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南瓜杂交制种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1 07:38:30

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南瓜杂交制种中的应用

导读:乙烯利和缩节胺是生产中常见的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在南瓜N1003杂交制种上的效果还未见报道。就乙烯利和缩节胺在南瓜N1003杂交制种上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效果等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加规范、科学、安全的应用。

乙烯利(乙烯膦),学名:2-氯乙基膦酸,分子式:C2H6ClO3P,分子量:144.50,主要成分含量:40%水剂,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可以释放乙烯,乙烯具有促进雌花分化、果实成熟、植株矮化、刺激伤流、打破植物休眠、调节性别转化等效果。

缩节胺(甲哌啶),学名:1,1-二甲基氮杂环己基氯化物,分子式:C7H16ClN,分子量:149.66,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多种作物,具有促进植物发育、使花期提前、防止花果脱落、增加产量、增加叶绿素合成、抑制主茎和果枝伸长等功效。

乙烯利、缩节胺常被用于瓜类蔬菜生产中,据研究,南瓜经乙烯利处理后,雌花多,着生部位低[1]。用乙烯利对不同南瓜品种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乙烯利有降低南瓜坐果节位和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2]。利用乙烯利可诱导南瓜提早开花、诱发雌花、缩短节间距离[3]。在黄瓜、西瓜花期,施用缩节胺,可稳花稳瓜,提高坐瓜率[4]。在黄瓜上适当喷洒缩节胺,可诱发雌花发育,使植株矮化、节间变短、茎秆粗壮、叶色变深,有利于早结瓜、多结瓜,同时可提高黄瓜抗枯萎病能力[5]。

南瓜N1003是酒泉市锦禾蔬菜种子公司选育的专用优质丰产南瓜一代杂交新品种,该南瓜母本根系发达,蔓长2~3 m或更长,叶互生肥大、掌状,叶面有茸毛、粗糙。雌花、雄花、侧蔓、卷须均着生于叶腋处,花朵大,同株异花。其在种子生产中存在雌花率较低、授粉坐果不集中、植株茎蔓过长、叶片肥大,人工授粉时间长、单株坐果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降低南瓜杂交制种成本,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不同浓度乙烯利配合缩节胺处理南瓜N1003母本幼苗,进行人工杂交制种,取得一定效果。现将乙烯利配合缩节胺在该南瓜杂交制种中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处理效果等总结如下。

1 药剂准备与使用方法

1.1 药剂准备

市售合格的40%乙烯利水剂、纯度97%的缩节胺结晶体。

1.2 使用方法

①处理时间 80%的南瓜母本苗达到4~5叶1心时进行第一次药剂处理(2014年5月25日在酒泉市肃州区三墩镇双桥村进行);第二次处理时间在第一次处理后4天。

②用量及使用方式 第一次:每667 m2用乙烯利 16 mL对水15 kg,叶面喷施。第二次:每667 m2用乙烯利18 mL,缩节胺5 g对水15 kg,叶面喷施。

2 处理后的水肥管理

定植后植株恢复生长到伸蔓前的浇水量也不宜过多,除在施肥后要及时灌水外,一般情况下,视天气和植株生长势进行灌水,做到地不干不浇水,植株生长壮旺不浇水。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适时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

3 试验结果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母本茎蔓的影响

通过比较药剂处理和未进行药剂处理的对照,南瓜N1003母本处理后茎蔓粗壮、节间变短,蔓长较未处理的2~3 m缩短至1.5 m左右。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母本叶片的影响

药剂处理后南瓜N1003母本叶色由浅绿变为深绿色,叶片明显变厚,说明药剂处理对提高光合效率、提高植株抗病力有一定作用。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母本雌性性状的影响

采用药剂处理明显提高了母本15节内的雌花节数、雌花数、多雌节率。具体表现为:药剂处理后,每节均有雌花产生,且从第7~8节开始出现,未采用药剂处理的在第11节才出现雌花;药剂处理后,母本雄花数明显减少,而未处理的母本雄花数多。

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母本坐果率的影响

药剂处理后南瓜N1003母本坐果率比对照明显提高,一般达到95%以上,植株双瓜率达50%以上,未进行药剂处理的坐果率只有80%左右。同时,药剂处理后,南瓜杂交授粉时间提前,授粉时间相对集中,授粉期缩短,具体表现为:药剂处理的比未进行药剂处理的授粉期提前4~5天,授粉时间由未处理的25天缩短到处理后的15天。

3.5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母本果实大小的影响

经过药剂处理的南瓜N1003母本果实变小,平均较未处理的果实轻0.5 kg左右。

3.6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南瓜种子产量的影响

药剂处理明显提高了南瓜N1003母本植株授粉坐瓜能力,但从2014年制种产量来看,未经药剂处理的制种产量60~70 kg/667 m2,药剂处理后为 50~55 kg/667 m2,处理后减产幅度明显。

4 结论与讨论

4.1 小结

乙烯利、缩节胺在南瓜N1003制种上的组合应用,明显提高了母本15节内的雌花节数、雌花数、多雌节率,母本雄花数明显减少;母本茎蔓粗壮,节间变短,蔓长由未处理时的2~3 m缩短至1.5 m左右;叶由浅绿色变为深绿色,且明显变厚;坐果率比未处理的明显提高,可达95%以上,植株双瓜率达50%以上,而未处理的仅80%左右;授粉期提前4~5天,授粉时间由未处理的25天缩短到处理后的15天;母本果实变小,平均较未处理果实轻0.5 kg左右;但处理后产量降低,667 m2杂交种子减产 10~15 kg。

使用乙烯利、缩节胺能使长蔓晚熟型南瓜制种的用工明显缩短,在目前农村劳力紧张、用工成本大幅高涨的情况下,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按每个劳力每天授粉工资150元,授粉天数减少10天就能减少成本1 500元,相较于667 m2杂交种子减收800~1 200元(减产10~15 kg,种子单价80元/kg),显然制种企业是可以接受的。但使用乙烯利、缩节胺后使南瓜母本果实变小、种子产量降低,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2 注意事项

①严禁在南瓜子叶期喷施,以防出现僵苗。

②严格掌握喷洒浓度,因地制宜确定浓度。浓度过高会导致植株叶片和瓜畸形。

③乙烯利在天气晴朗,温度20~30℃时喷施为宜。

④若使用后6 h内下雨,应适当补喷。

⑤2次药剂处理间隔4天(96 h)。

⑥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毒,可燃或易燃,在使用和储藏期间库房要通风,保持低温干燥环境;要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等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口鼻吸入。

参考文献

[1] 崔辉梅,马兵纲,樊新民,等.乙烯利对不同南瓜品种早熟性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03(9):15-16.

[2] 孙义甫.GA3对乙烯利抑制黄瓜生长的逆转效应[J].长江蔬菜,1996(4):30-31.

[3] 汪社英,吴龙生.不同浓度乙烯利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学通报,2004(6):55.

[4] 何永梅,胡为.缩节胺(甲哌啶)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J].科普天地,2009(9):8.

[5] 贺晓峰.黄瓜喷缩节胺可增产[J].四川农业科技,2007(7):23.

上一篇:渭北旱塬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 下一篇: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