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兴趣的翅膀 遨游汉字的殿堂

时间:2022-08-22 05:07:59

插上兴趣的翅膀 遨游汉字的殿堂

摘要: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特点的不同,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尤其是低年级应采用游戏、猜谜、字的组合、联想、认一认“同类家族”中的成员等多种识字方法,使儿童喜闻乐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预习中“愿”学;在教学中“乐”学,爱学;在课外识字盛宴中,让识字锦上添花,构建丰盛的识字乐园。

关键词:兴趣;桥梁;情境;识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50-02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那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让兴趣架起预习的桥梁,让学生“愿”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与家长长期达成共识,通过飞信联系方式,在每节新课前,要求学生都要充分预习。

在家里,首先要求学生能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其次用圆圈在文中圈出“我会认”的生字并找朋友读读,再在文中标出各个自然段,然后家长与学生一起做做各种有趣的生字卡片后能一一认读。最后通读全文,能把课文读通读顺。在预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家长们都能给孩子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孩子们能品尝到更多的成功与快乐。比如:学生预习完每一个环节,都可让家长奖励“小红花”、“盖印章”或语言上的赞美。或在孩子预习完之后,与孩子一起玩游戏、讲故事等等。别小瞧这些“小礼物”,学生们可喜欢得不得了,第二天同学们就会纷纷告诉老师,分享他们预习后的快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校,老师也可以通过检查的方式给有预习的小朋友奖励“小礼物”。这种做法,不但能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让他们觉得预习是一件很好玩、很快乐、很荣耀的事。由于充分的预习,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样让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进一步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激活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

1、形象识字法

“形象识字法”就是结合组成生字的各部分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再分析出的鲜活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 “笔”字。我首先问学生,古人用什么笔写字?--“毛笔”;毛笔的笔杆是什么做的?--竹子,所以“笔”字的上面是“竹字头”;毛笔的笔头是用什么做的?--动物的毛,所以“笔”字的下面是个“毛”字。

2、对比识字法

“对比识字法”就是把多个字形相近的字联系起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不同之外在对比中区分字形,巩固识字质量。

例如,“睛”、“晴”这两个字如果独立来记,字形不仅繁而且几个字学生又常记混。当学这几字中的某一个,我就把以前曾学过的另几个都列出来,让学生认真对比,找出相同之处,比较其不同之处。这样整个字就化繁为简,只需记住不同的部首来辩析字义,用起来便不会出错。

3、情景识字法

“情景识字法”就是把字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

例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记混的字时,我为这两个字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泼”,当你洗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波”,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

4、拓展识字法

“拓展识字法”就是利用相同偏旁来记忆同类的一组生字。

例如学了“门”字框,就可以让学生找出学过的带“门”字框的字,如“闭、问、闲、间、闹、闷、阔”等等。以后再学到新的带“门”字框的字时,便把这些字都拉出反复地进行复习。这样,以相同的偏旁为工具,来同时学习或复习一组生字,就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质量。

5、编歌谣识字法

“编歌谣识字法”就是根据字形特点,编一些上口易记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识字。

我在教学中,就自编了许多这样的口诀。如算”字。我编的口诀是“上边用笔算,中间用眼看,下边不要弄错了。”这既体现了“算”的上中下结构,又体现出上边是“笔”的上半部,中间是“目”,下边是“弄”的下半部。同时又使学生在学“算”的同时复习了“笔”、“目”、“弄”三字,增强了系列记忆字的习惯。

除了以上的识字法之外,还有很多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了许多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讲一讲、画一画、比一比、换一换、找朋友等等的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或分小组学习生字。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还让学习生字成为了种乐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

6、多表扬鼓励,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比如课堂纪律,老师一说谁坐得很好,马上就有很多学生学着坐,而且坐得很好。在教学中,更是如此,以表扬为主。学生回答得好了,我就微笑地对他说“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你读得真好”、“你真聪明”……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对表现好的学生我有时还会给他们奖些小礼物,如:精致的小卡片、小贴纸,小红花等等,他们都喜欢得不得了,个个课堂齐争奖,于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就更浓、更高涨了。在课堂上坚持长期正面的表扬激励,对于学生形成一种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更是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构建识字乐园

在《识字加油站》中,我安排学生课后自制“识字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课外阅读中自主识字,如:在大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在家里识字、读对联识字或是读儿歌、看动画片、玩电脑、逛商店、路边的招牌广告等等,皆可随机应变融入识字中。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都是识字的好地方。让孩子们主动地、有趣地和新字交朋友。最后并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然后我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成果。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识字教学,学生已认识了不少字。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的字,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在课外阅读课中,我向学生推荐相应的有趣的拼音读物,如《安生徒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少儿版《十万个为什么》等,这样,学生由点到面扩大了课本的识字量,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总之,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让他们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上一篇:“小组评改”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