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8-22 12:46:41

597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摘 要:目的 了解县级医疗机构感染现患率和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统一培训各科室院感控制小组成员,采用1天的时间分别对科室的住院病人进行床旁询问病史和查看病历相结合的办法,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住院患者600例,实查597例;实查率为99.5%;发生医院感染33例,感染率5.5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48.48%;icu为高发科室;检出细菌17株;抗生素使用率68.34%。结论 对感染高发科室需要重点监控,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床旁基础护理,病室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品,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11年9月19日对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率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 本次调查2011年9月19日0.00-24点住院患者

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患者,不包括当日入院患者,共计600例,实查597例,实查率99.5%。

1.2 调查方法 院感科负责实施全院调查工作,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院感科培训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质管小组人员。主任、护士长分别再培训该科的管床医师和护士。由主管医师对所管患者逐一填写统一印制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表,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进行床旁调查并与住院历相结合的方式法。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科室的分布 本次调查住院患者600例,实际调查597例,实查率为99.5%。其中年龄最小3min,最大89岁,发生医院感染3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5.50%。科室感染率最高为icu,其它依次为神经外科、骨科、呼吸肾病科等。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我院医院感染部位居首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占48.48%,其它依次为切口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口腔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见表2.

2.3 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33例中医院感染病例中,病原菌送检17例,送检率51.52%。分离出病原菌17株,前三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3株、大肠埃希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见表3。

2.4 抗菌药物的应用 本次调查住院患者600例,408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68%,与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提出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有一定差距。其中治疗用药占41.67%,预防用药占43.87%,治疗加预防用药14.46%。一、二、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5.44%、29.66%、4.90。

表1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3 讨 论

3.1 医院感染现患率及高发科室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50%,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全国发病率与横断面调查相比较,亦基本一致。但略高于张建勇等[1]报道,2003—2007年综合医院感染现患率平均为5.36%,与我院2010年同期比上升了1.14%。这与我院2011年住院病人增加,手术台次增加有很大关系。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与去年同期比差别不大,分别是icu、神经外科、骨科。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年老基础疾病复杂、侵入性操作多、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吸痰等操作有关。神经外科收治的病人大部分为颅脑外伤,急诊手术多、术前准备不充分、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加之病人多,病情危重陪护多,导致空气污染严重,也与医务人员工作繁忙、洗手率低等多种因素有关。骨科的感染跃居第三位,与骨科床位增加、收治的病人增加、大手术患者较多、住院时间长有关,其他因素与神经外科相似。提示对感染高发的科室应重点加强监控,icu、神经外科需列为本院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重点科室,应加强病房内空气的流通、消毒,保持病室内外以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严格控制陪护,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意识,大力开展手卫生活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或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等预防控制措施。

3.2 医院感染部位 本次调查结果,感染部位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48.48%),与研究报道一致[2],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长期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较长、患者免疫力低下、基础护理不到位、医务人员手卫生差等有关。应对下呼吸道感染高发科室进行重点监测。

3.3 医院感染病原菌 本次调查分离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7株,以革兰阴性杆菌较多占64.70%,与资料报道,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约占60%吻合[3],主要见于肺炎克雷伯菌3株、大肠埃希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此次调查亦发现,住院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为19.3%,低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之规定,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为51.51%,达到了国家规定的≥50%标准 。资料显示,我院还需进一步加强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3.4 抗菌药物应用 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34%,高于卫生部提出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抗菌药物使用以一联、二联为主,与相关报道相符。调查显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任然存在不规范用药的现象,如用药起点高、剂量大、疗程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43.87%,治疗加预防性用药占56.13%,加大了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并且细菌培养送检率较低为19.3%,说明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大部分为经验性用药,这可能与临床医生送检意识和检验时间较长、费用较高等因素有关。众所周知抗菌药物广泛应用、滥用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建勇,崔霞,戴冬梅,等.2003-2007年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261-2263.

[2] 徐欣欣,杨雪送,申玉玲,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16-1118.

[3]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355

上一篇:对230种口服药品用法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加强血站管理保障血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