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科技“生力军”

时间:2022-08-21 09:58:18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生力军”

初到广州的同学大多会有这样一个困惑,做了近二十年的南方人为何在这里却被归为了北方人。即使深谙“秦岭―淮河”分界线的道理,大部分广东人,还是会认为五岭以外的地区都是北方。

就是这群“北方人”,毕业后大多选择了留在珠三角。优越的经济环境固然是吸引点,而华南理工大学对毕业生的优待也成了莘莘学子留下的理由。

华工在工科方面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都说华工建筑牛,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绝非浪得虚名。很多人都知道华工有一个何镜堂,设计了世博会中国馆。翻看资料才知道,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及艺术体操比赛馆、摔跤馆,广州亚运会游泳馆、武术馆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精品工程都出自华工优秀的设计师之手。建筑学院更是先后孕育了六位院士,九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华工是一片“遍地开花”的沃土。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电力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工科都实力雄厚,堪称华南地区老大。

据统计,广东的企业高层大都出自华工,TCL 、创维、康佳、格力、七喜、宝洁等知名集团CEO均是华工毕业生。另外,我们熟悉的UC浏览器,创始人就是华工95级计算机学院的两位师兄。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他们提到了在校期间的一次课程设计,当时老师让学生制作一款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阅读器。实现这样的功能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在验收前的三天,完成了基本功能后,他们又想到,能不能再多加入一个显示天气的功能。这就需要与外部的通讯系统相连接,这对硬件知识并不丰富的他们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找到了电信学院的朋友,经过多次试验,最终完成了这个附加的功能。这次试验的成果,也就是后来的UC浏览器的雏形。多年之后,当他们拥有了更加完备的知识和强大的技术团队后,他们又重新拾起了自己大学时期的梦想,创造出了今日的UC浏览器。

华工之所以能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是因为华工的重点实验室,各类科研项目,丰厚的科研经费等硬件优势,是为每一个华工学子而准备的。世博会中国馆便是何镜堂院士带领一班研究生所得到的智慧结晶,能在3000多份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对华工乃至整个广州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珠三角地区宽松的经济土壤滋养了众多敢于创新的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严谨而务实的华工学子,大多从企业的基层做起,过硬的专业背景以及低调谦逊的作风,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圈里于对企业发展是非常受用的。

不久前深圳有家IT企业在新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十几个工程师一筹莫展,不得不中途放弃。眼看前期投入就要打水漂,公司遂向学校求助。华工五个电信专业的大三学生接下了这个项目,用三天时间成功克服了难关,在挽回经济损失的同时也获得了就业的邀请。

敢闯敢拼的华工人,像一支科技战场上的生力军,用知识与不服输的斗劲为珠三角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充满魅力与挑战的圈子,也在不断地为华工人提供成长与前进的动力。

上一篇:深圳大学:创业,从荔园始 下一篇:珠三角高校速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