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背后的“元凶”

时间:2022-08-22 01:57:20

儿童耳聋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丧失听力,那就无法学会说话,不仅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小儿耳聋的预防是极为重要的。致聋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两种。

1.先天性耳聋

胚胎长大到3个月的时候,是各个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受到遗传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出现内耳发育不全,就会造成先天性耳聋。

有的婴儿是因为父母或者家族中有先天性耳聋患者而遗传致聋;有的则患有高胆红素血症,或是与听力有关的综合症,都可以造成先天性耳聋。

另外,母亲在怀孕期感染风疹、麻疹、疱疹、巨细胞病毒、梅毒、弓形体病等,都有可能使孩子先天性耳聋。

妊娠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或者母亲有长期使用保胎药物史,也易造成儿童耳聋。

此外,妊娠期母体受伤,如酒精中毒、孕妇接受过放射线或同位素照射;或者孕妇患有甲状腺肿及妊高症、子痫等疾病;时间较长的全身麻醉等都是不良的因素,可影响胎儿的听觉发育。严重的营养不良也可以影响到胎儿的听觉发育。

特别提醒: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在不少将为人母的孕妇,十分重视胎教,然而却不知许多不合格的胎教磁带往往会给未出世的宝宝带来难以挽回的听力损害。孕妇把传声器放在腹壁上使声波直接进入体内,但不知高频声音对胎儿耳基底膜上的短纤维刺激很强,耳蜗底部最容易遭到破坏,导致有的孩子出生后,轻者仅能听到说话,但对高频声音听不到,重者造成耳聋。虽然为数不多,也应引起重视。

2.后天性耳聋

造成后天性耳聋的原因很多。出生时产程过长、宫内窘迫或出生后没有自主呼吸;出生时使用引产器械不慎,引起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和伴有内耳出血,或缺氧等,均可造成耳聋。

伴有高热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如猩红热、腮腺炎、细菌性脑炎、麻疹等传染病,也是致聋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提醒:幼儿在患病治疗期间,一些医师滥用耳毒性药物,造成了小儿耳聋。因此,年轻的妈妈们在妊娠期或者在给孩子用药时要特别小心。

上一篇:帮助宝宝学走路 下一篇:让我们一起学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