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模式下的图档管理系统的设计

时间:2022-08-10 03:16:44

B/S模式下的图档管理系统的设计

[摘 要]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管理工程设计部门的电子图纸资源.采用JSP 技术, B/S三层体系结构,中间件技术以及访问数据库的JDBC 技术. 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工程图档管理系统, 实现了电子图纸的归档、查询等功能, 采用基于B/ S 模式的图档管理系统使系统的管理、维护操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进行远程操作, 提高了电子图纸的再利用价值以及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摘 要]图档管理系统;B/S模式;JSP;中间件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343-02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运用CAD来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作[1]。随着CAD应用的不断深入,工程设计单位或企业的设计部门逐渐积累了数量庞大的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工程图样――电子图档,由于积累过多,检索十分困难,降低了图档再利用价值。因此如何采用计算机技术有效的组织、管理这些图档,构成一个企业信息共享的环境受到工程设计单位的高度重视与关注[2]。本文根据企业在工程图纸管理方面的需要,通过综合利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采用J2EE的框架技术,实现了一个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三层网络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平台无关、便于扩展、使用方便、查阅或浏览快捷等优点,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3]。

2 系统结构设计

早期的系统设计的模型是基于C/S(Client/Server)两层结构的。它的结构简单,开发和运行的环境也比较简单。在这种结构下,系统拓展性和安装维护性差,同时大量代码驻留在客户机上,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性问题。B/S(Browser/Server)三层结构是针对早期的C/S二层结构提出的,如图1所示。它将数据处理过程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表示层(用户界面);第二层是业务逻辑层,专门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应用服务程序都集中在这一层;第三层是数据层,负责数据信息的存储、访问及其优化[4]。

通过将表示层和业务逻辑层按照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相分离,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等都可以通过相关程序来实现[5]。当客户端发生改变的时候,数据或者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逻辑并不需要改变,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模块的通用性,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维护费用。这正是本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模型的最主要原因。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3 系统功能

基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开发的工程图档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文件管理、图档管理、信息管理和系统管理。

经过对系统的分析,我们得出图档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

3.1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部分主要是供给设计人员使用的,设计人员对工程资料(图纸、文档等)进行校对、审核、审定操作后,可以进行文件上传以便进行归档处理。

(1)文件上传:项目管理中指定的专业负责人需要将本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的电子文件及其图纸目录文件上传,以便归档管理员进行归档。

(2)文件删除:当专业负责人发现自己误传了文件后,可以将文件删除。

3.2 图档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工程图纸文件,以及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料和图纸相关资料,浏览、查询这些资料信息是工程项目与图档管理系统的基础功能[6]。

图档管理包括纸质文件管理和电子文件管理,其中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纸质文件管理:“设计任务通知单”下达后,各设计部门开始设计,经修改最终定稿后,打印出底图,以专业为单位,交晒图室晒出蓝图,然后分别归档到档案室。档案室人员根据需要把蓝图中的信息输入到本系统中,并将底图与蓝图分别上架保管。

①图纸归档:根据上传的图纸目录文件,分析提取存储其中的图纸信息,与已经上交的底图与蓝图进行对照;如果设计人员未上传图纸,系统将对相关人员发送通知;

②追加图档:在项目管理阶段因某些原因遗漏的专业,没有制定相应的计划,这部分图纸的归档称追加图纸归档;

③归档查询:以设计专业为单位,对上交的底图与蓝图的归档情况进行查询;

④图纸强制归档:对于那些没有按照设计院正常工作流程设计出来的工程图纸,不能实现图纸信息的自动提取,可以通过此功能输入一些必要的信息来完成归档;

⑤其他文件归档:对与项目相关的其他文件,如合同、招标文件等进行统一的管理。

(2)电子文件管理:完成纸质图纸归档以后,设计人员应上交全部图纸的电子文件,电子归档员将电子文件与图纸目录进行对照,检查电子文件是否完整,以便日后查找、在线浏览。

①归档整理:当工程项目的某个专业的蓝图归档完毕后,电子归档员即可进行该专业的电子文件归档,此部分功能是自动进行的,系统会将上传过来的文件与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图纸信息进行匹配、校对,若匹配、校对成功,则该项目归档完成,将其拷贝到相应的目录下(目录是由“项目的设计编号”+“设计阶段”+“专业名称”+“成品资料”构成),以便刻录光盘,同时将相应DWG文件转化为DWF文件,以便进行在线浏览;否则对相关人员给出提示;

②归档查询:在线查询、汇总各个项目的归档情况;

③成品管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可以在线浏览;

④电子强制归档:对已经完成蓝图强制归档的项目,电子归档员也要将此项目的电子文件归档。

3.3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不但实现了系统发送文件上传的通知功能,而且给所有用户提供了一个交互的平台,主要包括:通知查收、发送通知和通知统计等。

3.4 系统管理

(1)用户/用户组管理:记录本单位职工的基本状况,负责用户信息和用户组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实现用户的新建、修改、删除功能;每个用户都隶属于相应的用户组,进而拥有该用户组相应的权限。

(2)权限管理:对整个系统进行统筹管理,其功能包括用户、用户组权限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对用户组进行权限设置,用户即拥有其所在组的权限;也可以根据每个用户个体在主体中所处的位置或涉及的工作范围的不同对用户个体功能模块进行权限划分。

(3)数据管理:对项目中出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一的维护和备份。

4 技术实现

本系统主要采用java技术实现,因此其中的客户端技术为Java Applet,服务器端为Java Servlet,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的通信采用JDBC技术。其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Web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连上Web服务器,经过身份验证后下载用户界面的Applet到本机;

(2)Web客户端Applet通过HTTP协议发送请求至服务端,建立通信;

(3)与服务器建立通信后得到相应Servlet的URL地址,随后触发此Servlet;

(4)Servlet在Web Server上运行,通过JDBC直接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上执行SQL语句,并将获取的数据生成响应内容传给Server或将处理后的结果存入数据库。该响应内容动态生成,通常取决于客户端的不同请求;

(5)Web Server将生成的动态响应内容同样通过HTTP协议返回到客户端的Applet,从而完成一次完整的交互。

5 结论

本文根据目前此类系统发展的现状,并结合设计院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B/S结构的图档管理系统方案。本方案着重考虑了图档组织结构定义、图档的安全性、一致性和版本管理、图档信息的自动提取,以及快速浏览和查询等问题。在系统开发中,采用了组件技术和Struts框架,通过使用组件技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用Struts框架完美地实现MVC设计模式,增强了开发人员对系统开发流程的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参考文献

[1]宋晓宇,许景科,张伟.工程项目与图档管理系统中组件的设计与实现[J].航空计算技术,2005,35(4):68-70.

[2]陈平,李双群,范利伟.基于Web的图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2005.13(5):29-32.

[3]马长青,狄寒梅. 基于Web的图档管理系统的开发[J]. 机电工程, 2007.24(8):91-93.

[4]笪可宁,张伟,刘云鹏.中间件技术在基于JSP平台的图档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59-6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L2012205)作者简介:王海涛,硕士研究生、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上一篇:加强机电设备管理 减少机电事故发生 下一篇:超高层塔吊安全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