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植入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治疗

时间:2022-08-22 09:29:35

手部植入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手部植入性囊肿的手术方法,观察术后复发等情况。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手部植入性囊肿的患者24例,初发19例,经院外手术后复发5例,复发时间大多在术后1年以后。本组病例全部在局麻下手术,注意保护指神经、指动脉,完整剥离囊壁。结果 术后3年随访无复发病例,无手指麻木等不良反应。结论 手部植入性囊肿多因创伤使表皮组织移植于皮下,骨皮质旁。只有手术彻底剥离由纤维组织上皮细胞构成囊外壁才能减少复发,注意保护指神经、指动脉才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植入表皮样囊肿; 囊壁; 术后复发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80

植入表皮样囊肿,又称包涵囊肿、表皮样囊肿、珍珠瘤、外伤后表皮样囊肿。植入表皮样囊肿发生于手指、手掌部,其原因多由于各种外伤表皮嵌入皮下、骨皮质旁而发生,有时生长在指骨内,部分由胚胎组织细胞错构而成。质地较硬,无明显痛感,复发率高。笔者所在医院对24例植入表皮样囊肿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方法、手术中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提出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手术治疗手部植入性囊肿患者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4~50岁,平均43岁。外伤史不明确17例,针刺伤史5例,手指皮肤裂伤史2例。有皮肤瘢痕7例,骨内型1例。初发19例,经院外手术后复发5例,其中1例院外手术史3次。初发患者病程0.5个月~8年,其中18例病程在1年内。复发患者来诊前共手术切除8次/5例,人均1.6次,其中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3次仍复发。术后复发时间大都在1~2年。患者术前常规做B超检查,部分做X线检查术后病理检查。

1.2 临床表现 患者有外伤史,无明确病因渐进性生长肿物,呈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较韧而有张力,与皮肤无粘连,基底粘连不清,手指远端麻木,手指活动无或不同程度地受限制等表现。

1.3 病理表现 术后18例病理较灰白组织为镜下囊壁,为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及暗红组织包被层,为纤维囊组织层壁(由纤维组织上皮细胞构成);内容为囊内可见脱落上皮碎屑、角质蛋白、胆固醇结晶及其他类脂质成分。

1.4 手术方法 住院患者采用臂丛麻醉,门诊患者局麻下手术,部分患者采用指根部上手术手套,皮筋当止血带,根据囊肿大小作手指锯齿形、纵行侧正中切口,手掌波浪形尽量利用掌纹切口、沿皮纹设计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与囊壁,在分离时往往可显露灰白组织囊壁,其破裂时溢出白色颗粒状、油脂样内容物。24例患者灰白组织囊壁连同内容物构成完整样囊肿,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病程较长者灰白组织囊壁较厚,止血钳更易完整分离取出;灰白组织样囊壁仍有完全、不完全状态暗红组织层包被,与周围联结较紧密。仔细分离暗红组织层与周围彻底剥离切除。术中注意保护指神经、指动脉。指骨内型1例完整取除囊肿后使用刮勺适当挠刮凹窝骨面,皮缘紧密对合,无张力缝合皮肤,常须剪切除多余皮肤,然后缝合,放置引流条。包扎时注意外露手指末端。

1.5 术后处理 术后注意观察手指感觉、血液循环。24~48 h拔引流条,各指间关节、掌指间关节开始主动、被动锻炼。术后12~15 d拆线。

2 结果

2.1 随访 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26~36个月,平均31.5个月。2例有皮肤瘢痕,3例手指略麻木,3~6周后逐渐改善到消失;无一例复发,患者满意。

2.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8岁,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中指中节掌、掌外侧形成肿物,无明显疼痛,渐进性生长肿物,略有压痛。在当地医院考虑为皮脂腺囊肿,局麻下行手术切除,术后未行病理检查,术后1年余复发,当地医院再次手术切除,术后1年后再复发,渐进性长大,之后再次手术切除,3次所切肿物外观均为灰白组织,囊壁完整,囊肿类圆型,完整剥离摘除结束手术。4年前再次复发来诊,可见左手中指中节掌、掌外侧肿物大约2.0 cm×2.4 cm,外观有分叶状,行上述手术方法手术切除,术中见灰白组织囊壁较厚,止血钳易完整分离取出,并清除其暗红组织囊层。术后随访3年未复发。患者对此次手术治疗十分满意。

3 讨论

3.1 表皮样囊肿可发生人体其他部位如颅内、眼睑、口腔、颏下等。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地区矿产、修建公路、铁路、电站等工程的增加,手作为劳动工具,手掌、手指常摩擦的部位创伤砸伤也随之增多,其发病率亦有明显增加趋势。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复发率,使患者更为满意。表皮样囊肿病因尚不清楚,多因外伤将上皮细胞组织带入深部组织囊肿逐渐形成无论病因如何,手术切除是唯一治疗手段[1]。

3.2 植入表皮样囊肿手术治疗有一定困难性,有时手术中遇到各种复杂性如囊肿周围指神经、指动脉、指骨内凹嵌[2],术前与术中诊断不符合。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植入表皮样囊肿手术治疗方法,其核心为:(1)术前详细问病史,局部肿物检查,B超常规检查,尤其基底固定者行X线检查。(2)有合适的刮勺、骨凿等备用。(3)尽量臂丛麻醉和止血带下手术。(4)充分切口显露,注意保护指神经、指动脉。(5)完整剥离灰白、白色角化组织囊壁,一定不能认为手术结束,应认真检查其外包被具有完整、不完整性暗红组织包被层为纤维囊组织层壁(由纤维组织上皮细胞构成),做到彻底清除,术后组织行病理检查[3]。(6)术中必须有善于应变的能力。

3.3 手部一些常见肿物如植入表皮样囊肿、腱鞘囊肿、肉芽肿、血肿、机化肿物、周围神经瘤、神经鞘膜瘤、纤维瘤、内生骨软骨瘤、骨囊肿,其中皮脂腺囊肿为体表极常见肿物,易与表皮样囊肿混淆诊断;误诊可发生在术前、术中。手指掌侧、手掌部无皮脂腺组织结构,不会发生皮脂腺囊肿。非专科医师应该加强识别。本组因院外经B超检查误认为血肿或机化肿物,给予局部穿刺并加压包扎等治疗措施疗效欠佳1例。本院超声表现主要形式:部分病灶内部呈强回声与低回声相互交替分布的层状“洋葱皮”样结构,部分病灶周边呈环状强回声[4]。只有充分认识,做到鉴别诊断,并熟悉手部解剖知识,术前充分估计,术中仔细辨别,完整切除肿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3.4 本组24例植入表皮样囊肿,院外手术后复发5例,其中1例患者3次手术均复发,手术后复发率为25.9%。复发病例中非专业医师治疗复发率为30.4%。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可能包括麻醉方式、止血带应用、切口显露、手术者的专业程度、手术切除、摘除的完整性等。

参 考 文 献

[1] 李炳万.实用手外科学(上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592.

[2] 王澍寰.手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6:511-512.

[3] 邱晓明,王弘,饶德利.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7):159-161.

[4] 贾秀鹏,孙文勇,樊祥山.表皮样囊肿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3):335-336.

(收稿日期:2011-12-19)

上一篇:藻酸盐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纳洛酮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