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与烘托在诗歌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2 10:51:39

渲染与烘托在诗歌中的作用

摘要:渲染与烘托一般用于诗歌中,一般情况下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关键词:渲染;烘托;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69-01

在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学习中,学生对渲染和烘托手法总是辨析不清。

其实,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例如元代白 《余杭四月》: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山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诗的颔联就用了渲染手法。描写绿树上挂着红樱桃,红艳欲滴,青豆配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满眼的绿草铺成垫子一般,白鹅在上面嬉戏。诗人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了生命勃发的气息,一幅余杭四月乡间清新独特的风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再如贺铸《青玉案》结尾两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风絮,满天的梅雨渲染闲愁之浓之深。

烘托也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画色彩在物象的轮廓 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了周围环境的寂静,说明听众完全沉浸在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从侧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从而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那么,如何区分渲染和烘托手法呢?如前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最便宜的方法就是,看它对事物的描写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比如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诗人登高所见:天高气爽,风声呼呼,江渚清水环绕。在山青沙白的背景上,群鸟飞翔。诗人通过6个镜头写秋天的肃杀苍凉,风急天高,猿啸,诸清沙白……这些描写对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都是正面描写。所以这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渲染。再看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篇。

正清樽斟泼醅 ,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可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这首小令的前四句写景就是正面描写: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绚丽多彩。泉水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渲染了一幅多么美丽的秋景,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支撑。

而汉乐府《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描写,则是从侧面把秦罗敷的美烘托得淋漓尽致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见了美丽的罗敷 ,行者下担,少年脱帽,耕者停下手里的农活。这里作者通过行者、少年、耕者的反应,把罗敷烘托的美丽非凡。

白居易《夜雪》同样用了烘托的手法。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从三方面写夜雪。“已讶衾枕冷”,通过“冷”不仅突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冷”写雪,“讶”也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复见窗户明”从视觉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户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雪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光亮。这两句句句写人,却处处突出夜雪。“时闻折竹声”,从听觉来写,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技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 彻夜无眠。这不只是因为“衾枕冷”而已,同时透露出诗人谪居江洲时心情的孤寂。诗中对夜雪的描写,就是侧面描写,也就是用了烘托手法。

上一篇: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