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动”起来

时间:2022-08-21 02:06:45

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动”起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建议:“幼儿园每天至少保证1小时户外体育活动,提高幼儿适应能力,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故我们认为,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巧设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项目,设置层级递增的目标,解放思想,放开手脚,让学生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大胆尝试,真正动起来,是践行《指南》精神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能力最便捷的途径。

一、提供丰富的器械,让孩子快乐地动起来

良好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则是幼儿进行户外运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园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添置多种牢固结实的大型户外体育器械,如平衡木、秋千、滑板车、陀螺、攀爬架、多人走木鞋、山洞等,让孩子的全身都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发动教师、家长、学生,广泛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大家集思广益、自己动手,制作出了很多户外体育活动器械,如布类抛接圈、拳击袋、瓶类拉力器、打靶靶心、罐类梅花桩、高跷、纸盒类球拍、小拖车、木质类跳房子、钻山洞、毛线类大辫子、玩具类降落伞等。

通过以上购买和自制的途径,大大丰富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材料,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粗糙的、有精细的。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不仅满足了幼儿大肌肉和精细动作发展的需要,而且数量十分充足。每一类小型器械都能保证学生人手一件,每天更换内容,一周内不雷同,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解决了教师一直以来很头疼的器械不足的问题,减少了隐形浪费,有效避免了幼儿在活动中消极等待的现象,让他们都能快乐地动起来。

二、选择富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孩子持久地动起来

在户外体育活动环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参与活动,但他们根本不领情,两分钟的热情后,就觉得无所事事了,或三五成群聊天,或四处闲逛,或偷偷溜去玩滑梯。问及原因,孩子说“没意思,不好玩”。追本溯源,是活动本身出了问题,或难度太低,或太普通,孩子已玩厌了,导致他们对活动的热情自然转瞬即逝。由此可见,孩子需要有意思的活动,即有挑战性的活动。

挑战性不仅包括难度,也涉及活动的新颖性。如滚铁环,是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是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里孩子们的最爱。但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玩具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精致了。而对于滚铁环,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从未见识过,所以,该活动变得具有新颖性了――当教师滚着铁环四处潇洒地奔跑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感到特别神奇,都想跃跃欲试,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当学生自己拿着铁环去滚时,却不是这么回事,铁环总喜欢倒下,根本立不起来,想让它滚动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也正因为学生不能轻而易举地驾驭铁环,才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他们歪着小脑袋左看看、右瞧瞧,不停地捣鼓着,“怎样使铁环能够滚动起来?”“铁环和铁钩怎样配合?”他们反复地琢磨,孜孜不倦地尝试练习,在失败中寻找方法,积累经验,忙得不亦乐乎!这种古老的运动,让他们保持了好几个月的热情。追根溯源,持久动起来的关键是活动本身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而是富有挑战性,学生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三、设置层级递增的目标,让孩子自信地动起来

不同的幼儿,其运动速度、耐力、运动量、运动技能等方面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段”,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根据这些差异,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有弹性的学习内容,采用有利于他们各自发展的方法,尊重与接纳其个体差异,积极投放不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运动水平的活动方式,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如“鞋盒跳跳跳”,将鞋盒按照1、2、3、4的数字垒高并一一摆开,由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其玩法。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幼儿,或是动作迟缓的幼儿,教师就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参与;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低一点的障碍让其跨跳,如需要帮助,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辅导;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高一点的障碍――双脚跳或跨跳。

通过这些不同难度的设计,充分照顾到了不同水平的幼儿,使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幼儿都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层级递增目标的设置,让每个孩子都勇敢地参与了进去,真正让孩子自信地动起来了。

四、解放思想,放开手脚,让孩子尽情地动起来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当今人们对安全问题神经过敏般重视的大背景下,安全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束缚着幼儿园教师们的手脚,大家似乎以“别磕着碰着”为第一要务,不敢组织稍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样,不仅扼杀和践踏了孩子的天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孩子勇敢、探险、担当的精神。

对幼儿园的管理层而言,要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为了孩子的安全,就一味降低体育活动的难度,消极地“保护”、禁锢孩子的探险活动。相反,所有教师都要有担当精神。有的兄弟学校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正如他们所说:“孩子摔一跤就摔一跤,摔完了你再跟他分析为什么会摔,怎样避免下次再摔跤。我们提供一个稍微有点危险的环境,让幼儿去体验探索,慢慢地,他们就学会了保护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努力创造一切有利环境,给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空间,保护和尊重他们活泼好动、勇于探险的天性,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在困难中磨炼坚强的意志,在探险中收获勇敢的品质,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培养担当精神,练就一副强健的体魄。

户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环节,且每个教师都要牢记活动原则: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具有一定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现实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不将就那些转瞬即逝的热情,而要支持那些长久的兴趣;既要尊重幼儿对成功的渴望,也要尊重幼儿在失败中的积累,让孩子快乐、持久、自信、尽情地动起来。要让他们在探索中完成“动”的任务、提高技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增强体质,养成坚强、勇敢、乐观、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如此经历风吹雨打的花朵,将来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上一篇:微课堂的开发设计与利用 下一篇:云南高职院校高尔夫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