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微造瘘治疗肾结石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22 04:43:44

经皮肾镜微造瘘治疗肾结石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经皮肾镜微造瘘通道来治疗肾结石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70例肾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经皮肾取石术和微造瘘取石术,然后观察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不同手术治疗以后,该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结石的清除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但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明显少于观察组患者,二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肾镜;微造瘘通道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026-02

目前,伴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快速发展,对于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已经成为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治疗的主要手段[1]。临床上把穿刺通道扩张至Fr14-Fr16的经皮肾微造瘘,在1期就同时穿刺取石的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这样大大克服了标准PCNL的创伤大、适应证窄和并发症多的缺点,因此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手术后的残石再配合ESWL,则疗效更好,属于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最新方法[2],但是在手术治疗时,需要准确的判断,并要注重并发症的发生。为了探讨PCNL和MPCNL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该院于2011年8月―2013年7月间的85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研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70例肾结石患者,从分类上划分,左肾结石共98例,右肾结石共72例;单发结石共23例,多发结石共147例,其中部分铸形或者鹿角形结石共101例,基本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症状。共有46例患者曾经进行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全部患者均经过肾、输尿管和膀胱X线平片检查,并经静脉肾孟造影或者CT检查等予以确诊。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85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28例,年龄在21~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岁,结石的直径在1.0~5.2 cm之间,平均的直径为2.6 cm,平均直径为观察组85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9例,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岁,结石的直径在0.9~5.4 cm之间,平均的直径为2.4 cm,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肾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者全身麻醉,采取截石位,在患侧输尿管内逆向插入输尿管导管,转为俯卧位,把腹部垫高。

对照组患者采PCNL术。在T12肋下或者T11肋间腋后线至肩脚线之间的区域,在C形臂X光机的定位后,选取合适的穿刺点,之后置入0.889 mm导丝,用筋膜扩张器沿着导丝将通道扩张到Fr20,留置Pee1- away鞘,以建立经皮肾通道,用气压弹道碎石探针或者钛激光把结石击碎。

观察组患者采MPCNL术,直接使用筋膜扩张器扩张到F14或者F16,在留置Pee1- away后,鞘外留置了安全导丝后,取STO RZ输尿管镜,再使用60 W的钛激光碎石系统把肾盂和肾盏的结石击碎,之后使用高压脉冲水流把碎石冲出。取石以后均留置双J输尿管导管,依据输尿管内的结石残余状况保留4~12周。在肾造瘘口位置留置Fr14-Fr18的硅胶造瘘管一根,依据尿液状况和是否需2期碎石来决定保留的时间.通常在3~7 d拔除。最长的保留时间为14 d。

1.3 观察指标

在手术结束后,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项研究所获得全部数据均运用SPSS 18.0的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分析,全部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方式进行表示,并用t检验法。所有的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和χ2检验。

2 结果

在不同手术治疗以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8.35±2.96)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6.70±3.42)min,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8.8%和81.2%,该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解释清除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但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明显少于观察组患者,二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治疗在目前是一个医学难题,开放式手术仍然属于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开放手术的创伤较大,且术术中和术后常伴有大出血和肾盂狭窄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特别是对于肾内型肾盂以及有过开放手术史的患者,进行手术则更加困难。而单纯运用ESWL来治疗复杂肾结石,很容易形成输尿管石街,且排石时间比较长,导致结石难以排净[4],此外,碎石本身对于肾功能产生较大的损害,而感染的出现还往往还会增加治疗的困难。

经皮肾镜取石属于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的优点之一就是最接近肾脏并且便于取石,由于通道非常细小,所以不需要故意地避开血管,让通道缩短,并且能上下大幅度和大范围的摆动[5]。从而提高手术的效果,所以在基层医院运用非常广泛。近些年来,余兆雄等[6]相关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肾结石患者运用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可以明显地降低大出血发生,并能减小穿刺通道的扩张,从而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并减少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的出血状况。该项研究中,在不同手术治疗以后,该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结石的清除率方面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经分析认为,导致MPCNL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的主原因,可能是伴随着手术时间的不断持续,由于高压冲洗,并且伴发的冲洗液开始外渗,导致术后发热等不良反应症状,从而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CNL组患者。

万银绪等研究[7]认为,在对患者实施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时,发现该术式存在一定的缺点,即针对直径>2.5 cm的巨大肾结石,则碎石的时间较长,并且增加了冲洗液外渗和手术风险增加的可能性。David等[8]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针对平均直径在大约3.25 cm的肾结石患者,运用低功率的钛激光进行碎石,平均的手术时间为167 min。而孙颖浩等[9]研究采用大功率的钛激光碎石,更是显著低缩短了手术的时间,该研究组患者中,对于两组患者均运用60 W的钛激光进行碎石,手术时间在68 min左右,这也说明,运用60 W高功率的钛激光进行碎石对于缩短手术时间效果较为明显。

对于肾结石患者,运用经皮肾取石术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进行治疗,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并发症较经皮肾取石术高,在临床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逊,曾国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18(9):516-518.

[2] 张捷,文伟,鲁军,等.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穿刺定位技术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2010, 13(4):634-636.

[3] 郭应禄. 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J]. 北京:一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121-122.

[4] 陈合群,廖锦堂,齐范,等. 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肾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27(6):374-376.

[5] 李逊,曾国华,吴开俊,等.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疾病[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25(3):169- 171.

[6] 余兆雄,廖泽明,王超,等. 微创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s(11):812-814.

[7] 万银绪,张永富,赵阳,等.彩超定位微造瘘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2):113-115.

[8] David CC, Timothy DA.Holmium laser percutaneous-nephroli thotomy using a unique suction device [J].J Endourol, 2012, 18(7):780-782.

[9] 孙颖浩,高小峰,王林辉,等.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J].中华外科杂志,2010,43(18):1209-1211.

(收稿日期:2014-04-11)

上一篇:30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 下一篇:每日唤醒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