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8-22 05:40:52

6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6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及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2例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血糖下降平稳,酮体转阴快,好转45例,治愈出院17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110-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之一,常因体内缺乏胰岛素、突然中断治疗、饮食不当、胃肠道疾病等引起,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危及患者生命。2008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共收治DKA患者6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患者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20~78岁,平均53岁,病程2个月~30年,1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52例,均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诊断标准。入院时快速血糖22.9~31.2 mmol/L,尿酮(++)~(++++)。48例患者呼吸深大,但神志清醒,14例患者呼气伴有烂苹果味、意识恍惚、烦躁不安,其中昏迷4例。发生DKA的诱因:各种感染15例,胰岛素停用或使用不当21例,饮食未控制16例,应急因素5例,其他5例。

2 结果

62例经过精心治疗和综合护理后,血糖下降平稳,尿酮体转阴快,血pH恢复正常,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全部得到纠正,病情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12 d。

3 护理

3.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充分补液是抢救DKA的很重要措施之一,可及时纠正代谢紊乱,恢复有效循环。因此,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2~3条,一条管道给予生理盐水500 ml快速静滴补液,以促进尿酮体的排出。一般在2 h内补充0.9%生理盐水1000~2000 ml,以后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决定输液量和速度。第1个24 h补液总量不超过5000 ml。另一管静脉通道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滴,胰岛素的用量为0.1 U/(kg・h), 常用剂量为4~6 U/h。。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节滴注速度,防止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引起低血糖、急性脑水肿等[1]。当血糖下降至13.9 mmol/L时,改用5%葡萄糖加胰岛素(3~4 g葡萄糖加1 U胰岛素)静滴,30~40滴/min,直至尿酮体消失。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酌情调整补液速度和液体种类。

3.2 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血 pH 值降至 7.1或血碳酸氢根降至 5 mmol/L给予碳酸氢钠 100 ml,在纠正代谢紊乱过程中, 代谢性酸中毒也会得到改善和纠正[2]。随着血容量增加,治疗1~4 h后会出现低血钾,故治疗开始后如果尿量>30 ml/h,给予静脉补钾,3 g/d,并监测血钾,同时注意血钠、血氯[3]。若患者无尿或者尿量过少时要注意调整控制补钾的速度和剂量,并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每4 h进行1次电解质监测。

3.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各项指标

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注意呼气气味,吸氧,改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皮肤湿冷者注意保暖,促进末稍循环的改善。详细记录出入水量。昏迷者保持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防止窒息。本组4例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于约束带约束四肢,加床栏防护,防止坠床。准确采集血标本,了解血糖、血酮、血生化、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严密监测血糖,每1~2 h监测血糖一次,便于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当血糖

3.4 饮食治疗护理

昏迷伴高渗严重者,予留置胃管,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保证每日总入量的摄入,每隔2 h注入温开水200~300 ml,清醒患者鼓励多饮水,进食无糖食物,合理控制饮食,定时定量定餐,严格控制能量、蛋白质、脂肪及糖类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证机体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的充足,且少食多餐。

3.5 做好生活护理

由于患者体内物质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皮肤感染,应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更换衣物及床单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及皮肤化脓性感染[4]。昏迷者加强口腔护理,每天用0.9%生理盐水擦洗口腔2次,保持口腔清洁。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做好会阴护理,以防泌尿系统感染,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保持平卧位,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位,给予持续的低流量吸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3.6 心理护理

DKA患者病情危重,可以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常伴有抑郁、烦躁、悲观等情绪,作为护理人员,要耐心疏导,向患者解释其病情及治疗意义,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帮助其积极配合治疗和自我管理[5]。因为DKA是可以预防的,要指导患者掌握酮症酸中毒的相关预防知识,引起患者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综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7 加强健康宣教

本组1例糖尿病患者,2010年曾因DKA并发昏迷,经抢救成功,但出院后仍不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常食肥甘厚腻之品,并自行中断胰岛素注射,导致再次发病住院。因此,要指导患者出院后学习自我管理,每周监测血糖1次或随时监测,严格控制饮食,进食粗纤维食物多食新鲜蔬菜,适量吃水果。定时注射胰岛素,不要自行中断治疗。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和使用血糖仪。病情容许,可适当远动,选择餐后2 h运动为宜,运动时间在20~30 min。责任护士加强院后随访指导,建立个人管理档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定期门诊随访,防止DKA发生。

4 讨论

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病情危重,表现为口渴、多饮、乏力、恶心、呕吐等,昏迷者伴有呼吸深快、呼气烂苹果味,护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要求护士要具有糖尿病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具有严密观察病情的能力,精心护理,把握好补液、胰岛素、葡萄糖及补钾的速度,密切监测血糖及生化指标,同时积极防治诱因和并发症。对昏迷重患者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预防压疮。加强健康教育的宣教与指导,是抢救和护理DKA患者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 杨林霞,梁雪芳,王颖.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0 例整体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 2013,19(5):93.

[2]刘建国,张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探讨[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6(4):42.

[3]陆金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89.

[4]王会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2):16.

[5]翁丽娟,陈涛英,张亮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76.

(收稿日期:2013-07-27) (编辑:郎威)

上一篇:请与一个胖子相恩爱 下一篇:布洛芬栓塞肛与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小儿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