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安主要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的翻译

时间:2022-08-22 01:05:04

论西安主要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的翻译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这一公示语的翻译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的调查小组对西安主要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的翻译开展了研究分析,发现这类公示语翻译的中存在着中式翻译等等许多问题。同时,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进一步完善规范景点名称和讲解内容的译文,从而促进西安旅游产业的更大发展。

【关键词】景点名称 讲解内容 公示语 翻译问题 应对策略

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都属于公示语这一范畴,“公示语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热衷于旅游。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到中国进行旅游。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西安也渐渐敞开她的胸怀,喜迎八方来宾,旅游业已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也带动了交通、餐饮等行业的相应发展。西安的各大主要景点和讲解内容的翻译极大地方便了外国游客,促进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但与此同时,本文作者及调查研究小组发现大雁塔、汉阳陵、华山、兵马俑等的翻译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拼写不规范、中式翻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外国游客对景点的了解。本文结合公示语的特点,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有助于西安主要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的翻译。

一、公示语

(1)公示语的定义。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显示、警示、解释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研究翻译的重点是公示、服务海外旅游者、常驻外籍人士等,涉及食、宿、行、游、购、娱行为与需求的文字信息内容。

(2)公示语的功能分类。公示语的应用功能特色体现在城市、旅游景点、文博场馆的方方面面。公示语在其实际应用中具有8类突出的功能,分别为指示类、提示类、限制类、强制类、解说类、教育类、管理类、推广类。

(3)公示语翻译的原则。在德国学者弗米尔的翻译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时应遵循三大原则------目的原则、忠实性原则、连贯性原则。

就公示语翻译而言,著名翻译学者丁衡祁教授提出了“简洁、规范、统一、醒目和方便”的翻译标准。上海市公共场所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应遵循“信息准确、行文简练、语法规范”的原则,力求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精确的信息的标准。

二、西安主要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的翻译翻译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拼写不规范及对策

公示语的翻译应该统一、规范,但在调查中却发现一个景点出现多种译法。例如以奇险著称于世的华山,有的译为“huashan mountain”,也有的译为“hua mountain”。其中前者采用的是音译法与注释性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后者采用的是直译法。再如大雁塔就有三种译法,第一种景区译为“dayanta pagoda”,采用音译法与注释性翻译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种The Dayan Pagoda出自《梦回西安》一书,采用的是直译法。第三种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出自《陕西英语导游》一书,采用的是意译法。无论译员采用的是哪种译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外国游客对西安的历史文化背景根本不了解,也看不懂汉语拼音,那么当外国游客看到这多个翻译,会以为是几个不同的景点,事实上都是同一个景点。因此作为译员一定要懂得公示语翻译的原则,争取做到“简洁、规范、统一、醒目和方便”,这样才能做到字里行间的传神达意,满足外国游客美的享受。

(二)注释性增译问题及对策

注释性增译是指对原文中一些带有原语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在译文中适当阐释甚至加注以明确原义,以免译文读者误解甚至不解,做到内外有别。如在分析调查汉阳陵解说词时,在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发现了这类翻译现象如:房屋形陶仓陪葬墓园出土(A house-designed pottery storage unearthed from the accompanying graveyard)从整体来看翻译做到了字数甚至是内容上的对等,这种纯粹是为了翻译而翻译,没有任何意义。游客对该文物的出土地并不感兴趣,而且这也没有任何价值。如果外国游客对其造型、质地产生疑惑,为什么要建成房屋形,为何是陶制。因此在翻译时应对该文物的建造背景加以解释,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像这类翻译还有很多,如:塑衣式跽坐拱手俑陪葬墓园出土(kneeling pottery maid in the gesture of salutation unearthed from the accompanying graveyard)。如在翻译时对其姿势加以解释,会使游客更好的了解。这样更能加深中外游客对文物的认知,甚至是对西汉文化的了解。相比之下碑林的翻译更胜一筹,其译文不仅对墓碑的诗文加以讲解,还对其创作背景、书法加以分析评价。

(三)中式翻译问题

在使用英语时,由于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这是在中国人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近年来中式英语(Chinglish)不断抬头,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很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在景点翻译中也不乏这类翻译。如“请您带好随身物品”被译成please take good personal luggage。中式英语实际是利用字母杂合而成的一些符号,缺乏规范性,自然也就难以达意。语无伦次的字母堆积是不可能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提供高感性、高精准信息服务的。因此在景点翻译中要抵制中式英语,要运用简洁、清晰、准确的文字,严谨、简练、规范的形式,为公众和旅游者提供更加深入和周全的信息服务,以达到翻译的目的。

以上三种问题是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在此论文中进行了简单的罗列与分析,还有许多问题尚未提及,如语法问题、用词不当问题。总而言之,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公示语的翻译工作不可忽视。而这类问题解决的重点在于翻译工作者。景区的工作人员在对景点进行翻译时首先要明白译文的目的,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因此译文语言表达必须准确、通俗、明了、富有吸引力,能雅俗共赏,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其次,翻译时工作人员要有跨文化交际意识,要顾及译文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心理,尽量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后翻译工作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在翻译期间要避免语法问题、中式英语、措辞不当等问题的出现。这才是重中之重。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以重视。例如市旅游局应加大对景区的指导工作,不仅仅在景区、景点的运营、盈利方面,还应注重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的公示语的翻译工作。最后景区还可以集思广益,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从中可获取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论

西安这要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这类公式语的翻译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大多都是译员未能掌握公示语翻译的原则,才导致多种翻译问题的出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译员一定要掌握翻译的理论知识,如公示语翻译原则、翻译的目的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等,再者译员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如果一个景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公示语不完善,可想其公共信息服务系统还有很多漏洞。那么这个国家再“发展”,这座城市在“发达”,也不具备文化生命活力。总之,在西安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西安这要景点名称及讲解内容这类公式语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当得到大力的支持。希望本文讨论的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进一步完善规范景点名称和讲解内容的译文,从而促进西安旅游产业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教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基于思科packet tracer的DHCP实验环境的构建 下一篇: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简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