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反应瓶化学实验论文

时间:2022-08-22 11:00:37

多用反应瓶化学实验论文

一、用作有毒物质反应及处理的实验教学

现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涉及到很多的有毒物质实验,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是其中之一。教科书中的实验装置很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极易把学生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操作和实验安全上,难以留下思考的空间。多用反应瓶使得装置简约化、操作简便化。如图5所示,注射器中盛有溴与苯的混合液,分液漏斗装有饱和Na2SO3洗液,一个小烧杯中装有少量铁屑,另一个小烧杯中盛满水。实验开始用针筒将溴和苯的混合液注入装铁屑的烧杯中,即可看到剧烈反应,并有红棕色蒸汽和白雾生成。当反应停止后,旋转橡皮塞,将分液漏斗中的饱和Na2SO3溶液加入到反应液中,以除去酸性残留物,最后将水和反应液倒入广口瓶中水洗,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油状的溴苯沉积在广口瓶底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HBr的生成,还可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污染不是化学造成的,化学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生活问题”的意识。

二、用作定量分析及理论探究的实验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很难给学生完美的解释,如硫在O2中燃烧,无论O2是否过量都生成SO2而不是SO3。那么,怎样解释酸雨形成时SO2被O2氧化呢?这类问题借助多用化学反应瓶设计实验,让学生去探究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图6-a所示,两个小烧杯中分别装有亚硫酸钠和二氧化锰固体,分液漏斗先后盛装浓硫酸和10%的H2O2,装置分别连接SO2和O2数字传感器各一只。实验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加入到盛亚硫酸钠的小烧杯中,待SO2传感器数字稳定后,记录SO2的体积分数,再旋转橡皮塞,用分液漏斗向盛二氧化锰的小烧杯中加入10%的H2O2,同时记录SO2与O2的体积分数变化。通过实验发现,SO2气体的体积分数随O2的产生而下降,而体系中O2的体积分数也呈现“先快上升后慢下降”的情况。这充分说明常温下反应SO2+O2葑催化剂SO3的存在。那么,又怎样解释硫在O2中燃烧没有SO3生成呢?教师引导学生将装置切换为图6-b后进行探究时就会发现,干燥SO2与O2混合后体积分数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水起到了催化作用。5.用作两个反应速率比较的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定性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如水、乙醇与钠反应,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等。如图7所示,将多用反应瓶用作水、乙醇与钠化学反应速率比较,效果良好。用注射器可以保证同时加入相同体积的水和乙醇,以消除多种变量对实验的影响。除此之外,多用反应瓶还可用来制备Fe(OH)2、多种气体按比例混合等实验,在此不再赘述。

三、多用反应瓶的实验教学价值

化学实验装置是实验设计的核心,也是实验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多用反应瓶不仅方便实验操作,而且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让化学实验教学从“僵化”走向“灵活”。1.让实验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受多种因素制约,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只能呈现验证性实验,导致实验教学目标只为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多用反应瓶实现了“一器多用”,有利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帮助学生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而形成求异思维。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而且还让学生产生了“探究兴趣”,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所获得的成就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让实验成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载体,从而让实验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目标走向多维目标的达成。2.让实验设计由“预设”走向“生成”。课本中的实验是经典的,也是预设的,这往往会让学生停留在记忆的层次上,实验就沦为帮助记忆的工具,很难实现用实验促进理解的教学功能。多用反应瓶的切换引入“一器多用”的思维方式,能刺激学生从一点发散到四面八方,突破思维定势,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可能结论,能让学生打破旧框框,由一个实验命题引发多种实验设计,让实验设计由“预设”走向“生成”。3.让实验学习由“接受”走向“探究”。当前,我们见到的很多实验课堂存在着“忙忙碌碌做实验,紧紧张张得结论”的现象,这是教师企图利用感官冲击力强化接受式学习的结果。要实现从“背实验、听化学、读化学”向“做实验、探究化学、感悟化学”的转变,多用反应瓶的可切换思维模式是一个有益尝试。只有坚持“做中有变、变中求新”,才能落实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王先锋 单位: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

上一篇:课堂互动初中化学论文 下一篇:木桶短板定律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