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对专业与非专业大学生自信心影响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22 10:20:40

篮球运动对专业与非专业大学生自信心影响的调查分析

摘 要 本文论述了运动对大学生自信心有怎样的影响,以及篮球这个项目是否能作为改变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之一 。

关键词 篮球运动 大学生 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Basketball on the 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impact of movement to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and whether basketball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change the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 basketball;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大学生拥有自信是关键。自信是一种动力,推动大学生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自信是一洲新绿,散发着勃勃生机;自信是一面风帆,鼓励理想之舟抵达胜利的彼岸。

产生自信心,是指不断地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产生自信心后,无论你面前的困难多大,你面对的竞争多强,你总感到轻松平静。当你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得到成功的滋味。

自信心能使篮球选手信赖自己,并使篮球选手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既定的工作或目标,了解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和自信心,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本文研究并抽取临沂大学2010级篮球专业与非篮球专业学生各40名,其中男同学40名(包含专业和非专业),女性40名(包含专业与非专业),共计80人,平均年龄22.31岁,进行问卷调查研究。

在问卷回收后,采用了平均值,标准差,样本T检验法进行研究,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版本的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以%Z=0.5为显著水平进行统计检验。

1 不同级别受试者分组统计及t-检验结果

以上数据都是用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进行的数据分析,根据给定的α=0.05,自由度n'=40-1=39,查t值表(双侧),得t0.05/2(39)=2.023和t0.01/2(39)=2.708。第一组专业男学生与女学生比较,|t|=2.037 > t0.05/2(39)=2.023,P < 0.05,差异显著,原假设不成立。第二组非专业男学生与非专业女学生比较,|t|=2.152> t0.05/2(39)=2.023,P < 0.05,和第一组一样,差异显著,原假设⑵不成立。第三组专业男学生与非专业男学生比较,|t|=2.824> t0.01/2(39)=2.708,P < 0.01,差异非常显著,否定原假设。

2 自信心各维度的统计结果

研究组别之间自信心高低,及他们自信心各个维度之间的比较结果:

表2结果可见,大学生整体的自信心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比较全面、深刻,对自我身体的评价也比较高。篮球自信心的提高使学生在身体状态和运动感受方面的评价都变得更为积极,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意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大学生身体自尊观点的塑造与学校体育教学观点的转变是分不开。

3 篮球专业与非专业自信心分析

影响篮球运动自信心不足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非专业大学生加强业务训练,多掌握篮球规则,充分相信自己在临场中的判断力,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调整好自己的兴奋程度,就能保证非篮球专业大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得到提高。

4 篮球运动与性别自信心分析

许多研究都认为,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少的自信心。即任务有男性倾向时,女性比男性缺乏自信,男性化任务越多,自信性别差异越大:而在女性化任务上男性比女性更缺少自信。

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的结果和之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一致。男大学生的自信心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说明男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高于女大学生。

5 自信心维度与性别的分析

从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结果来看,在运动自信心来源的“展示能力”因素有显著差异,显示篮球专业大学生较着重于胜利与击败对手。Mccornilck(2000)研究显示性别在“展示能力”、“身体自我呈现”及“情境有利”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 何建德.女子篮球选手目标取向运动员训练能力与运动自信心来源之相关研究[J].大专体育学刊,2004.6(1):109-120.

[2] 叶碧莲.教练知觉动机气候与选手知觉动机气候之一致性对选手目标取向自信心来源的影响:以社会甲组女子篮球队为例[J].大专体育学刊,2005.7(3):141-150.

[3] 丛湖平.体育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0-103.

[4] 张力为,毛忐雄主编.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9-158.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探究式的物理课... 下一篇:教学探索——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