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金流量表分析

时间:2022-08-22 08:21:56

试论现金流量表分析

[摘 要] 本文主要对现金流量表的流入流出量进行分析,运用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指标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能够为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词] 现金流量表;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18

[中图分类号] F231.5;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0023-02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以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指标的计算,找出其中暗含的信息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流入流出量分析

(1)当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均大于流出量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此时企业可考虑投资,但要注意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否则增加投资会造成浪费。

(2)当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产生现金净流入;但筹资活动为现金净流出,说明有大量债务到期需现金偿还;如果净流入量大于净流出量,说明财务状况较稳定;反之,财务状况不佳。

(3)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表明主要依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运营,如果经营状况陷入危机,财务状况将会恶化。

(4)当经营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而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和借债都能产生现金净流入,财务状况较稳定;扩大投资出现投资活动负向净流入也属正常,但应注意适度控制投资规模。

(5)当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各项活动完全依赖借债维持,一旦举债困难,财务状况将十分危险。

(6)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不足,主要靠借贷维持经营;如果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净额是依靠收回投资或处置长期资产所得,则财务状况较为严峻。

(7)当经营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不足,筹集资金发生了困难,可能主要依靠收回投资或处置长期资产所得维持运营,企业财务状况已陷入困境。

(8)当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均小于流出量时,表明企业三项活动均不能产生现金净流入,企业财务状况处于瘫痪状态,面临着破产或被兼并的危险。

2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项目的比较分析

2.1 偿债能力分析

(1)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总额之比。该比率反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但并不意味着该比率越高越好,过高的现金比率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未能被很好地利用,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1 ∶ 1比较适宜。(2)债务保障率。债务保障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之比。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对其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该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时间越短,偿债能力越强;反之,比率越低,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时间越长,偿债能力越差。

(3)长期负债偿还率。长期负债偿还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长期负债总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按照当前活动提供的现金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企业未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2.2 支付能力分析

(1)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该指标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扣除优先股股利之后的余额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它反映了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指标越高,说明支付股利能力越强。

(2)强制性现金支付的比率。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是由现金流入总额与经营现金流出量及偿付债务本息之和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公司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强制性目的支付,即用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

2.3 盈利能力分析

(1)净利润现金比率。该指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比。利润表提供的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及币值不变为前提确认的,由于受判断和估计的准确度影响,加之通货膨胀和一定会计期间资本性支出、存货周转速度以及商业信用的存在,使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不同水平的“净收益品质”。现金流量高,净利润很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没能把握好投资机会,企业现金流量品质较差;如果净利润高,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很低,企业会因现金不足而面临困境,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这说明企业净收益品质很差。

(2)销售净现率。该指标是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本期销售收入之比。计算分析该指标,可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该指标越接近于1,说明资金回笼越快,应收账款越少。该比率越高,说明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但也可能是由于企业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所致,这样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总之,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利用,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隐患,发现企业面临的机会。因此在编报准确的情况下,特别是结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曹冈.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苏丽云.现金流量表分析[J].电力财务会计,2002(1).

上一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下一篇:基于学生视角的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