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稳健性评价指标的构建

时间:2022-08-21 06:20:05

公司经营稳健性评价指标的构建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经营环境动荡且不确定性加大,稳健经营对于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公司稳健经营的定义和特征,构建出公司经营稳健性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稳健经营 目标规划 风险管理

公司稳健经营,是公司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投资人进行投资判断的一个标准。经营稳健性如何判断,是不少学者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确应构造一个评价指标,以此准确反映经营稳健性。这不仅是作为投资判断标准的考虑,也是研究与公司经营稳健性相关问题的需要。

一、经营稳健性概念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技术复杂,劳动分工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部门间、车间间和生产环节间的协作十分密切。在这种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各种生产要素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有合理的规划,才能相互协调,使整个公司正常运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各种经济要素的变化十分活跃,因此,公司的规划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节,而不能是一层不变的。在这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公司的经营风险也会不断增加,要想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风险的管理。而公司经营规划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计划的执行与控制来实现的。

因此,我们可以对经营稳健性作以下描述:经营稳健性,是指公司经营活动能力、效果所反映出来的管理和控制水平,即是否有明确的规划轨迹可循,规划与市场变动是否适应,是否可识别所有重大风险及具有应对方式,是否能进行经营活动与规划目标差异的分析,能否有效控制差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水平。

经营稳健性应当是一种水平的反映,这样才能作为判断标准使用。这种水平应当是能力和效果的度量,而公司的经营能力是指公司对包括内部条件及其发展潜力在内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的决策能力,以及公司上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能力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目标规划水平、市场适应性和风险管理水平来评价公司的经营稳健性。

二、稳健经营的特征

首先,经营稳健性应当是公司目标规划水平的反映。公司整体的经营战略要具有前瞻性,即要有明确的规划轨迹可循。经营规划在执行中若遇到主客观环境的变化,要主动修正规划,这样既可以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又可以使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可能导致公司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其次,经营稳健性应当是公司控制经营不偏离规划轨道的工作水平的反映。制定经营规划的目的不仅是为公司制定行动纲领,更重要的是通过贯彻执行,使规划变为现实,从而最终促进公司的发展。因此,认真执行规划,经常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控制规划的执行,是实现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

再次,经营稳健性应当是公司规划适应市场变化活动水平的反映。众所周知,一家上市公司制定的规划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公司将来的发展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反之,一个公司如果规划定位不准确或者背离了市场与政策导向,那么公司在经营上很有可能会遭受挫折,甚至一蹶不振,导致破产。

最后,经营稳健性应当是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的反映。稳健经营不是不冒风险,关键是科学防范风险。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冒风险的举措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利益可言的。稳健更不等同于保守、什么也不敢干。因此,在评价公司的稳健经营时应当考虑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可识别所有重大风险及是否具有具体的应对措施。

三、公司经营稳健性的评价指标

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我们应对各种信息进行组合分析来评价公司经营的稳健性,而不能停留在单项信息或主要财务指标数据上。因此,本文从公司的目标规划水平、市场适应性、风险管理水平对公司经营稳健性进行分析评价。

1.目标规划水平的衡量指标。公司的经营规划,是为了有计划地指导公司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良好的经营规划可以使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开发潜力市场、业绩稳定增长、公司经营发展以及公司的永续经营。所以,每个公司要想持续稳健经营,必须具备良好的经营规划,而良好的经营规划我们可以用公司是否制定主要的经营规划和规划的实现程度来衡量。

2.市场适应性的衡量指标。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设定的目标规划是否适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公司的生产运营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新问题。公司的目标规划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才能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其中,公司的发展能力我们可以用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来衡量;竞争能力可以用市场占有率、无形资产比率等来衡量。

3.风险管理水平的衡量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风险会不断增加,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潜在风险。因而,风险管理对整个经济社会和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风险管理有助于削弱风险给企业带来的灾害损失及其他连锁反应,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而公司的主要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我们可以用财务杠杆系数和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公司风险管理的好坏。

参考文献:

[1]龚锋.《中国银行业稳健经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刘胜军.《公司资本经营的稳健性理论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王惠芳.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执行情况分析[J].经济师.2008

[4]姜付秀.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决定因素研究[J].管理世界.2006

作者简介:王金鑫(1988-),女,黑龙江省密山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审计;周晓世(1961-),男,教授,辽宁省丹东市人,研究方向:审计

上一篇:解析知识创新支撑企业战略管理发展 下一篇:淘宝书店的运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