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轮机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8-22 08:33:29

关于高职轮机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本文针对我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我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现状,提出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258-01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航运业自然无法避免。近年来,随着新建船舶的自动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对船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在校轮机专业学生的电气课程学习提出更高要求。由于电工与电子技术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船舶电力拖动、船舶电站、轮机自动化等专业课奠定基础,所以高职院校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也日趋显现,如何满足船舶新技术、新设备对船员的要求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从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我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跟不上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高。目前,我校仍采用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PPT课件演示。由于近几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时已压缩至60学时,必然造成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3)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由于全国航海院校数量逐年增加以及各高校逐年扩招,导致我校招生质量降低,从而造成教师的教学压力不断增加,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实践教学比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目前,我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60个总学时中仅4个学时用于实践教学,过多的理论课、过少的实践课必然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针对我校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船舶电气教研室教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我校轮机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2 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一直是轮机专业船舶电气相关课程教学的突出特点,尤其是近年来,我校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总学时不断压缩,由72学时压缩至66学时,再压缩至60学时,这一情况导致教师教学压力不断增加,教学效果逐渐下滑。基于此,紧密结合船舶轮机工作岗位对船员的职业要求,进一步精简、优化现有教学内容:

(1)电工学部分: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3学时)、电路的分析方法(6学时)、正弦交流电路(10学时)、磁路(1学时),共20学时。重点放在前三部分,磁路部分仅对磁场基本物理量和电磁感应定律做基本介绍。

(2)模拟电路部分: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6学时)、基本放大电路(7学时)、集成运算放大器(5学时)、直流稳压电源(4学时)、晶闸管及其应用(4学时),共26学时。

(3)数字电路部分: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8学时)、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6学时),共14学时。

3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要求掌握的许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学生理解难度较大,而且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现在的学生而言,已不再新颖,因此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沉闷、枯燥,教师往往会感觉“课程讲不动”,学生也是填鸭式的被动记忆知识点、突击应付考试,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手段改革的方向必须相多元化发展,即寻求更加直观、易于感知的几种教学方式,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逐渐吸引学生,不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结合我校船舶电气教研室教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计划引入仿真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1 仿真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解难度较大,但其实用性比较强,只有利用各种实验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直观解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因此,用仿真教学逐渐取代单一的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所谓仿真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且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学中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模拟效果。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仿真教学与单一多媒体教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单一多媒体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记忆所学知识点,理解十分有限。利用电子仿真技术进行电子电工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以生动的模拟实验进行解释和验证,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也有很大帮助。例如,模拟电路作为电子电工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对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仿真技术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反映该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过程会比较枯燥,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 multisim 仿真软件对该部分内容涉及的电路进行直观展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给电路的工作原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我校轮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成为优秀的船员,所以航运企业对船员的职业要求也是我校轮机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即学生未来要用的,就是我们现在要教的。基于这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我们有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所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课堂搬进实训室,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直接结合起来,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例如,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教学,可以直接在实训室进行,通过对二极管、三极管实物以及实际电路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逐步将学生的被动记忆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加强实践教学

我校培养学生有三大标准,其中列居首位的是“实践技能强”。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在其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更要重视实践技能的习得。可以说,只有坚持实践教学,才能保证实现我校的培养标准,实践教学对我校的意义非同一般。实践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满足航运企业的需求。

因此,我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根据学校实训室现有的条件及其未来的建设规划,逐步提高实训课的比例。另一方面,限于我校实训室的现状,建议改革实训室管理方式,实行开放式实训室管理,即向学生公开实训室空闲时间表,在实训室教师的监管和指导下,允许学生在实训室空闲时来实训室自学。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航海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以及我校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原有课程体系,而航运企业对船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此时学校无法要求学生和企业来适应自己,必须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去适应当前形势。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成就,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双根,吴燕,周华茂,马文烈.“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4):184-186.

[2] 李永鹏.关于轮机专业课程双语结合教学改革的思考[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5(05):16-18.

上一篇:浅析PLC控制系统在自来水厂的应用 下一篇:页岩气井水力压裂技术及其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