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Mail:重塑电邮地址的ID价值

时间:2022-08-21 12:28:42

在线协作如今呈现一片红海之势,商务社交的玩法则是千奇百怪,而与工作息息相关的电子邮件似乎没有太大动静。最近,一款名为YoMail的邮件客户端在其最新的5.0版本加入了类似IM的邮件对话功能。

Yomail创始人AlbertYang是新加坡人,他曾带领Garena在东南亚地区几乎垄断了端游的即时通讯领域。因社交是Yang一直以来的追求,他曾在泰国等地力推BeeTalk陌生人社交应用。而在中国,YoMail正在尝试在商务社交上的想象力。

成立之时,YoMail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快速登录Gmail邮箱。依靠这一刚需收获了首批10万种子用户后,YoMail希望围绕电邮地址这一ID,建立起包括下一阶段的在线协作以及之后商务社交的产品模式。

IM式的邮件对话

YoMail目前5.0版本的特点主要是以下三点:邮件对话、OAuth2.0和一键登录。

邮件对话是新版本首推的功能,大多数的短邮件以“气泡”的形式呈现,使整个邮件对话的设计充满了IM的痕迹。YoMail产品总监Nick解释道,设计出发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交互习惯以及大家越来越短的邮件。传统邮件的格式化成分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折叠是一种自然的选择。

其次是不引人注意的“OAuth2.0验证+SSL加密传输”。简单来说,OAuth2.0验证是保证用户在第三方软件上输入某一款电商应用的用户名密码时――典型场景如朋友圈中的H5页面,各类购物软件的支付宝支付页面――让此类敏感信息直接跳转储存在该电商应用的服务器中,而不会留存在第三方应用中。国外邮箱应用,诸如Gmail,就鼓励第三方应用采用OAuth2.0验证。然而国内的大多数邮箱和客户端还没有采用这种验证方式。 Albert Yang(第二排左四)和YoMail 团队

在YoMail的商务社交畅想下,用户名和密码的安全性问题将会上升到无与伦比的高度。特别是在有可能沉淀商业机密的场景中,第三方软件的安全性会被放到显微镜下接受审视。

第三是一键登录。直白地说,目前最大的痛点仍是国内用户在被墙的情况下无法顺畅地登陆Gmail。Nick告诉《创业邦》,在2014年12月Gmail彻底被墙之后,YoMail的用户量有了一次显著的提升。可见Gmail所覆盖的国际贸易商、在华外国人都是YoMail初期吸引来的种子用户。不过根据他们的数据分析,Gmail用户已经从初期的100%下降到如今的54%,随着用户量的增加,Gmail用户比重会越来越稀释,新的用户增长点或许并不在此。

基于邮件的协作办公

Nick说,由于国内在商务IM领域没有很好的产品,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用微信安排工作。然而“微信办公”的问题在于,微信本身是基于熟人设计的IM工具,核心场景并非是商务办公。这一点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工作对话和私人对话大量混杂交错,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二是信息储存和迁移麻烦,PC端不具备储存功能,而移动端查找不易。而办公场景离不开生产力工具,主要操作还是要在电脑上完成。

最重要的是,相比围绕电话号码ID建立的微信系统,电子邮件才是所有OA系统的核心。电邮地址是一个人在商务领域天生的名片,也是PC端长久以来注册时的核心ID。即便是在移动时代,商务和办公仍然是以PC为主,这是YoMail团队进攻在线协作的信心所在。

电子邮件是一项古老的业务。它的协议陈旧而复杂多样,以至于10年来都没有重大的改革。Nick认为这是由于改革的成本过高,且涉及到的公司过于繁杂。然而,电子邮件却从不曾失去它的价值,即便是曾经高喊着消灭Email的独角兽Slack最终也屈服了。

如今,Slack的客户支持频道支持收取单邮件,虽然不能直接在Slack上回复邮件,但是邮件提醒的功能已经非常有用了。Slack想要消灭的其实是企业内部邮件,就它本身而言仍是一个高度灵活的商业沟通工具。

YoMail和Slack可谓殊途同归,他们都想要解决多到令人晕眩的企业内部邮件。但YoMail想要先重新激活电子邮件ID的价值,优化邮件体验,让工作邮箱成为驱动商业沟通的关键。

上一篇:水利工程中导流洞封堵设计与施工技术 下一篇:Smoke's一家漂洋过海的加拿大薯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