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义预设及语用的预设

时间:2022-08-21 02:10:18

1、预设理论简介

 Frege最早讨论预设问题 ,他说 :当我们说到 “月亮 ”时 ,我们预设了该指称的存在。当今当今西方语言学界对预设有一种常见定义 ,是通过与“蕴涵 ”相区别而给出的。所谓蕴是一个语句的逻辑后果 ,而预设则是一个话语的前提条件。 Kempson总结过蕴涵与预设的别: A蕴涵 B,则当且仅当:A真B必真 ,A假 B可真可假 ,B假 A必假;A预设 B,则当且仅当 :A真B必真,A假B亦真,B假A可真可假。例如 :“张三不再爱李四 ”蕴涵“张三现在不爱李四 ”并且预设“张三曾经爱李四 ”。Levinson则直接利用 “蕴涵 ”概念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 A预设了B,则当且仅当:A蕴涵了B,并且非A也蕴涵了 B。试以 Russell给出的一个着名例子为例: “The King of France is wise.”(A)蕴涵了“There is a present king of France.”(B),前者矛盾命题“The King of France is not wise.”(非A)同样蕴含了“There is a present king of France.” (B)。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预设具有这样一个根本特征:即使在否定命题下,预设仍保持为一个常值。

 2、语义预设

 2.1 语义预设的基础理论

 预设的语义研究始于英国着名哲学家斯特劳逊,他在《逻辑理论导论》(1952)一书中对预设进行了如下定义:“一个命题S预设S’,而且仅当S’是S有真值或假值的必要条件[1]。”

 语义学领域的预设是建立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truth -conditional semantics)的基础上的。如:

 (1a) Mark’s father bought him a book.

 (1b) Mark has a father.

 在真值条件语义逻辑下 ,这两句话的真实性关系可以描述为 :如果 (1a)是真实 (true)的,则(1b)是真实 (true)的 ;如果 (1a)是虚假 (false)的 ,则 (1b)还是真实 (true)的 ;如果(1b)是真实 (true)的, 则 (1a)是真实 (true)或虚假 (false)的。解释一下就是 :马克的父亲给他买了书 ,马克有一个父亲 ;马克的父亲没有给他买书 ,他还是有一个父亲。如果马克有一个父亲 ,那么他给不给马克买书都是可能的。当然 ,在真值条件下的语义逻辑和我们日常所使用的逻辑是有一定区别的。运用真值条件语义学下的预设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说话人的语句 (utterance)做出其内在的语义判断而不会考虑诸如说话人的设想及听话人的理解等涉及到语用学领域的问题。

 语义预设与句子本身的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句子通常中含有有助于引发预设信息的语言符号 ,被称为“预设诱发语”。Karttum en共收集了 31种预设诱发语。主要有 :叙实动词(factive V ) ,含义动词 (implicative V ),状态变化词 (change-of-state V ),反复词 ( iteratives ) ,判断词 (V of judging ) ,时间子句 (temporal clause ),分裂句 (cleft sentences), ,非限制关系子句 (nonrestrictive clauses),非事实条件句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等。下面举例对几种预设诱发语作一说明。

 如果叙实动词后面有分句, 该分句为复句的预设。这类动词有 regret, realize, be surprised, be strange, be aw are等等。例如: (2a)Tom is aware that Mary is pregnant. 预设 Mary is pregnant.

 含义动词的使用附带一个预设。例如 manage附带的前提是一个人要干某事必须克服某些障碍, happen附带的预设是必须要有机缘 ,某种状态或事情才会发生。常见的动词有manage, happen, forget, get to等。例如: (2b) John forgot to lock the door. 预设 John ought to have locked or intended to lock the door.

 状态变化词主要有 stop, begin, continue, finish, carry on, come, go, arrive等。例如: (2c) She continued to cry loudly. 预设She had been crying loudly.

 2.2、语义预设理论的局限性

 语义预设依赖于相关的词汇意义和结构,只考虑语言的内部因素,而把实际交际中的多种因素排除在外,因此单靠逻辑语义对预设进行分析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预设语义分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 逻辑语义问题无法解决复合句的预设关系

 语义预设从语义逻辑出发,在解释简单句的预设问题时,通常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好方法,但是逻辑语义的前提关系很难在复合句中准确表现出来。20世纪70年代初,有学者试图利用投射规则(projection rules)———即复合句的意义是其各分句意义的总和,那么复合句的预设也相应是其各分句预设的总和。在此规则下,复合句的预设等于分句1的预设+分句2的预设+……+分句n的预设。但是这个假设不总是成立的,在具体的语句中,由于特定的语义关系,分句与分句的预设无法相加,有时反而被取消了。如:

 (3a)-If John does linguistics, he will regret doing so.

 (3b)John is doing linguistics.

 例(3a)主句部分包含预设促发语“regret”,那么根据语义关系,(3b)就应该是这部分的预设,但是对整个条件句(3a)来说,(3b)不是其预设,恰恰相反(3a)的预设应该是(3c):

 (3c)John is not doing linguistics.

 2.2.2 否定检验法的缺陷

 根据否定检验法去判断预设关系是一种语义分析方法。我们前面提到,否定检验法是区分预设与蕴涵的有效手段。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陷,也就是说并非总是有效的。 如:

 (4a)Mary got her Ph. D.

 (4b)Mary died before she got her ph. D.

 (4c)Mary did not die before she got her ph. D.

 显而易见,(4a)可以是(4c)的预设,但是不是(4b)的预设,也就是说肯定形式与其否定形式是不同的,这也是预设语义分析的又一问题。以上的分析都是从句子内部的逻辑语义出发,讨论的语义预设的局限性。语义预设理论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联系语境。

 2.2.3 预设的语义分析脱离了语境

 预设的语义分析没有考虑语境,但是在现实的交际中,预设往往是交际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它与语境紧密结合。相同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预设。这样一来,讲话人讲出话语时,听话人就可以根据语境和相应的预设作出不同的反应。例如:

 (5)

共知前提:久旱无雨  A:天下雨了!

 B:庄稼有救了!

 (6)共知前提:连续的阴雨天

 A:天下雨了!

 B:今年的收成完了!

 (7)共知前提:酷热的夏天

 A:天下雨了!

 B:这下凉快了!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预设实际上是交际双方的共知信息,它引导交际顺利地进行下去,听话人在不同的语境中要根据语境进行推断。语义预设把预设相对固定化、程式化,满足不了对语言实际使用中各种不同情况的解释。

 2.2.4预设失灵( presupposition failure)

 “预设失灵”一直是语义学真值条件下一个难题,在语义学中我们认为用姓名或肯定描述( definite description)指示所产生的预设必然认定姓名或被描述主体的存在。例如:

 (8a) Mark is a deaf man.

 (8b) Mark exists.

 或,

 (9a) The king of France is bald.

 (9b) There is a king of France.

 按照真值逻辑, a产生b的预设是毫无疑问的,但前提是Mark和The king of France确实存在。但是假如Mark和The king of France不存在,这种真值条件下的预设关系还存在吗? M ark is a deaf man和The king of France is bald这两个句子有真值吗?它们是真实(true) ,虚假(false)还是它们没有真值,产生了真值缺损( truth value gap )呢? Russell ( 2 )曾有过的着名的解决方法,它的办法是:法国国王是秃子这句话是真实的需要且必需满足三个条件:至少有一个主体是法国国王;至多有一个主体是法国国王;任何是法国国王的主体是秃子。这个办法表面解决了真值缺损的问题,按照这个方式,上例就不存在有无真值的问题。例子Mark is a deaf man和The king of France被认为是虚假的。但是它也付出了代价,那么在语义描述和表面语言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用这么多前提来判断一个姓名是否太过复杂?且这样一来预设和蕴含( entailment)就相似了。但是如果说这个命题非真非假,它没有真值,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满意的结论。因为按照真值逻辑的标准,如果是一个命题,那么,这个命题必然是真实的或虚假的,两者必居其一。现在让我们再从语用学预设的角度观察这个问题,这样问题就不大了。语用学中的预设是建立在说话人认定听话人知道被指称对象的前提下的。这时预设失灵就从真值条件语义学下的陈述真值的问题转移到语用学中是何种惯例使说话人使用肯定描述来指示的问题上了。

 2.2.5、预设撤销(defeasibility)

 真值条件语义学碰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预设撤销”。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语境下,一个句子原有的预设会消失。预设对语境因素的敏感使我们很难用真值条件语义学的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如我们用叙实动词(factive verb)“know”来造句,那么在分别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做主语的情况下,预设关系是大不一样的:

 (10a) Mark does not know that Mary understood it.

 (10b) I don’t know that Mary understood it.

 (10c) Mary understood it.

 从(10a)可以产生预设(10c),可以知道Mary确实已经懂了这个问题;而从(10b)到(10c)的预设关系则不存在了,“我不知道Mary懂这个问题”已经否认了(10c)的预设。另外在Levinson如下的着名例子中也说明了“预设撤销”的问题:

 (11a) Sue cried before she finished her thesis.

 (11b) Sue finished her thesis.

 这时预设关系是成立的, Sue显然已完成了论文。但是,我们如果用动词‘die’来替换动词‘cry’,则会发现情况变得大不一样了: Sue died before she finished her thesis.此时句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产生“Sue完成了论文”的预设,因为死人是不可能写完论文的。语境的改变使语义学概念下的预设消失了。那么如果说“预设”是否产生很大程度依赖于相应的语境知识的话,我们此时应该来研究一下语用学的观点,即将说话人、听话人的所知及说话人对听话人对话题所知的情况的设想考虑在内,而不仅仅是采用语义学的预设观点将句义关系限制在句子和句子之间。从语用学对于预设的观点看来,上例是属于非语言因素造成的预设撤销。它是指说话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和某一预设相矛盾,导致预设的消失。人死了之后是不可能写出论文的,这种双方共有的常识导致了预设的消失。而除了一般常识外,说话双方对于某一特定情景所具有的知识也会引起预设撤销,例如:

 (12a) Mark won’t regret doing Linguistics.

 (12b) Mark did Linguistic.

 在上面两个例句中, regret这个叙实动词在一般条件下都会产生预设,我们设想一下这样一种语境, Mark在研究语言学后有些后悔,可能因为研究工作比较枯燥乏味,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不后悔了,此时Mark研究了语言学的预设当然是成立的。如果我们换一种语境假设,说话双方都知道M ark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学习语言学,那么这种预设也就自然不存在了。由此可以看出真值条件语义概念下的预设不得不让位于随着语境变化而作出的调整。另外有句法改变而引起的语境变化也同样可以导致预设的撤销,我们仍然沿用上例中的叙实动词regret为例造句:

 (13a) Mark will regret doing Linguistics.

 (13b) Mark is/will doing Linguistics.

 一般来说我们由(8a)可以得出(8b)的预设,然而,如果将(8a)句并入到一个复杂句中如: If Mark does Linguistics, he will regret it.

 这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句子已不可能得出上面(8b)的预设了,此时Mark既没有在学习语言学,也没说将要学语言学。

 回过头来,我们既然谈到了非语言因素造成的预设撤销,那么现在就来看一下由语言因素所导致的预设撤销。 也就是说如果把一句带有预设语的话带入到一定的语境中,原话中的预设消失,如:

 (14a) Mark didn’t successfully made the model.

 14b) Mark has tried to make the model.

 (14c) Mark didn’t successfully made the model, in fact, he didn’t try it at all.

 从上例可以看到,由(14a)句可以产生(14b)句的预设,而在(14c)句中,由于说话人已经否认了Mark尝试过去做模型,那么(14c) c句就不可能产生(14b)这样的预设了。通过对于预设撤销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语境的变化(由语言及非语言因素导致) ,预设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基于真值条件语义的

方法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需要用基于语境变化的基础上的语用学预设方法上加以补充说明。  3、语用预设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预设的概念首先是基于真值逻辑语义学,并且和真值命题紧密相关,但预设的这种语义特征只能解释部分预设现象。根据语义预设观,真值命题是命题的语义预设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有的话语意义并不属于真值条件,我们常常需要从语用的角度来观察预设。

 语用预设与说话人和说话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态度、信念、意图等。它传达的是发话者的知识状态的假设。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者为保证信息传递的效率和交际的成功,必须对受话者的知识状态作出假设,以便决定哪些是断言信息,哪些可以作为背景信息。作为一种预设,语用预设不一定具有真实性,但它必须是发话者的一种信念,并且至少是交际双方没有异议的,或者能为交际双方所接受。语用预设与语境也密切相关。“预设对语境十分敏感,它实际上是一种语用推论”。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是语境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因此,语用预设实际上存在于整个交际语境之中,是语境的一部分。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互知性(mutual knowledge)或共同性( common ground) ,语用预设为交际双方所共有。所谓互知性指预设是说话人和受话人或一般人所共知的信息,为双方或多方所了解,通过说话人的话语暗示出来,并得到受话人的理解,往往局限在谈话双方所共知的。例如,

 Speaker A: What about inviting Simon tonight?

 Speaker B: What a good idea; then he can give Monica a lift.

 这里的语用预设,其中有: ①说话双方A 和B都知道西蒙和莫尼卡是谁; ②西蒙有交通工具; ③很有可能是一辆小汽车; ④而莫尼卡目前没有交通工具。上述信息为双方所共知的。

 (二)适宜性(felicity) ,预设与语境紧密结合,它决定句子和语段在特定语篇语境中,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因为同一话语因语境不同而暗示着不同的预设,发话人发出话语的预设不一定能得到听话人的理解。因此,发话者要正确的发出言语行为,并使听话人正确理解这个言语行为。例如,Mary didn’t clean the room. 这句话可以在许多不同的语用预设下说出来:

 ①Someone has cleaned the room.

 ②Mary has done something, but not cleaned the room.

 ③Mary has cleaned something, but not the room.

 (三)主观性、隐蔽性和单项性。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是指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Leech ( 1981)曾说,“在说X时,说话人自认为Y理所当然是真的”。语用预设具有可撤销性,这种特性“取决于说话人的态度和信念。”语用预设的隐蔽性是指预设的部分是隐含的,如果不留神就会把说话人预设的“断言”看作是真实的而加以接受。语用预设的单项性是指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作出的,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它只相对与说话人而存在。

 四、结束语

 总之,预设是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预设的语义分析从逻辑语义出发,根据语句内部的词汇意义及结构来分析其预设,受词汇意义的制约性大,因此相对稳定,便于分析和理解。但其忽视了言语交际中的各种动态信息,不能完整解释预设现象。这为预设的语用分析提供了可能。同时,预设的语义分析是语用分析的基础,完整的预设理论必须包括语义和语用两部分。因此,对预设的语用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不能过分强调预设的语用分析而忽视其语义分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上一篇:也谈行贿人上检察院“黑名单” 下一篇:市人事局十一五时期人才工作展望和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