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探究

时间:2022-08-22 10:20:43

当代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探究

摘 要: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思想是西方发达国家确定的理论,对我国城市规划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可以保障公民的各项民利,增强了规划的合法性,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民主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思想是西方国家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理论。城市规划不仅能够提高政府对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更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的物质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涉及到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需要进行合理协调,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要求主导城市规划。因此,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不仅是政治民主化强化的过程,也能够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一、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积极探索和实践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并建立了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国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家整体上的公众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

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意识不足

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我国政治领域缺乏民主参与思想,我国广大市民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意识不强,即使是参与者也仅仅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其他目的,而不是主观上的积极主动参与城市规划。目前,我国政府在城市规划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政府没有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提供引导机会和参与渠道,导致原本参与意识不足的公众对城市规划的态度更为冷漠。此外,公众通常都是分散的参与个体,自身掌握的信息有限,而且不精确,缺乏城市规划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政府也不愿意让公众参与进来,从而增加规划的难度和障碍。要想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意识,就必须转变政府对公众参与规划的态度,提供有效的参与渠道。

2、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机制不健全

西方发达国家最先建立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度,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程度比较高,而且城市规划比较合理。但是我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容乐观,我国民主化和城市化进程起步晚,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也是近些年才融入我国,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确立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制度,没有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城市规划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公众参与体系与机制。公众参与规划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保障和组织公证参与规划的机构,可操作性不强。

3、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有效性不足

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具体方式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公众参与规划缺乏程序上的保障,参与渠道不足,参与方式也比较简单有限,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高,政府也没有及时地将公众意见纳入到城市规划之中,没有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整体看来,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有效性不足。

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转变观念

我国应该转变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向公众普及公众参与的观念和公众参与方面的教育,加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政府应该让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规划,将公众参与真正纳入到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明确公众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公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维护市民和合法权益。当然,政府还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增强公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公众参与知识,让公证了解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进行适当的规划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技能。

2、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公众参与规划的规范化制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也没有程序方面的保障。我国应该积极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形成制度规范,让公众能够依法按照程序参与城市规划。

首先,政府应该完善信息公开与咨询制度,让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政府城市规划的相关信息,建立规划信息咨询制度,由专门人员为公众提供咨询和服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推动公众真正参与城市规划。

其次,政府应该完善听证制度,保证听证过程的公开与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公开听证的内容,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众能够阐明利益诉求。

最后,建立规划监督制度,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公众也应该自觉建立独立的专门机构对政府城市规划进行监督和制约,保证规划的公平与公正,从而真正实现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效果。

3、发挥沟通中介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政府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应该推动非政府组织在公众参与规划中的积极作用,注重组织的公益性,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城市规划作出应有的贡献。当然,大众媒体也应该发挥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向公众广泛传播社会信息,促使政府提高城市规划的公正和透明度,如实报道规划事实,帮助群众化解规划纠纷,将公众的意见及时向政府反馈,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换,提高对政府的监督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年版.

[3]丁 玲.《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载《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21卷第3期.

[4]陈志诚,曹荣林,朱兴平.《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借鉴》,载《城市问题》,2003 年第 5 期.

上一篇:浅谈道路工程施工及管理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