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中央电视台新厦方案

时间:2022-08-22 08:17:14

质疑中央电视台新厦方案

编者按: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央视新总部大楼在一片争议声中开工了。应该相信,专家和业主选择此方案肯定有其充分的道理,但来自行业内外的不同意见也应得到重视。学术是需要争论的,真理常常是在争论中显明的。本报今日刊发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郑光复先生对央视新楼的质疑文章,目的就是希望这个方案能更完善一些,不要留下遗憾。

1违反科学与经济法则

央视新厦这方案怎么评选出来?作为我国主要媒体的央视建造的新厦无论其优劣,必将影响广泛。而目前选用的新厦方案违反科学规律,违反经济法则,不利抵抗灾变,又喻义不良,太不得体,应当讨论。

如果不顾不良后果,不惜代价,这方案总可实现。要言之,有在于能否,而是应否!

此方案违反科学与经济法则惊人,可虑。

违反科学规律、技术不合理,必定浪费。这样技术与经济交融一体的不合理,并非表现在方案中局部和偶然的问题,而是表现在一整套的体系上:

一、门形大厦顶上“门楣”是10―14层高悬空横楼,而如此巨型悬楼还向水平弯折悬出,悬出远达数十米,其倾覆下旋的破坏力十分惊人。为免折断与倾毁,必需加倍增添额外的结构构件与大量钢材等的浪费。

二、门形两“柱”楼从地面算起约230米,相当于近80层高的住宅,大都歪斜,铸就倾倒的必然之势,再设法使其不倒,又必额外大添构件、钢材……舍得倾填巨金也不能不倒。

三、上述二种倾覆方向相同,破坏力倍加恶化。“门”下裙楼如“门槛”仅八层又后退较少,压重不足又力臂短,不足以平衡全楼倾覆力,为抗倒塌又必额外增添工料耗费。

四、如此需靠地下楼挽救,即地下楼前伸如“脚”,而方案中这“脚”较脆弱,实施中必须修改、加强,再次增添工料耗费。

五、此楼结构上有五组危险而脆弱的节点:大厦与地下楼结合的“胫”部受破坏力最大,方案此处最脆弱,斜“柱”楼与横折曲而悬空的楼之间结合处“肩”部;及曲“梁”楼从两“柱”悬挑出来的结合部,如两臂悬伸两手扭握处。这五组脆弱节点在地震、风暴、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特别危险。为抗震、抗风,对这些力学上先天不足的节点,必费巨金加固弥补。

六、此“门”厦在许多方向呈不对称性,在遭受地震、风暴及其它横向外力冲击时,必产生扭转变形而破坏,这比剪切力复杂严重,而且不再局限于几组节点,而是整体的扭转。这不对称的整体扭转破坏,结合整体倾斜又大悬臂,和脆弱危险的大节点,安全可虑。

七、方案内部垂直核心筒在楼中偏置,如脊骨歪偏,火上加油,加重了不对称性的危害。

因预设上述七项反科学、反经济法则的先天性畸患,不能不采用有大量冗赘构件的超静定网筒型结构体系。它不可避免的大量冗赘本身即巨额浪费,而且难抗灾变。同科学与经济如此大开玩笑,从高部到整体成系统的,先故意弄成倾覆性反平衡的体系,然后各处再加倍地倾注巨金来偷偷扶持不倒。仿若欧洲马戏团里常见,特大鞋底内衬特大钢板及强化胫部包裹的丑角,作倾状而不倒。试问,如此不顾经济法则,弄险自炫究竟意欲何为?就算你央视再财大气粗也不能穷奢极侈至这等地步啊!外国玩家可以不负责任,不是他的钱,而我们的评委们又岂能不负责任,听之任之?

2不利预防抵抗灾变

从“9・11”到“非典”,从大地震到长酷夏……人们记忆犹新,央视新厦方案在抵抗灾害方面问题也是不小。

一、难抗瘟疫生化毒害。全楼为折曲方环筒体,还用一玻璃幕墙全封闭,成为巨大筒管。楼内各种、管道、管井,楼梯电梯井及走廊和吊平顶内空间,都随之成环状贯通,方便循环,病毒、病道、毒气、毒液、放射性物质、粉尘都可畅通循环,多向散播。现有常规建筑技术几乎不可能严密阻断如此大大小小多种多样管道及筒体空间内部的循环。尤其空调系统本是最易滋生病毒病菌,并借空间送风人工助播的系统。而且封闭式“网筒”型结构体系,构件多且复杂,增添许多各种角度的构件和构造节点,格外增加许多藏垢纳污的小死角。

二、难抗火灾。这有两点不利,一是上述方环管井、楼梯电梯与走道,吊平顶内空间,以至整个大厦的封闭式简体环腔,都易传播火与烟及燃烧所生毒气,而防火分区设施难度增加,特别是环行管道管井内难隔断。二是全楼网筒结构,构件特多特密,其中有许多构件比一般梁柱细,还全部笼罩在封闭的幕墙内,一旦起火,将闷在高温中烧,迅即降低钢材强度而坍塌。此外,还明显违背我国消防规范的问题,“门框”上端横折曲“梁”大楼内,中央部位很多厅室到“柱”状楼中的垂直交通疏散口的距离,大超规范允许的距离。因其大段悬空,无法另加垂直疏散交通,除非多设降落伞。要知道,真正大火直升飞机也难降落,上升湍涡流对飞机是大危险。

三、抗冲破坏力极差。全楼先天性倾覆力巨大。即使采取特殊处理可以扶持不倒,但仍留下不少脆弱节点及危险易塌的破坏点,而且两楼牵连,只要有一辆汽车炸弹在大楼“门柱”的“胫’部撞击,全楼即毁,而无需飞机撞 击。随着科技发展,也许一颗手雷就能摧毁这本已倾斜的先天“危楼”。

要解决上述不利抗灾变的问题,大多有办法,只是再一一的额外添加巨额资金。这个反科学与经济法则的方案,极难控制造价;建成后使用、维修的经费更可能是无底洞。这是预设的浪费之王,在设计上是个荒唐游戏,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然而,谁来付费?

上一篇:企业化转制的科研院所要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 下一篇:切实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积极推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