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强化工序管理对大颗粒尿素装置达产达效的作用

时间:2022-08-22 09:48:37

简析强化工序管理对大颗粒尿素装置达产达效的作用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浩良河镇,年生产合成氨18万吨、30万吨尿素。经广泛市场调研,科学论证,于2012年进行了大颗粒尿素装置改造,并实现了当年改造成功,当年投产生产出合格产品。在大颗粒尿素生产中,企业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贯穿于开车试生产及生产过程中,全过程,提高了成品质量、生产出了顾客满意产品,大颗粒尿素产品合格率始终保证了100%,受到用户好评,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积极加强岗位人员的全方位培训

“质量来自工序”。尿素车间充分认识到,虽然大颗粒装置生产装置由抽调的尿素车间各岗位人员组成,而且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总结了一些管理方法,但随着大颗粒装置的运行还属于新工艺,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主要原因有:①岗位人员对工序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不够,对其实质没有吃透;②在实际运行操作当中,执行比较浮浅,缺乏对实战经验;③对各设备的性能、关键参数还掌握不够熟练。在系统运行中出现异常时,达不到熟练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标装。针对以上原因,在生产部的协助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解决:

从提高质量管理认识上着手,结合企业管理体系以及7S管理工作,让岗位人员充分认识工序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

选派相关技术人员,对全体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系统讲解,以加强岗位人员对工序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将《大颗粒尿素装置规程》等资料下发到各个岗位,促进大家对工序管理知识的学习,并且结合在实际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判断异常的检验准则,来发现和分析问题,大家经常在一起探讨,以加深理解。

积极利用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相关政策,开展针对性培训,增加了该装置在工序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的题目,以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

二、按质量体系要求建立工序管理记录文件

工序管理控制点在运行前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管理性记录文件,这些管理性工艺记录文件必须能作为大颗粒尿素生产在实际运作中的指导、控制、检查和验收的记录,而且所有相关记录必须符合质量体系要求。在建立这些记录的过程中,结合本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本着重实效、突出重点、落实符合性的原则,先后经历了记录的整理、修改和完善等过程。整理出的管理性工艺文件主要包括:操作规程、岗位记录报表等。通过多次整理并与实际操作相比较,做好记录,终于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大颗粒装置操作规程》,达到了延长大颗粒装置运行周期的目的,并达到质量标准。

三、明确职责,理顺工序管理流程

为保证大颗粒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必须制定日常管理的流程,对工序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控制方法、设备、分析数据、记录等要进行综合管理,所以必须明确技术员、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保证尿素生产全过程的稳定,车间在生产部支持和指导下,对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制定了详细的分工。在试生产关键时期,生产部领导、车间领导和技术人员24小时跟随班作业。同时,将产品优等品率、合格率等指标严格考核,利用调度会进行通报。为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出来,在信息沟通和管理流程上,在车间内部形成中控操作人员、技术员、分管领导三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每天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加以解决;在出现产品质量波动时,严格执行调度汇报制度,由调度进行协调,减少不合格品率;出现疑难时,与主管部室联系来协助解决,从而稳定了尿素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过程控制

“质量来自过程控制”,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材料、设备、方法和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之处于被控状态,就能避免因系统性因素变异而发生异常,从而预防次品发生。结合尿素生产特点和现状,通过分析这五大因素,认为其中“人”和“设备”是影响尿素产品质量控制的主导因素,人员可靠才能保证设备可靠,设备可靠又能促进生产稳定。在生产管理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工序管理当中,在保证“人”和“设备”可靠方面,主要做了以下管理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调配班组人员,均衡各班组之间技术力量。同时先后选拔其他间表现突出的现场操作人员,补充到大颗粒尿素生产岗位学习,增加了岗位的人员储备力量,也激发了其他岗位人员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加强职工技能技术培训。通过每季度车间员工考试以及新来人员培训,来提高职工整体技术水平。在培训考试方式上,力求创新,将本装置近期发生的事故或工艺波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作为考题,来提高大家在异常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

将工序管理重心放在设备管理上。主要设备管理措施有:1、制定了尿素装置停车置换确认单,每次停车检修前严格执行确认单管理,履行各种票证手续,以保证检修所需要的条件;2、对关键设备大修后试车,制定了详细的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确认表,确保一次试车成功;3、坚持备车不过夜,以保证备车可靠;4、对检修比较频繁的设备,在操作中形成特级维护制度,增加巡检频次,避免损坏设备;5、平时日常管理中加强设备管理,特别是加强重点设备管理,定期更换油质。

重点加强产品关键指标控制。在尿素低负荷下,控制产品质量有一定难度。由于尿素试车初期,低负荷运行机会较多,为进一步规范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措施,紧紧抓住控制成品尿素中缩二脲、水分、尿素粒度3个重要指标,将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融化在过程控制中,减少工序管理点波动,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总之,我们通过大颗粒生产装置管理深刻体会到,搞好工序管理,是控制和提高大颗粒尿素成品质量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因此,工序管理工作不但要常抓不懈,还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提高工序管理的水平,为提高尿素的产品质量和降低尿素生产的氨耗提供更好的管理保证。同时,大颗粒尿素装置的快速达产达效也为加强其他各工序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宝贵借鉴。

上一篇: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我国新时期工商管理职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