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下“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探讨

时间:2022-08-22 04:00:54

项目驱动下“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探讨

[摘 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金工实训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采用项目驱动下的模块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岗位和职业素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项目驱动; 金工实训; 教学探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7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108- 01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金工实训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也是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奠基课程和必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和训练,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机械加工的基本能力。目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金工实训教材和采用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沿用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过多,实操实践偏少,或者实践教学仅仅是为了简单对学生训练,与企业的结合不紧密,不能采用现代工厂加工的典型产品安排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从而造成学生所学和企业所用之间的脱节。

1 开展企业调研,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训室的建设

金工实训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平台课,不同的专业方向对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汽车类专业需要更多的焊工实习、钣金工实习,模具专业则偏重车工实习、铣工实习、钳工实习,为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展行业、企业调研。

(1) 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针对各专业的金工实训教学中存在“学院式”的影子,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首先在进行大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水平,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相应地在实训模式和实训方法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分析和确定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按企业的岗位群制订教学计划,围绕所确定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出校本课程。

(2) 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加强金工实训工作。良好的实训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加强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挖掘潜力,提高实习设备利用率,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实行等级制考核。

(3) 探索合作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实训基地模式。在实训过程中,始终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保证学生专业技能的迅速提升,收到应有的训练效果[1]。首先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生产任务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校内实训时就能为企业进行简单的配套生产,使实习和企业生产有机结合;其次可以将学生有计划地分配到企业开展实训,在将学生分派到企业之前,一定要确定合理的实训任务和考核方式,使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企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引进典型项目,实施模块化教学

充分应用高职学院在探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使内容涵盖相关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较好地处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切实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教材的先进性,补充编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内容,以期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之间的距离。以相关企业实际加工的典型零件为案例,尽量采用以图代文的编写形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金工实训根据教学内容分为车削实习、铣削实习、钳工实习、焊工实习、钣金工实习等五个模块[2],汽车维修、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不同专业在学习时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有所不同,为使不同专业对该课程的学习有所侧重,对每一个模块的实训内容进行仔细研究,使每个实训模块都有一个典型教学项目,如:钳工实习模块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手锤的制作,车削实习要完成一件车削圆柱体,铣削实习的实习项目为铣削V型架[3]。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和典型实训项目的确定,明确了学生学习的目标,避免了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模式,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金工实训应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两个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学习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企业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采用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金工实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加教案的课堂教学方法,则无法培养学生的技能,不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岗位和职业素养,因此应该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实施任务驱动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要根据每天的教学安排,制定生产任务和工艺卡,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从点滴小事开始,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金工实训的教学内容模块化,通过行业和企业调研,在每个模块开展任务驱动下的项目教学,实施校企合作下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对学生机械加工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乔西铭. 试论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 高琪. 金工实能力训练项目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沈晓蕾. 金工实训与考证[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上一篇:基于SQL的数据库性能优化分析 下一篇:绩效预算管理在江苏省体育局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