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08-22 05:37:01

23例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3例大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动脉栓塞术治疗,另选取同期25例大出血患者作对照组实施动脉结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与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较短,止血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急性大出血采用脉栓塞术具有更理想的临床止血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临床治疗

产后急性大出血是妇产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引发诱因较多且通常并非单一因素诱发,如不能及时予以止血治疗不仅对孕产妇的机体健康造成伤害更可能导致产妇失去再次生育能力,甚至对其生命安全形成直接的威胁,这也是产妇临床上主要致死原因之一[1]。本文作者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部分急性大出血患者分别应用动脉栓塞术与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急性大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动脉栓塞术治疗,包括10例妇科患者与13例产科患者,年龄在20~46岁之间;另选取同期25例大出血患者作对照组实施动脉结扎术治疗,包括11例妇科患者与14例产科患者,年龄在21~43岁之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实验室实施动脉栓塞术治疗,麻醉消毒后实施股动脉穿刺,在DSA仪透视引导下,将导管插入左右髂内动脉,并通过泛影葡胺对具体出血部位的明确显示调整导管使其位于出血部位处,注入包含明胶海绵颗粒的栓塞剂以及造影剂,栓塞后通过造影进行反复观察,确定栓塞成功后拔管、加压包扎。

对照组实施动脉结扎术,子宫下段旁侧的体表处查及子宫动脉,使用肠线、圆针对子宫动脉进行结扎,进针处为子宫前壁、出针处为子宫后壁紧邻阔韧带处,其进针深度需超过2/3子宫肌层厚度;或通过髂总动脉找到内外分动脉的分支处,将髂内动脉从此处游离结扎。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并统计有效止血率,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与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较短,止血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讨论

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是临床较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情极为严重,一旦发生可在短时间内流产量即可达到1000ml,同时可因流血过多而产生休克、感染或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对患者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形成较大威胁[2]。急性大出血在妇科临床上可由较大创伤、肿瘤、凝血障碍等原因引起,而在产科则多为产后大出血,引起该病的诱因较多且复杂,临床上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诱因进行排查。

动脉栓塞术则属于临床上新型的介入性治疗方式,通过对患者局部动脉压进行加压以提高血凝程度,并通过栓塞剂的介入应用加快血栓的形成,使靶动脉被血栓完全阻塞,中止髂内动脉全程的血流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进而达到止血目的,其止血效果确切、快速,目标性较强,对患者无关组织损伤极小[3]。

本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与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较短,止血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实施动脉栓塞术具有更理想的临床止血效果,能够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参考文献:

[1] 杨学荣,刘晓芳,秦伟等.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2,33(2):230-231.

[2] 孟祥志,文秀芬.髂内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在妇产科出血中早期和晚期应用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24):3784-3785.

[3] 郁燕梅.妇产科急性大出血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分析[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6):120-120.

上一篇:急诊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87例报告) 下一篇:10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对策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