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席桃李满桑梓德高身正为楷模

时间:2022-08-22 09:50:16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以至于仪表妆扮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教育实在是一项长期、平凡的工作,是一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师应该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自觉仿效。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塑造、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仪表永远得体、上课从不迟到、监考认真负责;谈话一定要从容淡定,要勇于承担责任,永远不要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多读书,多了解时事,多关注校园生活,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要有乐观的精神。孔子70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应该是我们教师追寻的高度。我们在说服学生的同时,也是在提高自己。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用我一腔关爱,换你健康成长

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可能是单一的,作为教师,也会承担一定的家庭角色,只有这时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爱生如子”的真正含义。每天看着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听着他们滔滔不绝地讲着每位教师带给他们或有趣、或新奇的知识,心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甚至也想当老师。我们应该想,每天会有多少父母在和他们的孩子分享学校带给他们的快乐,或者是焦虑孩子的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孩子们成长之路,牵动了多少带着期盼的父母心。于是工作中我们就应该坚持换位原则。与学生换位,想自己渴求怎样的待遇;与学生家长换位,若那出问题的孩子是自己的,自己会不会放弃。

教师的爱体现在尊重各种层次不一、表现不一的学生,不伤害不同学生的自尊心,赞赏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感伤着他们成长的苍凉,喜悦着他们取得的成就。引导他们体会人间大爱,只有如此才能教育出充满爱心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怀一颗感恩、悲悯之心。

三、在课堂学科教学中渗审美

美是通过感觉和视觉等感官传递于大脑的,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催化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与奥妙,自觉地、自主地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

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是熏陶感染,在时间、内容、方式上都寓于知识教学之中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积极地、有意识地抓住展现物理形式美的知识点。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都蕴含着神奇的美丽法则,为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内容。

从宏观的宇宙和天体运行,到微观的原子结构,都围绕核心运行这一规律的和谐;从磁体两极的吸引到电学正、负电荷的吸引与排斥,无不体现出自然规律的对称;在相对运动中教学中的实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所体现的韵律和意境;在热现象中,“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嗅觉;在光现象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色彩,都是自然界赋予物理的美学。

当物理老师把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理论性很强的物理、自然与美学、生活链接到一起的时候,物理教学是不是就会对学生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了呢?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才能有克服困难的动力,才能有钻研、探索的追求。学生在学习上孜孜以求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的德育工作也会事半功倍了呢?

四、积极建设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高中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世界观、价值观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可是枯燥的说教极容易引起他们的叛逆。所以,作为班主任,不但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同时自己也应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以此来感染学生。校园的各项活动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乐观顽强、不惧失败、包容大度等美好的意志品质。

校园文化的的各项活动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除了学习之外的才华,为他们树立了自信心,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这些活动也增加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增近了师生间的情感,为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上一篇:笔谈抒真情润物细无声 下一篇:教师的价值在于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