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精彩 读出收获

时间:2022-08-22 10:11:5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净化学生的心理,提升阅读能力。利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展开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准确地捕捉文章主题,有效地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知识点;也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尝试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增加阅读实践,进而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概述以及优势

(一)主体阅读教学模式的概述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形式,即综合考虑所学单元组课文的特点,确立一个主题思想,将教材中的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主题思想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内阅读能紧扣主题,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的内涵及表达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将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从中收获到相应知识及益处,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二)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设计新型的课堂模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前,都会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预习或阅读,再拟订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并解Q问题。而这样的形式容易对学生的思维形成控制,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甚至还会对学生自主阅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效地利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其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应该运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教师应该根据课本上的阅读内容,结合相关主题,再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课外阅读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来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活动,如,竞赛式阅读教学、辩论式阅读教学、游戏式阅读教学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整体素养的良好发展。

最后,主题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现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完一整本书,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文化素养。但是有些小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只要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对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掌握文章内容以及知识点。这样的做法易导致学生在阅读时只是依赖教师的帮助,欠缺主动的思考能力,难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甚至还会给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有效运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相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真正做到多读书、读好书、读完整本书,在阅读中读出精彩、读出收获,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阅读主题,扩大阅读视野,促进理解与感悟

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中,主题是很突出的要素。所谓的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可以涵盖语文教材中某一单元的阅读内容,也可以包括文章当中的价值观、具体特点以及表达的风格等。主题拟订之后,在课文的教学中,围绕主题展开教学,然后根据主题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也能激发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例如,《我长大了一岁》这篇文章是关于“成长”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本篇文章只能学习到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无法有效促进整体能力的提升。而采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就要根据“成长”这一主题为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如《孟母三迁》《傅雷家书》等,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有关“成长”的故事,进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长大了一岁”的主题。另外,通过让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生自然能运用在《我长大了一岁》课堂教学中所接触或掌握的阅读方法,这样就会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也增加了阅读量,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扩大了阅读视野,陶冶了情操。

(二)利用阅读主题,增加阅读实践,提升阅读能力

实施主题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关键。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要渗透相应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对所渗透的阅读方法有所领会、有所实践。然后,引导学生在根据主题进行的课外阅读中,自觉地运用在课内学习中所接触的阅读方法。通过反复的阅读实践,形成阅读能力。当然,整个过程要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注重方法的引导,并利用评价,矫正与促进学生发展。这样,通过课内外的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文章内容,对主题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教学《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前,让学生找一些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或文章,让学生对主题有个初步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主题,并抓住文章的关键点,让学生通过理解关键点来理解文章。在学生对少年时代的诸葛亮的人物特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找到的诸葛亮的故事,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讲述中把握学生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出示教师所搜集的有关文章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点”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主题阅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抓住关键点阅读”的方法,提升了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如何进行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思想以及情感,读出收获、读出精彩,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这对促进学生未来健康稳定地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龙西小学)

上一篇:我国基础教育科研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下一篇:亲近巴金,沐浴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