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1 12:11:00

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国家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加大了对其的扶持力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迎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国内的众多高校都纷纷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中不乏艺术类院校。然而,由于办学的目的、生源、课程设置等的不同,艺术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普通高校在发展情况、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笔者以全局性的眼光,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出,泛指一切文化意义的创作与销售。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文化产业这一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也得到了提升。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了,而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当代社会,文化实力已然成了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了时刻紧跟国家政策的先进导向,新世纪以来国内的众多不同层次的高校都纷纷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这样一个新专业,并且因为这一新兴专业瞄准了市场、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学生都愿意报考,此类专业还在不断扩大。艺术类高校与普通的高校不同,由于招收的大多是艺术类的、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其在办学的方式、理念和目的上都具有特殊性。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艺术类院校也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旨在结合艺术学校的特色,培养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然而,由于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不具备可借鉴的办学经验,艺术类院校对于此专业的建设又要结合实际情况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如何建设和改革艺术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了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思索探究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全局性的眼光,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艺术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分析

(一)在艺术方面特长的优势

文化产业囊括了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化与艺术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文化产业的很多组成部分都与艺术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艺术学校在犒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产业时有了自己独特的优势。艺术学校的学生往往从小就专修一门或者两门艺术类的课程,加上在学校内接触到的大量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艺术类课程的培训,艺术学校的学生在艺术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艺术方面的相关技能的熟练掌握能够有效地为文化产业管理服务,这就使得艺术学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时有了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二)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劣势

由于所招收的生源不同,相较于普通高校,艺术类学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时有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要学好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化理论知识是必须的,能够为他们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然而由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从小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艺术课程的学习上,甚至还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文化课程不过关才走上艺术这一条路这些先决条件的存在使得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和掌握方面有所欠缺,存在着文化理论知识不过关的问题,这就为更好地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三)国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足的机遇

艺术类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一个很大的机遇就是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相关的从业人员远远不足,急需相关的人才进入社会。新世纪以来,为了迎合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力发展国内的第三产业,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我国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文化产业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此之前高校并未有针对性地开设过此类的专业和课程,导致了社会上缺乏专业知识过硬的从业人员。为了保证文化产业能够运转,只能以次充好,将专业人员吸纳进这一产业。可是即便如此,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其规模的扩大,是必须要更多的从业人员,这就为艺术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提供了机遇。

二、艺术学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目标

要想有效建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首先就要明确这一专业的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艺术类学校在明确专业定位是切忌跟风普通高校,必须要注重结合自身艺术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制定出专业的定位。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也要认清在艺术方面有特长而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有欠缺这一学生的现实,要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新兴专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师资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因为专业的开设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艺术学校要结合自身学生艺术方面又特长、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这一实际情况,以广阔的视野面向全社会招收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教师,同时加强对校内已有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教学的针对性和先进性,要求能够巩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并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还要对学生加强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增强他们的竞争力。教师要认清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需求,在培养学生是有一个良好的定位,打造出更具有竞争力和专业技能的学生。

三、总结

在二十一世纪,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无穷的发展潜力,艺术类学校在开展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明确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增强专业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文贵.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实践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06).

[2]曲妍.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趋向[J].艺术教育.2013(07).

上一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模式的思... 下一篇: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策略研究