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挪移: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三大重构

时间:2022-08-21 06:59:57

乾坤大挪移: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三大重构

近日,停牌中的湘鄂情对外公告称,公司名称由“北京湘鄂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湘鄂情更名为科技集团并将主业调整到互联网相关产业,充分体现了公司转型新媒体和大数据的信心和决心。

姑且不谈厨师能否玩转大数据,这已经是国内第N个传统企业更名事件了。

此前,诸多更名事件如下: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更名为“国美在线”;银泰百货集团更名为“银泰商业集团”;红星美凯龙投资创办的网上商城“红美商城”更名为“红星美凯龙星易家”;百丽国际投资创办的网上商城“优购网上鞋城”更名为“优购时尚商城”……

这么多传统企业为什么会更名呢?

苏宁、国美通过更名,加速转型,淡化用户对其为电器销售商的界定,引入百货、日用品、图书等,为企业电商的长远发展培养适宜的“土壤”。银泰百货集团通过更名,带领旗下银泰百货、银泰购物中心、银泰网三大业态,加速向互联网转型。而红星美凯龙网上商城和百丽国际网上鞋城的更名也无不彰显了企业加速向互联网转型的实际趋势。

这些企业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在进行着企业战略转型、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革命!这三方面的改变其实都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或者说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而用一个词来诠释就是“重构”。

什么是重构?

重构这个词用得最多的领域是在软件开发领域,所谓重构(Refactoring)就是通过调整程序代码改善软件的质量、性能,使其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趋合理,提高软件的扩展性和维护性。而通过字面来解释,就是“重新构建”、“重新设计”。

解构企业肌体,企业的三大核心系统就是战略系统、组织系统和商业模式系统。因此,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重新构建就是上述三大系统的重新设计,即:战略重构、组织重构和商业模式重构。其中,战略重构的本质,是“变基因”,增强“战略柔性”;组织重构的本质,是“变形体”,增强“组织软性”;商业模式重构的本质,是“变玩法”,增强“商业模式感性”。因此,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重构的目的就是增强企业“柔软感”。

互联网思维的“六脉神剑”

三大重构中最核心的是战略重构,而战略重构的关键就是互联网基因重构。

基因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生”。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就需要植入新基因――互联网基因,也就是互联网思维。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客户)为中心,从用户(客户)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出发,用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原理、机制、工具、技术、系统、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突破既有模式和行业局限,来全新定义和设计自己业务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对传统商业思维的扬弃和颠覆!

我们认为,把握互联网思维只需要掌握六大互联网核心基因,也称之为“互联网思维六脉神剑”:

1.互联网DNA思维

互――交互(互动)。

交互(互动)思维是一种战略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不交互(互动),就表明你不存在!这种交互(互动)是零距离的,这就给传统企业提供了过去传统商业环境很难具有的强大能力。

联――连接。

连接思维,也可以称之为“在线思维”,是一种战略思维。

这种连接是一种“在线连接”,而且必须“永远在线”。因为,一旦企业不在线,就会疏于和用户的交互(互动),甚至表明企业已经“挂了”。

连接一切,包括人人连接、人物连接、物物连接、企业与人连接和企业与企业连接。

网――网状。

网状思维就是“网状交叉,点对点”。

在网络拓扑学中,节点是网络任何支路的终端或网络中两个或更多支路的互连公共点。通信传送网络中的节点,是信号的交叉连接点,是业务分插交汇点,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切入点,是信号功率的放大点和传输中的数字信号的再生点。有了节点,网络才是可运营,可管理的。

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人、物和企业其实都类似一个“节点”,而一个个“节点”的连接就出现了像蜘蛛网一样的“网状交叉”。

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进行“点对点”连接,或者通过其他单个或若干“节点”的连接而“点对点”连接起来。

六度分隔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连接平均不会超过6个人。而通过互联网,这种连接会更便捷、更高效。

“网状思维”的启示是:只要触网、联网,企业就可以通达世界,连接一切!

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长曾鸣先生有一个演讲说: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三步走:第一步,在线;第二步,互动;第三步,联网。这也说明了“交互(互动)思维”、“连接思维”和“网状思维”是互联网思维最基本、最核心的思维,是互联网的DNA。

2.IT技术思维

传统企业要确立IT技术思维,善于应用IT技术进行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当前,最核心的IT技术包括企业信息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等IT技术。

IT技术思维最核心的是“大数据思维”,其本质是“基于技术,源于数据” 。

目前互联网思维的书籍、文章很多,论坛也很多,但是讲IT技术思维,强调IT技术思维的却少之又少!

互联网的“交互(互动)”、“连接”和“网状”,以及各种互联网商业实践都是通过IT技术来实现。大数据营销更是依赖于IT技术,建立在大量的IT系统基础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像人的大脑既管理性思维又管感性思维一样,IT技术思维是互联网理性思维,其他的思维都是互联网感性思维,理性加感性,美酒加咖啡,互联网商业才会鲜活生动起来!

没有IT技术思维,不能善用IT技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都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3.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中心和原点,没有用户,企业就不再具有经营的原动力,没有用户思维,互联网转型就没有了落脚点。

用户思维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从“客户”到“用户”的转变。

“用户”和“客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具有很大区别!

客户思维的关注点是“卖”,而用户思维的关注点是“用”。因此,用户思维的出发点是从关注“卖”到关注“用”,“卖”是企业与用户连接的真正开始,而“用”才是企业价值的实现。

在关注“用”方面,企业有很多功课要做。谁把这种功课做好了,谁就可以让用户与自己永远在线连接起来。小米科技在这方面就做足了功课,小米科技的硬件可能不赚钱,但是小米科技通过小米硬件把用户连接起来了,然后小米科技就有可能通过这种连接让用户购买小米科技的其他产品,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和利润。

第二是从“用户满意度”到“用户体验”再到“用户口碑”。

这是用户思维的三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追求用户满意度;第二阶段,追求用户体验;现在,企业都在追求用户口碑。

用户思维的本质是超越用户预期,用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的话说,就是“豆腐价钱,烧鹅味道”。

4.两丝思维

所谓两丝思维就是“丝思维”+“粉丝思维”。

“丝思维”就是面向最广大群体,“得丝者得天下”。

“粉丝思维”的本质是“社群化”或者说“结社化”,核心四要素是“两感一鸣一连接”,即“参与感表达、存在感表现、心灵共鸣(心灵感应)及情感连接”,最核心的是“心灵共鸣”!

5.五跨思维

跨界、跨线、跨平台、跨组织和跨文化。

五跨思维的本质就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一年超越过去3年、5年的倍速发展。

跨界:跨越两个或者以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或者新风格等。

跨界合作对于一个企业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会,从而产生新的亮点。

跨线:跨越线上与线下。O2O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跨线思维。

跨平台:跨平台的本意泛指程序语言、软件或硬件设备可以在多种作业系统或不同硬件架构的电脑上运作。也可以指跨越不同的第三方平台和自建平台而实现业务的延续和整合。五跨思维讲的跨平台主要特指后者。

跨组织:跨越组织边界,产生虚拟组织。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流程以及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者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会产生很多跨组织的合作,并产生很多“跨组织”。

跨文化:所谓跨文化是指在交往或者运营中,参与者不只强调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和行为方式,而是能够接受、容忍和融合对方的价值观、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和谐共生、相互磨合和逐步融合。

6.五众思维

五众思维就是社会化协作思维,包括众包、众传、众智、众筹、众造。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重构就如同乾坤大挪移一样玄妙: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刚柔相济,软硬结合;理性主内,感性对外;颠覆传统游戏规则,重建商业世界新秩序。

上一篇:新乡: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下一篇:抓住机遇,助推河南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