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感文本 涵泳悟真情

时间:2022-08-21 03:58:50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以其音韵优美、意境深远,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选。本文根据心理学的有关规律,结合情感教学,采用导入燃情、造境生情、质疑激情、“涵咏”渗情四种策略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就如何体现小学古诗情感教学进行探究,希望能借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涵泳

【作者简介】 骆萦怀,福建省厦门市槟榔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主席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参观北师大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诗歌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窗口。从经典古诗中发掘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中汲取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和人文修养,这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教育者应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导入燃情:通过美化导语点燃学生赏读古诗的兴趣

明代学者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凡需要、兴趣、思想、情感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小学古诗教学,只有把学生带进诗境中,才能缩短他们与久远事物的距离,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往往能把孩子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情境渲染“以导燃情”,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引领孩子进入情境。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优美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长相思》,读“故园无此声”一句时,他先描述:“顶顶帐蓬,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而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请同学们进入这样的情境自由朗读。”学生深情地读了以后,他又描述:“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宁静祥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请同学们跟着作者进入这样的情境细细品读。”老师动人心弦的导语仿佛将孩子们带进了那个宁静祥和的故园里,孩子们读起来也会声情并茂。

二、造境生情:通过营造情境引领学生感受古诗的情感

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情境。情境是情感境界或情绪氛围,它是由各种复杂感知觉交织而成的整体。当人处于这一情境中,各种感知觉表象被唤醒,就会感到身临其境,体验到与这种感知觉表象密切相联的情感。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情境的这一特点,运用语言、声像等媒介创设或再现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创设或再现的情境中去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教学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笔者设置了送别这一整体情境。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说自己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心情与场景,等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再逐渐转入全诗的学习,这无形之中已经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基本的情感基调。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引导学生抓住“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启发学生体悟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同时给学生观看有关课件。李白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想象在浩瀚的长江上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学生闭上眼睛,尽情地想象,那时候他们几乎完全融入了李白送别友人的这一情境之中,学生也完全感悟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纷纷举手,把自己体会出来的真挚友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有的学生甚至还回到课程开始的环节,再次联系实际有声有色地为同学描述了自己与亲人或者朋友分别时的情景。课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时间,笔者又花了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自导自演这首诗呈现的整个情境,从渐渐走入情境到感悟情境继而又融入情境。学生自告奋勇,十分活跃,把李白送孟浩然这一情境演绎的惟妙惟肖。

三、质疑激情:通过疑问诱导激发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

生疑是阅读鉴赏中产生的一种直觉,是头脑中的一闪念,而质疑则是抓住阅读鉴赏中的这些疑念、疑点提出疑问,以期通过阅读鉴赏寻求问题的解答。质疑的关键是要将内心的疑问用问题的形式固定下来。古诗阅读教学要教出活力,质疑的教学策略应该引起关注。宋代陆九渊:“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胡适也说:“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这些都表明质疑是将阅读鉴赏引向深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诗歌。现代常见的各种注解,对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往往解释为母亲疼爱儿子,故“密密缝”。教学这首古诗时,一名学生有疑而问:“老师,游子出门,如果衣服缝得不结实难道就会晚回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从两句的联系来看“临行密密缝”的下句“意恐迟迟归”中的 “意恐”二字,应含有担心,祝愿之意。从字面上看,“密密缝”应与游子穿的暖和不暖有关,与“迟迟归”似乎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再说游子出门,衣服也不会是缝制不结实的,查阅作者资料后得知诗人当时已是溧阳县尉,出行衣食应该无忧。为什么会“意恐迟迟归”呢?学生提这个问题虽属偶然,但这也是在学习古诗中思想光芒的闪现,引起了学生们极大兴趣,激起了激烈的课堂讨论。最后笔者才为学生解疑,其实这与当时的风俗有关,据说,当时但凡游子外出,母亲、妻子为其缝制衣裳,必须针脚密集,游子才能早归。倘若针脚不密,则归期无望。所以为游子密密缝制衣裳,既饱含爱的深情,也含有祈福旅途平安的意思。正确的解释应当是:慈母依据风俗,在游子衣服上密密缝制,惟恐针脚还不够密,误了游子的归期。这也是母爱的具体体现。在此教学过程中,答案似乎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质疑讨论的过程中所迸发的对古诗的兴趣。由此可知,学生质疑是点燃课堂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

四、“涵咏”渗情:通过自主赏析引领学生品位古诗的情感

中国是一个有着诗教传统的国度,写诗歌的人多,欣赏诗歌的人也多,于是积累了丰富的诗歌赏析的方法。在众多的方法中,“涵咏”是其中最重要的门径。宋代大儒朱熹曾说:“看诗不须著意去里面训解,但只平平地涵泳自好。”读诗“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在欣赏诗歌时,不在于听别人说得如何好,也不在于一定要从诗中得出什么深奥的道理,而在于将自己投入到诗歌的氛围中,沉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味、品啧,领悟出其中难以言喻的奥妙,这就是所谓的“涵泳”。教师在教学古诗中可以充分利用“涵泳”这一方法,通过绘画和音乐,把学生带入诗歌描绘的情境中,同时引导学生对诗歌反复吟诵,从中“品读诗中的表象”,“赏读诗之意象”,“想象诗中形象”,最终激发起学生对诗歌中意境的体认和向往。这即是创设情境对于引导学生体悟诗歌意境的重要性。

上《渔歌子》一课时,笔者研读教材,发觉此诗既找不到美妙的比喻,也没有千古名句,实在是平淡无奇,不免有些失望。但是,诗人的资料让笔者找到了教学的新思路。“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的笔下必然是一片画意诗情。”张志和曾被官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且长于音乐。好一个不谙世事、潇洒自如的大诗人,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他的诗中会隐含多少美妙的境界呀!于是,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涵咏”感悟,采取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获得审美体验。但是只停留在这个基础上,似乎还无法达到“涵咏”的境界。那就让学生们唱一唱,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改一改。这些方式既实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又是那么喜闻乐见,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带给学生更多全新的体验。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心理特点着手,笔者又设计了几个有挑战性的趣味拓展。让学生当小导游,为诗词编写导游词;让学生当小作家,改写古诗词;让学生当小音乐家,为诗词配乐……学生们可以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语文活动中,喜欢画画的可以大展身手,他们的画中已经超越古诗表面的描述,使古诗中美景再现;小导游更加有个性,“你们想欣赏美丽的水乡风光吗?你们想享受垂钓之乐吗?快随我去西塞山吧……”;小作家更有特点,“我游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欣赏过美丽多姿的桂林山水,却从没见过像西塞山这样的美景。这里山真青啊……”他已经把桂林山水的写法与表达方式成功的运用到写作中;为诗词配乐的同学是最受欢迎的,“天仙配”、“童年”这些曲子用在《渔歌子》这首词中真是锦上添花。当小音乐家们用“让我们荡起双桨”为诗词配乐时,同学们纷纷打着节奏,和他们一起唱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整个课堂沉浸在美妙的艺术境界中,飘荡在悠扬的歌声中。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已经体现无疑,这才是真正的诗情画意呀!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古诗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学生们的情感渴望。新的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最终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潜心会文本,涵泳滋味长”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金红霞.锤炼古诗文经典,发掘语文教学人文内涵[J].教育评论,2007,(10):16-18.

[2] 姚康康,杨光益. 中的“密密缝”句与民俗的关系[J].小学语文教学,2007,(9):49.

[3] 张彦菊.音乐与语文课联姻[J].小学语文教学,2007,(9):31-32.

[4] 庞娇君.让诗路花语装点童年――古诗教学点滴谈[J].小学语文教师,2007,(6):21-23.

上一篇:展现灵动智慧 绽放生命精彩 下一篇:谁推高了社会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