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训练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时间:2022-08-22 09:19:07

浅论现代训练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在业余训练工作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好坏、团队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成绩。因此建立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极其重要。

在新社会形式下,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再也不是过去的“学生”。如果教练员还是过去的“教练员”,依然保留传统的教育习惯,师生间的冲突会变得多起来。要避免师生间矛盾的激化,教练员必须重视情感培养,并在训练教学中树立起良好的文明教态――热爱运动员、尊重运动员、平等待人、宽容大度,对有缺点错误的运动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多年来笔者在训练教学中非常注重情感的培养,那么情感培养在训练教学中到底有多少能量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心得,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激发运动员训练的兴趣

训练教学一般都是在训练场上进行的,师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而且要受场地、器材和外界环境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如何集中运动员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训练的兴趣是首要问题。运动员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不可能凭空产生,要靠教练员培养和参加得来,与运动员多接触、多谈心,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培养运动员对训练过程的内在兴趣。带着内在学习兴趣的运动员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过程中去,训练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当然这一切并不意味着训练教学要迎合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只有那些与训练的任务、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联系的兴趣,才是应该尊重、培养和发展的。

二、有助于运动技术的掌握,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情感培养有助于运动员的认知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情绪对信息的选择、调控、反馈和提取有直接影响作用,积极的情绪对认知有积极作用,消极的情绪则对认知起阻滞或破坏作用。运动技术的掌握,运动技能的发展,都离不开轻松的氛围和愉悦的心情,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所以训练教学中更需要情感的注入。教练员要努力发掘和认识每个运动员身上所存在的优点和长处,了解他们各自的爱好,尽量缩短与运动员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地亲近自己,变被动为积极主动参与训练,缩短动作技能形成的时间。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

从表面上看,创造力是个理智问题,但从过程看,创造力都是情感与理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繁重的训练和失败的情绪中是不会闪现出创造性的火花的。只有让运动员感受到教练员的关怀和热爱,才能使他们有激情参与到训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四、陶冶运动员的情操,净化其的心灵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可使运动员在情感陶冶中得到净化和感染。训练中,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员和运动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都多于其它学科,教练员只有正确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才能使运动员在发展专项素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有人就认为“教育过程必须在幸福、欢乐的感情交往中展开”。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运动员在心理上趋向于教练员,在空间上距离缩短,易于使运动员摹仿教练员的思想行为和接受教练员的暗示,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行为准则,而且对运动员的个性,诸如价值定向、性格特征等的形成和发展,都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从某种角度来看,凡是师生间出现“顶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练员的工作不得法,或是有意无意地歧视,引发了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导致了矛盾激化。要避免和运动员顶牛,就要求教练员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特别要强调的是豁达开朗、宽容大度的胸怀。有了这种素质,在突发事件面前就不会感情冲动、失去常态;在有缺点错误的运动员面前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就会有分寸、有节制、有办法。总之,愿广大教练员教学中要爱字当头,严在其中,用自己的温情铺设师生之间的一片蓝天,让我们的体育工作形成良好循环。

上一篇:浅谈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练习 下一篇:少儿中长跑的基础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