例选介

例一:陈某,女,46岁。1992年9月11日余被邀往兄弟医院会诊。患者罹伤寒病住院治疗已46天,身热早退,惟不饥不纳,常数日不进食,近七日呃逆不止,当时患者又三日谷不沾唇,面色萎黄无华,形体赢瘦,极度疲惫,懒于言语,声低、呃逆作多止少,口干唇燥,频欲饮水,但不多饮,脉细而数,舌畔红、苔净。处此邪虽却而正大伤之际,虽云“损者益之”,然气馁至极,阴伤至深,属虚不受补之例,不宜峻补,以免蹈揠苗助长之弊。始予甘平和中之,以观其后。处方:红参(另煎冲入)5g,冬白术10g,怀山药、莲子肉、云茯苓、白扁豆、大麦冬、代赭石(杵碎先煎)各15g,砂仁壳3g,淡干姜1,5g。3。复诊时知呃逆已止,渐思纳食,原方去赭石,加玫瑰花1.5g,续服5而胃纳迭增,能下床行走而出院。

按:患者系该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素体孱弱,染伤寒后,体质亏虚之至。诊为湿温后脾气脾阴两伤。就一般情况而言,气虚者宜甘温益气,阴伤者当甘寒养阴,但湿温病用温不宜燥,以免伤阴;用寒不宜腻,以防恋湿,于是采用不燥不腻,甘平和中的平补参苓白术最为基本方,参入麦冬养脾胃之阴,少量干姜温脾胃之阳。有阴伤见症而用温热的干姜,原因就在于明代张景岳所说的“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例二:范某,男,33岁。2007年3月22日初诊。主诉:因反复咯血,于10年前赴上海某医院求治。胸片显示左下肺纹理粗乱,边缘模糊,有蜂窝状透明区,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拟作手术治疗,拒绝后仍采用保守疗法。此后年无虚发,近四载且有每换季节即发作惯例。本次咯血已3日,总量达300ml以上。刻诊:四日来咯血盈口,色淡红夹紫瘀,晨暮之分咳嗽,痰白有沫,形体赢瘦,神情疲惫,面色少华,肌肤不泽,指若杵状,头目眩晕,心悸,少寐,胸痞,胃呆少纳,脉濡细,舌正红、舌畔有紫气、少苔。证属咳血,由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血去阴伤使然,是以服犀角地黄汤、黛蛤散、咳血方而无功也。经谓治病必求于本,姑为补气摄血,化瘀滋脾。方用归脾汤、芍药甘草汤、独圣散、花蕊石散化裁,处方:太子参、生黄芪、杭白芍各30g,冬白术、当归身、远志肉、白及、花蕊石、黄郁金、白扁豆各10g,云茯苓、生枣仁各20g,粉甘草、薄橘红、橘络各5g。5。

3月27日复诊:上药服3,咯血十减其八,5服完后血止,咳嗽亦稀,心悸渐定,夜寐亦安。惟仍不饥少纳,食后脘腹胀满,大便干,三、四日始一临圊。叶天士谓“脾主运化,胃主纳谷”,今厌食而胀,是脾胃气阴两伤之象,法当调摄中州,仿《医学广笔记》资生丸出入。处方:太子参、怀山药、云茯苓、薏苡仁、火麻仁各20g,冬白术(人乳拌蒸)、莲子肉、白扁豆、大芡实、焦楂肉、花蕊石、焦谷芽、焦麦芽各10g,西砂仁(后下)、薄橘红、粉甘草各3g。7。三诊时知饥能食,胀满亦消,大便通畅,日或间日一行,续服复诊方7而愈。

按:范某幼年患百日咳,且易外感咳嗽,其肺气亏虚不言而喻。患者为教师,平昔案牍劳心,多思伤脾,以致脾运不健,统血无能。《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 “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以致咯血缠绵不愈。”至于其他见证,均属脾气亏虚,脾阴耗损,心血不足之象。论治之计,理应补气摄血,化阴滋脾,用归脾汤两补心脾,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以治本。再参独圣散补肺收敛止血,黄郁金行气除瘀以理标。全方消补兼施,标本两顾,止血而不留瘀,药后中病,其血即止。二诊时脾胃运化功能明显失常,消化症状突出,气阴亏虚显著。《神农本草经疏》云:“胃主纳,脾主消,脾阴亏则不能消,胃气弱则不能纳。”于是改用资生丸补脾胃之气,养脾胃之阴,选药不燥不腻,阴阳合化,甘平和中,切合病情,所以奏效较速。

例三:赵某,33岁。2010年5月30日初诊。主诉:患胃疾11年,2001年经胃镜及病理切片检查后,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伴中度肠化,多方治疗,效果不显,且愈治愈重云。刻诊:胃呆少纳,纳后脘次痞满益甚,甚则隐隐然灼痛,噫嗳,口干不多饮,大便少而不畅。年久脾胃同病,气阴两伤,是以形体赢瘦,面黄少华,倦怠乏力。舌边尖紫红、中有裂纹、苔前半薄白而剥、舌根部黄腻,脉细数少力。证属虚痞,虚多实少,法宗甘养和中,平补平消,参以酸甘化阴。方用参苓白术散、枳术丸、芍药甘草汤出入。处方:太子参、云茯苓、怀山药、杭白芍各20g,野於术(米泔水浸一宿)、白扁豆、陈皮、枳实片、紫丹参、焦楂肉、焦谷芽、焦麦芽各lOg,川雅连1.5g,西砂仁(后下)、粉甘草各3g。7。

6月6日复诊:痞满渐消,脘痛偶见,已知饥,稍进食,大便渐畅,日一行,舌根部黄腻之苔已化。胃气有来复之兆,脾阴有滋濡之象矣。前方去川连,加麦冬10g,14。三诊时主诉:症状已消失,胃纳渐若常人。遂用复诊方加莲子肉、薏苡仁、大红枣、干荷叶等制成丸,每日3次,每次6g,嘱常服以巩固疗效。后告“病情很稳定”,并已作胃镜及病理切片复查,显示原胃体部灰暗粘膜已转为红白相间,窦部显露的血管已消失,但肠化尚在。嘱仍服原丸方,偶胀时加服保和丸。忌服辛辣、蚌类食物。

按:患者平昔操劳太过,劳倦者伤脾,复加常年嗜酒茹荤,湿热内蕴中宫,迁延有年,久病以致脾胃气阴两伤,此刻虚实夹杂,虚多实少,治宜消补兼施,以补为主,诚如《医宗粹言•直指病机赋》所云:“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则万邪息。”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不可逆转”的病变,治疗无效。我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本虚标实的疾患,治法上应采用“补不足,泻有余”的标本兼顾手法,在实象明显突出,症状表现较重时,考虑到胃为多气多血之乡,喜通恶滞,以通为补,凶而宜寓补于通,通多于补。在虚象显著,症状表现较轻时,又当寓消于补,补多于消,甘平和中,重在平补。在各种症状消失后,仍应按此法运用,并改汤药为丸,较长时期地服用,以冀病变改善,在胃镜检查及病理切片上有变临床治愈为痊愈的表现。

上一篇:柳豆叶的鉴别研究 下一篇:李东垣“阴火”理论在缓解化疗毒副反应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