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动作慢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8-22 04:41:54

低年级学生动作慢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摘要:慢,在低年级学生中,已不是个别现象。克服慢的方法,通过竞技游戏、计时阅读、计时记忆、计时答题、计时劳动让孩子体验速度,从而养成好的习惯。

关键词:动作慢;原因措施;协调性;时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38-01

经常听家长向我反映:"我家孩子在家一直都很乖,但她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起床要半小时,吃饭要半小时,上个厕所还要半小时,这样浪费时间,尽管我一直催促她'快一点,快一点',但仍起不到效果,有时甚至对她发火都无动于衷,引来的只是她更慢的速度"。再看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上课拿书慢,上课写字慢。看来:慢,在低年级学生中,已不是个别现象。

低年级学生动作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得知:

1.协调性差

当今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不但伙伴少,而且多数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存在过分保护的问题,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蹦跳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破坏,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出现感觉统合障碍。加之孩子视觉宽度小,造成手眼不协调,看一个字写一个字,这样就耽搁了很多时间。

2.思维和手不能同步

由于孩子思维比较快,但是写得较慢,所以就经常写错、漏字、跳字,甚至串行,发现错误后,又擦又改,怎能不慢?

3.抗干扰能力差

这部分孩子总是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易受他人的影响,只要周围发生了事情,注意力马上就转移了。

4.心理对抗――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这是一种主观的慢,很多孩子属于这种类型。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能做完学校的家庭作业后,再多做一些题目,能够考到前几名。所以每天加了很多"妈妈作业"。而现在的孩子大多精灵古怪,你要他快点写吧,他却说:"我为什么要快点写?写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写完了老师的作业,我还要写妈妈的作业,写完妈妈布置的作业,爸爸又要布置作业了。总之,没有玩的时间,还不如慢点写。"

5.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老师或家长对孩子教导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方式方法,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想写作业,时间长了欠下不少的学习债,基础知识自然跟不上,做作业时对题目的解答很生疏,甚至无从提笔。也肯定出现慢。

6.时间观念差

现在部分孩子不是时间的主人,而是时间的奴隶。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而是父母扮演了一个小闹钟的角色:"该写作业了"到"别看电视了"。每天晚上很多家里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长总是这样替孩子安排时间。孩子当然不用自己操心去怎么安排时间了,也就很难有时间观念。

7.依懒性强

有些家长常常感到与其让孩子去做,还不如自己做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小学生锻炼的机会。因为他自己需要做的事太少了,当孩子需要自己做事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尽快完成了。并且小学生也会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逐渐变得散漫起来。

面对这些动作慢的孩子,到底应采取哪些措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直接了当告诉孩子:你动作慢的原因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解决,让你变成一个勇敢、上进、有能力、让别的小朋友又羡慕又崇拜的孩子,你愿意吗?

(2)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

(3)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要想让孩子改变动作慢的毛病,不能靠大嗓门,更不能打骂。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树立时间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是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珍惜时间取得的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孩子,还可以在墙上贴上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总之,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让孩子明白做事要讲究效率。

(4)增加计时性活动。从孩子的实际表现出发,增加计时性活动是可行的方法。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设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地进行。孩子做事,家长为她计时,告诉并夸奖她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跟孩子一起进行计时阅读、计时记忆、计时答题、计时劳动的小竞赛,让孩子体验速度。规定作业或看书时间,完成任务后再吃饭或干别的,完不成只能等待完成后再说,时间久了,让孩子自然形成习惯。

(5)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 长期被说成"慢",孩子会认为自己每次的学习时间都很漫长,自然而然地出现太多的"小插曲":发呆、玩橡皮、上厕所、喝水等。在家里,家长要有意识地表扬她,并告诉她,你可以"快"起来,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做事慢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

(6)利用"速度测定法",感受"我可以快"。 记录单位时间里(如5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题目。然后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结果肯定会使孩子惊讶:我能这么快完成呀!并且让她认识到"快得值得"。

(7)任务适度,留有空闲。 孩子天玩,布置任务时要适度,告诉孩子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去玩(但必须保证质量)。让他们看到玩的曙光。同时要多激励,少催促。如考试前老师或家长可以这样激励:"如果考试时你更快一点儿,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检查。"孩子受到正面的激励,就会在下次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8)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 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9)硬性规定迫使他快。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10)告诉孩子做事要有条理。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总之,克服坏习惯就能养成好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克服坏习惯--特别是做事动作慢需要持之以恒。

上一篇:别理我,烦着呢 下一篇:大师们收到的退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